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鼓清碑——南京钟鼓楼

南京鼓楼和钟楼统称南京钟鼓楼,位于南京城中轴线的鼓楼岗上,始建于1382年。南京鼓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明清时期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朝首都之象征。

清朝初年时,鼓楼只遗留下城阙,后因康熙皇帝南巡而树碑重建鼓楼,并更名为“碑楼”,有“明鼓清碑”之称。

南京钟楼,又名“大钟亭”,位于南京鼓楼的西侧,精巧别致,但规模较小。南京的钟亭与大钟曾经被誉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名“古亭晨钟”。

明朝初期始建南京钟鼓楼

南京是明朝的开国之都,在明初的50多年间,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早在大明建立前的1365年,吴王朱元璋就在南京设太史监,专门观天象。而古代的观天象与国家政治紧密关联,所以太史监地位非常高。明太史监首任太史令,就是朱元璋身边著名的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基。

次年,开始建造南京城墙。据史书记载,明城墙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设计,而刘伯温正是城建规划的总设计师。

明朝时的南京城墙,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城墙。南京城墙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内有13座城门,外有18座城门。又在13座城门的中心地带建造了高大的鼓楼和钟楼。

两楼一高一矮,飞檐杰阁,翼如焕如,像两颗明珠镶嵌在占都中轴线。民间统称南京钟楼与鼓楼为“南京钟鼓楼”。

南京钟鼓楼位于南京城西北—东南走向中轴线的一处山冈上,就是后来的南京鼓楼岗。在方位上是斜的,巍伟壮观。

我国古有“晨钟暮鼓”之说,“鼓楼之设,必于中城,四达之衢所”,钟声清亮悠扬,鼓声振聋发聩,响彻百里。堪称明朝都城的象征。

据《南雍志》记载,为有效管理时间,早在1381年,朱元璋就曾亲自参与制定城市布局,定下于1382年在南京城中建鼓楼,所谓“左列鼓架,右建鼓楼”。

朱元璋还下令统一漏刻制度,统一使用年、月、日、时、刻,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时间。鼓楼和当时同建的钟楼统称“南京钟鼓楼”,两楼“有事报警,无事报时”。

南京鼓楼建于海拔40米的鼓楼岗上,鼓楼阁高30米,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历来就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鼓楼由台座与主楼构成。主楼为上下两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钟楼的台座为砖石砌筑的拱形无梁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

在台座的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平台之上。在梯孔之上,建有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

主楼即矗立与高大的平台之上。在主楼下层的平台上悬挂有一口“太平大钟”,钟上镌刻有“吉祥”、“如意”字样。一层门楼上有一块“鼓楼览胜”的匾额,两侧有一副对联:

闹市藏幽于无声处闻鼙鼓;

高台览胜乘有兴时瞰金陵。

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

主楼上层与下层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重檐四坡顶,龙飞凤舞,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其楼上原为明朝迎王迎妃、接诏报时之所,设有报时和仪仗用的大鼓两面,小鼓24四面,云板一面,点钟一只,牙杖4根,铜壶滴漏一架和三眼画角24板以及其他乐器等。

但据史料记载,鼓楼定更所用之鼓共25面,一面主鼓,24面群鼓,是依据我国农事的24节令而设置。

南京钟楼,建于1382年,位于南京鼓楼的西侧,精巧别致,但规模较小,为重檐六角攒尖顶,灰筒瓦屋面,高14.5米,以六根铁柱支撑,上架六角交叉铁梁,用以悬挂大钟。

铁柱钟亭由“金陵机器局”制造。柱上铸有铭文。大钟亭与鼓楼成犄角之势,地处市中心,一钟一鼓,晨钟暮鼓,适得其所。

我国古代都城都置有钟楼、鼓楼。原来,在南京钟楼旁有个铸钟厂,曾先后于1388年、1392年铸造了两口紫铜巨钟悬挂于大钟亭内。

其中一口钟高3.65米,口径2.3米,底边厚0.17米,重46000斤,造型精美,古色古香,钟顶铸阳纹莲瓣一周,钟体上的字迹、花纹都十分清晰精致,上铸铭文“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铸”,其声音洪亮,数里可闻,是南京当时最大的一口铜钟。

