京都国门——正阳门城楼

“正阳门”俗名“前门”,原名“丽正门”,始建于元代,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端,处于古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内向“仰拱宸居”,外向“隆示万邦”,具有威天下而昭礼仪的“国门”地位。正阳门箭楼因形式比较独特,所以它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明清时期的正阳门是王朝都城的正南门,也是北京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城门。

在京师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集城楼、箭楼、瓮城和闸楼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其城楼和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古代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元朝时期始建丽正门

13世纪中期,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全国。1267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为了“南临中土,控御四方”,迁都燕京,即后来的北京,并大兴土木建设元大都。

历时9年,元大都的城垣及宫室建设终于完成,全城共建了11座城门。据元代史事札记《辍耕录》记载:

城之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正东曰崇仁,东之南曰齐化,东之北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南曰平则,西之北曰肃清,北之西曰健德,北之东曰安贞。

元朝大都城的南垣,位于后来的东西长安街一线上。作为元大都的南城垣正门,当时的丽正门就坐落在后来天安门略前的位置。

在当时,从城南丽正门起,穿过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到中心阁这条南北走向的直线,就是元代大都城的中轴线。而宫城的主体建筑,都是按照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的。

实际上,作为后来正阳门的前身丽正门,在始建之际,便确定了“宅中定位”、“仰拱宸居”、“昭示万邦”的地位。

而“丽正”之名,则取自《周易·离卦》中“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天下”之意。

丽正门当千步街,九重深处五云开。

鸡人三唱万官集,应制须迎学士来。

这是元代文人欧阳原功写的与元代的丽正门方位有关的诗。而当时的另一位史地学者熊梦祥,在其史地专著《析津志》一书中,不仅明确地记述了丽正门的方位,而且还叙述了相关的礼仪制度,即丽正门辟三门,中门唯车驾巡幸郊祀方得开启之制:

崇天门。正南出周桥,灵星三门外分三道。中千步廊街,出丽正门,门有三,正中惟车驾行幸郊坛则开;西一门,亦不开,止东一门,以通车马往来。

元大都的城门是1267年至1276年期间一体修建的。丽正门的建筑技术受到唐宋两代,特别是宋代的影响较大。

丽正门城门的地基非常坚固,城门的支撑和过梁为木结构,门洞口为梯形,门楼檐脊均饰盖以琉璃瓦。

丽正门宅中定位、经纬四通和直达南城的环境优势,在元代初期,便形成了大都城一处繁华的商贸区。《析津志》一书曾记元世祖封赐丽正门第三桥南一树为“独树将军”,并叙述了该处商贾及其游人的盛况:

世皇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中定大内方向。秉中以今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遂封为独树将军,赐以金牌。

每元会圣节及元宵三夕,于树身悬挂诸色花灯于上,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树旁诸市人数,发卖诸般米甜食、饼糕、枣面糕之属,酒肉荼汤无不精备,游人至此忘返。

元代的大都当初没有建瓮城和箭楼,所以丽正门当时只是城楼一座,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359年。当时,元代政权风雨飘摇。为守住大都,当年10月,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

于是,元帝国在各路农民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在不适于建筑施工的冬月低温的环境中,仓促完备了包括丽正门在内的11座城门的楼铺之制。

1368年,明代攻陷元大都后,明太祖朱元璋诏改元大都为北平府。为抵御北逃的元蒙贵族卷土重来,由明代开国大将华云龙新筑城垣,防卫元都。

这次修筑北平城,主要为加强军事防御,除将旧城北垣南缩五里以及废东垣、西垣北侧之门外,一切均沿袭元朝大都的旧制,没有什么变化。

据成书于1376年的明代史志《洪武北平图经志书》,对明初北平府的城墙和城门的记述:

旧土城一座,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办砖甓,周围四十里。其东南西三面各高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

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城为门九:南三门,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北二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东二门,东南曰齐化,东北曰崇仁;西二门,西南曰平则,西北曰和义。各门仍建月城外门十座。

