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重建南京钟鼓楼

明朝末年,南京鼓楼只留下了城砖砌成的台基,而主楼的上下层都被摧毁,明初楼宇和器物早已无存,仅下部的台座和台坪上的石柱基础留存了下来。

此后至清康熙朝以前的江宁的城市地图上,不但明确地标注了鼓楼的位置,而且还都清楚地画出了钟楼的位置。

1684年,清康熙皇帝为根治黄河、了解民情、整顿吏制到南京巡视时,曾登临鼓楼城阙,他放眼鸟瞰南京古城,一时感慨万千,于是就在楼上训示地方官员,告诫他们要清廉职守,奉公守法,惩治腐败。

次年,两江总督王新就命人在此建碑,将康熙皇帝的“圣谕”刻成了“圣谕碑”,也称“戒碑”,碑高两丈余,承以龟趺。立于鼓楼台基座正中。

为保护圣谕碑,清朝当时重建了一座三开间的木制鼓楼,规模比明代的鼓楼要小得多,也简陋得多。

这次鼓楼重建,除了有御碑,还有龙凤亭,因而鼓楼也由此更名为“碑楼”,或“畅观楼”,同时它还有“诫碑楼”与“碑亭”的别称,有“明鼓清碑”之美称。但当时的南京民众则仍然习惯性地称之为“鼓楼”,“戒碑”则是南京遗存下来的最完好的一座古代石碑。

后来,康熙皇帝曾下令扩建南京钟鼓楼楼宇,三层总面积约在15000平方米。在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经7次下江南,其中3次都专程去了到大钟亭,并亲自提笔御书“三姑殿”3个大字匾额,命人悬挂于大钟亭内的门头上。

在晚清时,清朝维修改建南京钟鼓楼,改建的鼓楼中为大殿,周边有柱础回廊。大殿为两层,屋顶为歇山顶重檐四落水木结构。重檐翘角下雕有凤立于花丛山石上、双狮戏球等吉祥物和套叠彩绘图案。

在鼓楼的顶层上,有一座摆放在玻璃罩中的龙凤塔,是清慈禧太后60岁大寿时,地方官员所送礼物。

“龙凤塔”又称“龙凤亭”,安放在康熙南巡“戒碑”两边的一对龙凤亭,交相辉映,古朴典雅,供游人观赏。龙凤亭高4米、圆3.5米,外观呈塔形。龙凤亭为六角七级二层结构,外镀金铂,金光熠熠。

龙凤亭各级都有极精细雕刻的人物或植物、动物画,金光闪烁。从下至上有人物,皆为武士出征,三国故事人物等;有花鸟,葵花、天竹、青松、芭蕉、万年青等。二层隔离刻有六大骑士,六根亭支架上,凤上龙下,六龙抱柱,六凤呈祥;亭子上部由飞鹤、荷花盖顶。整个龙凤亭,呈现出一幅幅优美图画,造型紧凑协调,生动精美,其雕刻工艺极为精湛,为世人所称赞,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清光绪年间,清朝在南京鼓楼东北侧新建了铁梁铁柱的六角大钟亭,在清初坠落的大钟,被江宁布政使许振祎悬挂在了大钟亭内。传说,自大钟悬挂到钟亭梁上之后,声音更加洪亮了。

钟鼓楼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南京钟鼓楼内,就有一副久负盛名的对联: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金科场内,今日金榜才题名。

[旁注]

龟趺 指碑的龟形底座。龟趺又名赑屃、霸下,传说霸下在上古时期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并搬来顶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绩,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柱础 俗称磉盘,或柱础石,是我国古代建筑构件的一种,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同时,这石墩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布政使 官名,即承宣布政使司。明初,沿元制,在各地置行中书省。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一般不需要押韵,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也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相传,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阅读链接]

据史书《洪武京城图志·楼馆》记“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为黄泥岗。钟楼在鼓楼西。”在《洪武京城图志·楼馆》所附“楼馆图”和“官署图”中,钟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作城阙状。与鼓楼底设三门洞不同的是,钟楼底层仅有一个相贯通的门洞,其上为木结构楼阁。

又据史书《明一统志》称“钟楼在府中云霁街西,鼓楼在云霁街东”,而《同治上江两县志》称“二县城内图”中钟楼则在鼓楼略偏西南方向。

上述记载中,钟楼具体位置虽有详略之别,但位鼓楼之西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