传说,朱元璋当年攻打南京集庆时,连攻数日都未成功,于是他便用牛首山宏觉寺中46000斤重的青铜钟熔铸成一批大炮,并许愿日后打下江山定将重铸一口同样的铜钟还于寺中。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命八大王之一的蕲国公康茂才铸造大钟,且对钟的规格、花纹、重量都有严格规定,要求钟的顶部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纹,用紫铜浇铸,而且钟声要能响彻百里。

康茂才想尽办法,也很难如期完成,于是工期一再拖延,最终惹怒了朱元璋,限其3日内一定要铸成,否则将有杀身之祸。

圣旨一下,康茂才左右为难,他的忧愁被3个女儿得知,她们不愿见到父亲和众多工匠身首异处的悲剧,于是就借鉴春秋时期莫邪以身祭剑的做法,在限期临近时,义无反顾地纵身跃入冶炼炉,溶入铜液,一瞬间,冶炼炉内青烟骤起,直上九霄,大钟也因此而一举铸成。

3个孝女舍身救父,世人深受感动,人们建祠立像纪念她们的孝心和献身精神,建了三姑庙,内设神钟楼,以怀念她们的孝义和献身精神,这口钟被称为“神钟”。

为此,后人有把此钟称神钟者,并于此建三姑庙,以祀之,门旁对联道:

三妹孝义垂青史;

千斛铿钟声白门。

[旁注]

天象 泛指各种天文现象,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和日月变化等。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注意观测和记录天象了,而且记录内容丰富、详实,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刘伯温(1311年~1375年),本名刘基。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南雍志 是明朝国子监专志,由明代进士、南京国子祭酒吴节、黄佐负责编撰,刊印于1544年,共24卷。后历朝增订,黄儒炳又于1626撰《续南雍志》,分事纪4卷、职官表2卷、杂考12卷、列传6卷。体例仿《史记》之纪、表、志和传,而略有不同。

漏窗 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为了便于观看窗外景色,漏窗高度多与人眼视线相平,下框离地面一般约在1.3米左右。也有专为采光、通风和装饰用的漏窗,离地面较高。

云板 也称“钟板”、“响板”、“铁板”、“云版”,俗称“点”,是一种用铁铸厚板制作成的云形击奏体鸣乐器,上面系绳,悬而用槌击板发声。多用作传讯,也作为一块两端云头状的扁形铁片,悬于木架上,敲击可发声。旧时官署或贵族大家庭用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阳纹 就是太阳纹,形似太阳,居于鼓面中心,是铜鼓中最早出现和最基本的纹饰,几乎在每个铜鼓上都有。传说是对太阳的崇拜和信仰。也有认为是,鼓面中心突起的太阳纹,是敲击的主要部位,突出厚实,声音易传,有利于在重槌之下,防止塌陷。

康茂才(1313年~1370年),人称“茂才公”,为人知书达理,孝顺豪爽,名闻乡里。因其作战勇猛善谋,屡屡获胜,元朝廷曾授予他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起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屡立战功。1370年,他率部进攻陕西汉中时受伤,在还军归途中病故。朱元璋亲往祭奠,追封他为“蕲国公”。

[阅读链接]

在明朝洪武年间时,南京鼓楼堪称是明朝都城的象征,而自当时流传下来的几首歌谣,则更好地诠释了古都南京“暮鼓晨钟”的传说。

当初没有钟表计时,南京鼓楼每天按更击鼓,以催促文武官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勤于劳作,因而有歌谣:“警钟一敲震官心,不懒不贪勤为民。衙门高悬如明镜,大公无私不讲情。”、“洪武鼓楼有报时,暮鼓晨钟声声至。震醒官员为民思,催得百姓莫起迟。”

明朝实行宵禁,百姓按钟鼓声作息,所以有歌谣说:“黄昏竖耳听鼓声,十三快马朝外奔。莫等关了大城门,妻儿老小不见人。”、“鼓楼城门八丈高,楼顶钟声紧紧敲。家里米缸快空了,不许老爹睡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