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之门——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也是封建帝王权力的象征。天安门始建于明朝,原名“承天门”,清朝时更名“天安门”。

天安门的设计者为明朝的御用建筑师蒯祥。天安门城楼造型威严庄重、典雅,气势宏大,是我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城楼与其门前的金水桥和封闭式的天安门广场,有机地衔接在了一起,其建筑规模及技艺都堪称世界一流。

明朝初年始建承天门

古代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南口为兵家要地。两座山脉在北京的南口会合,形成向东南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抱着北京平原。

北京平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桑干河和洋河等相继在此汇合成为永定河。所以,北京在地理格局上是“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特别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控制。

北京,在唐代时为幽州,还为燕京,金代时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两代称北京。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和清8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朝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但最早对建筑天安门有间接影响的是元朝。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就是后来的内蒙古正蓝旗东部。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旧址就是后来的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1272年他又改中都为元大都,并从1267年开始兴建元大都,历时18年之久,直至1285年才全部建成。

元大都当时的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南墙位置在后来北京长安街南侧,北墙位置在后来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那里后来遗存有断断续续的、被称为土城子土丘,就是元大都当时最早的北城墙。

元大都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就是后来的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和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和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

元大都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后来的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曾有一个“T”形的半封闭式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就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

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我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

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那时候,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和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后来的明朝始建承天门具有了可行性。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同时,明朝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当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燕子朱棣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就是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

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有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庙”,“关日不下百十”,“会通港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

1406年,明成祖朱棣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和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当时,有个叫蒯祥的工匠,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明朝选入京师。

蒯祥是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他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他的父亲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位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他30多岁就“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就是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除工于设计的督工蔡信、瓦工出身而官至工部侍郎的杨青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

在宫殿初建阶段,蔡、杨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们当时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便都由蒯祥主持。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

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工程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很敬重他。

在建筑北京的过程中,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同时,他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如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1420年,皇宫才落成,蒯祥便因功被提升为了工部营缮所丞。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把。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

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

北京内城基本上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后来的正阳门一线。

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就是元代的丽正门;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则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

北京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后来的长安街北侧。

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

明代宫城南移到后来的北京故宫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

此外,在承天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就是后来清朝改称的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北京最早的天安门。它在1420年建成时的形状与后来的天安门大致相仿,但其规模较小,只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

承天门城楼的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木质匾额,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旁注]

元大都 又称“大都”,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后来的北京,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奠立了后来北京城的雏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元大都遗存建筑有白塔寺、白云观、国子监、孔庙和建国门司天台等。

墩台 指在我国冷兵器的古代,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许多城市设有两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的城防设施,因外观狭长如马面俗称为“马面”。

徐达(1332年~1385年)我国明代开国军事统帅。他从南略定远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后,取和州,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后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工部侍郎 明代正三品,清代从二品。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工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

御道 专供皇帝走的路。据《故宫博物院》记载: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匾额 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一般指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木刻匾额和灰制匾额。

[阅读链接]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也曾考虑日后迁都北京。于是,他诏命明代著名开国谋士刘伯温去北京规划紫禁城。

据说,刘伯温当时也一时没想好,于是便与手下人四处看风水。有一天,忽然间,一个身穿红裤红袄的小男孩跑过,一眨眼就不见了。刘伯温觉得那个小孩很像哪吒,他的形象几乎跟后来所建北京城一致。

刘伯温突然醒悟:上天启示,要把北京城造成八臂哪吒的模样。但事实上,明太祖还未来得及动工,他便去世了。直至燕王朱棣即位后,紫禁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