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遗韵——古都城楼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东城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北京的钟楼在北,鼓楼在南,两楼同时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是元、明、清三代京城的击鼓报时之处。
西便门城楼位于北京外城西南角,为明清时期的北京外城七门之一,属北京外城简单便门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其中,“八瞪眼箭楼”为清代初期增建。
紫禁城角楼于1420年建成于北京紫禁城的4个城角,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东南角楼在北京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建成于1439年,是我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箭楼。
元明清京城的报时中心
在古代,古人将黑夜划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并以钟鼓报时。鼓楼定更击鼓、钟楼撞钟报时都极有规律,所以“五更”又称“五鼓”或“五夜”。
清代初期规定报时方法为: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敲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敲钟不击鼓。后来,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和亮更先击鼓后撞钟。定更时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晨钟暮鼓”。
过去,钟鼓楼的报时之职由清宫銮仪卫承担,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晨钟暮鼓”为度。
在古代,古人计时器有碑漏和铜刻漏。碑漏内部设12根铜管,最后一根铜管下置铙片。碑漏上方设一投球孔,铜球通过所有铜管的时间为24秒,然后击铙报时。两个金属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4秒,36个球用时14.4分,即古时一刻,3600个球滚动完毕正好24小时。
铜刻漏计时,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这一科学的铜刻漏计时、更鼓定时和铜钟报时程序,系统地为文武百官的上朝和百姓的生息劳作和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
后来,清代改用时辰香计时,严格定制的时辰香为盘旋状,均匀燃烧,在经过精确计算的刻度上悬挂小球,下接金属盘。当香烧到该刻度,球掉入盘中报时,提醒鼓手击鼓。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始建于1272年。钟楼和鼓楼相距百米,前后纵置,一改钟鼓楼左右对峙的传统,并且都处在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
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的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元朝时的北京钟鼓楼,位于元大都城,就是后来的北京中心,后毁于火,1297年重建之后不久又毁于火。1420年,明朝重建宫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钟鼓楼,并确立了其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
后来,两楼又相继毁于火。1539年,鼓楼遭雷击起火,第三次重修。1654年,钟鼓二楼毁于火灾,于1745年奉诏再次重建,两年后竣工。
后来,北京钟鼓楼又历经了多次损毁与修复,后来的钟楼是清代时的建筑,而鼓楼则是明代时的建筑。
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共两层,通高47多米,楼身为正方形平面,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
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立有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
钟楼下部为砖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周围环绕着汉白玉石护栏。城台台身的四面各有一座拱门,其内部结构采用复合式拱券,呈十字券结构。
除主体拱券之外,还于围护墙体中设有环路通道。在底层的东北角开有一蹬楼小拱门,内设75级石阶可达二层的主楼。
主楼面阔三间,屋顶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正脊两端安背兽,两层屋檐的戗脊上均安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主楼四面各有一座拱门,其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当心开一拱券门,左右对称开券窗,窗上安设石刻仿木菱花窗。
整个建筑结构强调了共鸣、扩音和传声的功能,这种设计在我国钟鼓楼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二楼的正中位置,立有八角形的木框钟架,用以悬挂报时用的大钟。在钟架两侧吊一根两米长的圆木,供撞钟使用。
据史料记载,钟架上原来悬挂有明永乐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但因音质不佳,后来才改用了“大明永乐吉日”铸造的铜制巨钟,铁钟则被置放在了钟楼外的平地上。
铜钟通高7.02米,钟身高5.5米,最大直径3.40米,钟壁厚12至24.5厘米,重约63吨,是我国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
据文献记载,铜钟采用传统的泥范法,利用地坑造型群炉熔铸。钟体全部由响铜铸成,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圆润洪亮,京城内外方圆数千米均可听到。
北京鼓楼在元朝时名叫“齐政楼”,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就是后来旧鼓楼大街的南口。在1800年和1894年,曾先后对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鼓楼是一座单体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
鼓楼有上下两个功能层和中间的一个结构暗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带周围廊,四周围以宇墙,红墙朱栏、雕梁画栋,非常雄伟壮丽。
鼓楼下层为城台,城台外显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内部为拱券结构,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有三座券门,东西各一券门,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米。
楼台东北隅有一门,内有蹬楼石阶梯,南北向倾斜45度,共60级,然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45度,也有9级,经69级石阶梯可达二楼。
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宽约1.3米,带木护栏,望柱高1.55米,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楼内有木制鼓座,鼓座为红油漆上雕云纹,高1.8米,长2米,宽1.9米。
鼓楼的25面更鼓便置于此处,其中:“大鼓”又称“主鼓”一面,代表一年;“小鼓”又称“群鼓”24面,代表一年24节气。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末年,北京鼓楼曾经使用的一面大鼓鼓高2.22米,腰径1.71米,鼓面直径约1.5米,用整张特大牛皮蒙制而成。
此外,楼内安放有古代计时器碑漏和铜刻漏。鼓楼上的铜刻漏为宋朝年间制造并相传下来的,分为四级漏壶,由上至下分别是:天池、平水、万分和收水。
收水壶设箭尺于水中,水涨箭浮,依刻显时,旁边的铙神每隔15分钟击铙8次报时,每天误差仅在20秒左右。
鼓楼的第三层是暗层。鼓楼屋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正脊两端安背兽,平坐周围以木制滴珠板封护,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为四坡屋顶,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翘五踩斗拱。
各层屋顶戗脊上曾置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后来改为仙人为首的七跑小兽。
[旁注]
銮仪卫 位于紫禁城东南角楼处,为清代为宫廷服务的机构,掌管帝、后车驾仪仗,1644年设,初沿明制称“锦衣卫”,后改称“銮仪卫”。1654年,厘定品级、员额,遂成定制。
铙 又称为钲和执钟,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铙的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铙为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最早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后来成为蒙古、藏、纳西、壮、土家、黎和汉等各民族互击体鸣乐器。
螭首 螭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
京兆尹 我国古代官名,为三辅之一,居三辅之首。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位,是治理京畿地区的官员被统称为三辅。唐代后未设置,只习惯上称呼京师所在地行政长官为京兆尹。官职为正四品上。清朝划其京都及附近30余县为一特别行政区,称顺天府,长官称顺天府尹。
永乐 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在永乐年间,明朝从南京迁都北京、明成祖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数百艘海船组织的庞大船队先后6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明成祖组织编修《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全国的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云纹 一般指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过渡自然的花型,也有由里向四周逐渐散开的云纹,一种或多种色彩深浅层次变化,使图案有立体感,显示细腻而生动逼真。
五踩斗栱 斗栱形式之一。里外各出两拽架的斗栱,单翘单昂、重昂或重翘品字斗栱皆为五踩斗栱。斗栱组合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二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大后带麻叶头一件,外拽用单材瓜栱、单材万栱、厢栱各一件和正心瓜栱以及正心万栱各一件。
[阅读链接]
相传,永乐皇帝诏令工匠铸巨型铜钟。但3年过去,铜钟仍未铸好。于是,皇帝怒斩监铸太监,并限令工匠们在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全体处斩。这次负责铸钟的华严师傅是当时有名的铜匠。
据说,他有一个聪明伶俐、出落得如仙女一般的女儿华仙。当时,华仙见父亲为铸钟的事一筹莫展,便请求父亲带她一起去铸钟。
那一天,眼见又要失败,华严急得眼睛都红了。只见当时,穿一身红袄红裤,着一双绣花小红鞋的美丽华仙冲到炉边,猛地纵身跳进炉去。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铜钟终于铸成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铸钟而献身的美丽姑娘,人们尊称她为“铸钟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