由此可知,在明代开国大将华云龙缩筑旧城之后,北平城曾在土城垣的基础上,加瓮过砖石,并对月城,就是瓮城、外门,就是箭楼等建筑有过修缮和添建。各城楼均在瓮城外门上筑箭楼,周围都使用了砖石包甓。但其中的丽正门瓮城比诸门多建了一门。

1402年,丽正门在元大都旧址移建新址,就是后来的正阳门所在地后仍称名“丽正门”,此名先后历经了明代永乐、洪熙和宣德三朝计16年。

1403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诏改北平为北京,暂称“行在”,并从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当时的北京南城垣,仍然沿袭元大都旧制,位于后来的长安街稍南一线上。

为把五府六部都摆在皇城前面,明成祖朱棣在营修皇城时便将南城垣南移了近千米,即在后来的正阳、宣武和崇文三门的平行线上。这次移建和增筑,于1421年正月告成。其中,原来大都城与北平府的丽正、顺承和文明三门随南垣南移,并仍沿称旧名。

明朝定都北京后,对北京城垣的修缮和移建工程,前后又进行了10余年,东南西三面总计新筑城墙2700余丈,又在全城外侧加瓮砖石,并改西垣的“和义门”为“西直门”,东垣之“崇仁门”为“东直门”。

当时,京城周围约20千米,共建有9门:南边的城门名叫“丽正”、“文明”和“顺承”,东边的城门名叫“齐化”和“东直”,西边的城门名叫“平则”和“西直”,北边的城门名叫“安定”和“德胜”。

在永乐年间修建的北京诸门,除移位新建的丽正、顺承、文明三门外,其余六门都沿袭了元大都城旧制,设有城楼、箭楼与瓮城。

1436年,继位不到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利用前朝父、祖历代所积资材,又对北京城垣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他“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工程进行了3年多,直至1439年方告完成:

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正阳门正楼一,月域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接。

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濠,两涯悉璧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自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太通桥而去。

在这次北京城垣和城门的大规模修建中,明朝不仅完善了各门的“楼铺之制”,而且还将“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齐化门”和“平则门”5座城门分别更名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其余4门则仍然使用原来的名字。

[旁注]

元世祖(1215年~1294年),本名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他在青年、时便“思大有为于天下”,他是元朝的创建者和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也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35年间,知人善任,信用儒术,兴兵灭宋,统一全国,其领土包括亚洲及欧洲东部,疆域之广,前古未有。

《周易》 也称《易经》或《易》,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我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5000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析津志》 元代文人熊梦祥撰。元大都旧称为析津。本书为最早记述今北京地区的一部专门志书,是研究这一地区地理、历史的宝贵资料。书中对元大都的城池、坊巷、官署、庙宇、人物、风俗和学校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元顺帝(1320年~1370年),本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攻打大都时,因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抵抗,而先后逃往上都和应昌,明代史官认为他顺应天意,故史称他为“元顺帝“。

明太祖(1328年~1398年),本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他曾因身体差及家中贫寒,他曾入寺为僧。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洪武之治”,他被尊称为“明太祖”。

明成祖(1360年~1424年),本名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他曾经受封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五次亲征蒙古,诏令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巩固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

明英宗(1427年~1464年)本名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他即位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他由于过分宠信太监,开启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后来,他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获释后,被软禁于南宫,后因大将石亨等拥戴而复位。

[阅读链接]

传说,建筑正阳门箭楼时,明成祖朱棣曾经前去视察,发现正阳门箭楼的楼顶并没有他所期望的那样高大壮观后,“龙颜大怒”,限工匠们在一个月内将楼顶改建得高大气派,否则予以治罪。期限临近,殚思竭虑却无计可施的工匠们惶恐无比。

有一天,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木匠前去乞求工匠们为他的咸菜加点盐。此后数日,老木匠不断地去乞求工匠们给他的咸菜添“盐”。

工匠们因此受到启发,为正阳门箭楼的楼顶添加了一周飞檐,使得箭楼的楼顶变得高大华贵,整个正阳门箭楼也显得巍峨壮丽。一月后,明成祖再去时,惊为神来之笔,不禁“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