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角楼与东南角楼

在古代,我国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

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居于中天,而且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有“紫微正中”之说,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

为天帝所居的天宫,称“紫宫”,所以,天人对应,因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称皇帝所居的皇宫为“紫禁城”。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在取得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随即于1406年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才终于落成。

在紫禁城城墙的4个城角上,各矗立着一座九脊的角楼。四座角楼统称为紫禁城角楼,不仅构成严密的保护线,同时也形成了紫禁城内封闭的生活模式。

角楼造型优美,玲珑俏丽,金光闪闪的宝顶,三层飞檐上的金黄色琉璃瓦,朱红色的明柱和窗扉,蓝绿色的彩画,相互辉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绮丽神奇之感。

令人称奇的是,角楼的结构复杂迷离,它有成千上万个构件,卯榫相连,严丝合缝,确实是巧夺天工的杰作。建造得十分引人注目。

紫禁城角楼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采用木架斗拱形式结构。角楼内干净利落,没有一根落地的柱子,更没有楼梯、楼层。

角楼建在城墙上,偌大的一个建筑没用一根钉子或是其他的金属作为支撑,它采用三种斜牵的建筑屋顶,屋顶有8个股9个脊,就是说屋顶由八九七十二个脊组合而成。

翘起的檐角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这一建筑在我国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它们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仍然安然无损。

角楼复杂而华丽的建筑构造,相传在明代建造的时候,着实为难了一番木匠师傅。在角楼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建皇宫。

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也就是紫禁城的4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命他做这个管工大臣。

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他到北京以后,就把81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

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儿琢磨法子。

3个月的期限一转眼就要到了,工头和木匠们木匠师们冥思苦想,却仍然没有想出一点头绪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式,也都不合适,因此大家都非常着急。

恰当时,正是三伏天,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坐卧难安。其中,有一位木匠师傅,实在难受,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他走着走着,就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卖蝈蝈的一声声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

他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高粱杆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用细高粱杆编制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

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木匠提着蝈蝈笼子,才回到工地,大伙儿就过来指责木匠,说他不该买这不停叫地玩意,打扰大家休息。本来,木匠想请大家过来玩玩、解解闷,可他话还没出嘴边,就觉得笼子有些特别。

于是,他就仔细地端详笼子,并好奇地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

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原来,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于是,鲁班手持高粱杆做的蝈蝈笼子从天而降,出现在木匠师傅面前。

木匠师傅受这个笼子的启发,顿时恍然大悟,终于仿照着笼子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建成了构造精美的紫禁城角搂。

紫禁城角楼是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欧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庞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作九脊殿。

中层采用“勾连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厦的歇山顶环拱中心的屋顶,犹如众星拱月。

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使上两层的5个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使人惊奇,赞叹与敬仰。

紫禁城角楼作为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紫禁城皇宫的防卫设施,建成于1420年,后来的清代进行过重修。

角楼坐落在须弥座之上,周边绕以石栏。中为方亭式,面阔进深各三间,每面8.73米,四面明间各加抱厦一间,靠近城垣外侧两面地势局促,故抱厦进深仅为1.60米,而城垣内侧的两面地势较开阔,抱厦进深加大为3.98米,平面成为中点交叉的十字形屋脊,蕴含着曲尺楼的意匠,使得角楼与城垣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建筑形体,取得了有机的联系。

角楼由墩台下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米,由多个歇山式组成复合式屋顶,覆黄琉璃瓦,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上层檐为纵横相交四面显山的歇山顶,正脊交叉处置铜鎏金宝顶。

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二层檐四面各加一歇山式抱厦,四角各出一条垂脊,多角搭接相互勾连,檐下单翘单昂五踩斗栱。

下层檐四面采用半坡腰檐,四角出垂脊,用围脊连贯,檐下重昂五踩斗栱。下层檐和二层檐实际上四面各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加垂脊集合在一起的屋顶形式。

角楼梁枋饰以龙锦枋心墨线大点金旋纹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和槛窗极为精致。角楼采用减柱造做法,室内减去四根立柱扩大了利用空间。在房屋构架上采用扒梁式做法,檐下梁头不外露,使外观上更加突出装饰效果。

到了正统年间,明朝除在北京城九门兴建城楼、瓮城和箭楼外,为了加强城垣的防卫,还于1436年开始在北京各个城墙的四角城台上建造了箭楼,其名为城角箭楼,简称“角楼”。

此后,历代虽均有修缮。但唯一保存下来却只有北京城东南城角的箭楼,俗称“东南角楼”。

东南角楼位于北京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始建于1436年,建成于1439年,是我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楼。

筑在一座高达12米的拐角城台上,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平面呈曲尺形,通高29米。

角楼沿城台外缘建起,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形,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四面开箭窗孔144个,是古代军事防御建筑,因坐落在北京内城东南角而得名。

角楼内侧,其背面随主楼各抱厦,也相连成转角房,辟二门,一西向、一北向。门上设直棂窗。楼内立金柱20根,支撑梁架,设射箭孔,铺设楼板三层。整座楼的建筑面积有700多平方米。

[旁注]

飞檐 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燕王 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王爵之一。历史上第一位燕王是燕易王,历7世,为秦统一。此后多有分封及自立,最著名的如五代初期的燕王刘守光、唐初的燕王罗艺、明初的燕王朱棣等。

谕旨 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谕和旨原为两种文书。谕原为以上告下的通称,君臣都可以用。明朝皇帝派侍臣口头下达的命令称圣旨,也称谕旨。清沿明制,谕旨成为皇帝日常发布命令的主要文书。但清代时,凡皇帝下达的谕令都冠以“上”字,从此上谕成为皇帝专用文书。

勾连搭 指两栋或多栋房屋的屋面沿进深方向前后相连接,在连接处做一水平天沟向两边排水的屋面做法,其目的是扩大建筑室内的空间,常见于大型宅第及寺庙大殿等建筑中。在这种勾连搭屋顶中有两种最为典型即“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和“带抱厦式勾连搭”。

抱厦 我国古代建筑术语,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也就是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形式上,它如同搂抱着正屋、厅堂。宋代管这样的建造形式的殿阁叫“龟头屋”,清代的叫法是“抱厦”。

三交六椀菱花 由三根棂子交叉相接,相交点以竹或木钉固定装饰成花心。正交法各夹角均为60度,斜交法中线偏30度相交,可组成圆形、菱形和三角形等多种图案,也可变化为龟背锦线、圆线、花瓣线组成的球纹菱花、龟背锦菱花和满天星六椀带艾叶菱花等,形式非常丰富,是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

金柱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下的柱子称檐柱,在檐柱以里,位于内侧的柱子称“金柱”。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进深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金柱和内金柱之分。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阅读链接]

传说,貔貅是一种凶猛的瑞兽,神通广大,有嘴无肛,只进不出,它不仅以金银珠宝为食,能纳八方之财而不泻,还可以镇宅辟邪。

明清时,北京城墙的东南角楼就摆放了貔貅用以镇楼。据说,东南角楼在兴盛时期是一座藏风聚气的财楼,是北京城的标志。

从明朝开始,每逢新年,天子都要先去东南角楼亲手摸摸镇楼的貔貅,以祈新的一年里,国运昌盛,国库丰盈。之后,天子才起驾去天坛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当天子离开后,百姓就开始排队摸貔貅,以祈求财源广进,辟邪化煞,生意兴隆,平安健康。据说,心怀鬼胎的人摸了貔貅是没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