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儒学思想的深化

子思的儒学思想后来被很多儒家人士所承袭,其中以孟子的成就最高,两人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有很高的一致性。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教育成人。

成名后,孟子也效仿孔子周游列国,先后游历齐、宋、薛、邹、鲁、梁等国,宣传他的王道仁政思想。随孟子游历的人很多。所到之处,普遍受到各国君臣的欢迎。

孟子曾任齐国卿相,后因与齐王意见不合,遂辞去卿相职位,离开齐国。孟子晚年生活在邹国,不再出游,最后老死在故乡。

孔丘初创的儒学在内容上比较零散,缺乏严密的论证。子思虽然有所完善,但效果并不显著,孟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儒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天”为出发点,以“王天下”为归宿,使早期儒学形成了一套较为细密的治国思想体系。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和子思的“仁政”思想,他把是否以德治思想治理国家提升到国家存亡兴废的高度来认识。一次,魏国的国君魏惠王问孟子:“魏国曾一度称雄天下,我要重振魏国雄风,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

“其实也不难,只要施行仁政,即使方圆一百里的土地也可以使天下归服。您如果善待百姓,减免他们的赋税,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干农活;在家可以侍奉父母,出门孝敬长辈,这样的话,让他们拿着木棒也可以打败那些穿着盔甲,手持武器的军队。”

孟子认为,当时的诸侯国都可以施行王道仁政,这是因为人性是“善”的,如果把这种善应用到管理百姓上,治理天下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究竟如何施行仁政,孟子一次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这样对齐宣王讲:

“我以前听说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路过。大王看到后问牵牛人要把牛牵到哪儿里去。牵牛人回答说用它来祭钟。

大王对牵牛人说,‘放了那头牛吧!我不忍心看它惊惧抖个不停的样子!’

牵牛人听后这样问‘那么,不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能不祭呢?用羊来替代吧!’”

齐宣王听后说:“是有这么一件事。”

孟子说:“凭您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啊,用羊代替牛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吝啬,我知道那是因为大王不忍心啊!”

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施行仁政,就要进行“推恩”,即把自己的不忍之心推广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社会的治理。仁政的具体措施,有保民、养民、教民等几项措施,不仅仅要让百姓生存,而且更要让他们有教养,这样就会确保王道仁政。

孟子提出的一套仁政主张,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重视民心向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口号。孟子认为君主认为实现仁政,应该以使人民心悦而诚服为目标,国君做出重大决定,应认真听取国人意见。

随着儒学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仁政几乎成为所有统治者所尊崇的施政目标。

孟子擅长辩论,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在不停的辩论中呈现出来。孟子的“人禽之辨”是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孟子思想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此“四心”即为人,否则即是禽兽。

孟子在“人禽之辨”的基础上,又与当时的思想家告子等人进行“人性之辨”的探讨,提出“性善论”的观点,而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此后,孟子的“王霸之辨”、“义利之辨”、“经权之辨”、“舜跖之辨”等,都是以其性善论为基础展开的,从而构成了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

孟子对于儒家道德哲学有着创造性贡献,他将“仁”推进到“义”,在孔子提出的“爱人”普遍原则的基础上具体解决了如何爱人的问题。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义合一,居仁由义,是现实的伦理与合理的道德。

从孟子开始,“义”便在道德哲学体系中具有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儒家以仁、义为核心和标识的道德哲学体系。

孟子将“羞恶之心”提高到“义之端也”,意即提高到“义”的根源地位,也就将羞耻心与道德直接同一,将它当作道德的现实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基础。孟子特别强调“耻”对于德行的重要意义。他说:

耻之于大人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还说:

人不可以无耻矣,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强调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的重要,鄙视依附权贵、屈服威势的行径,他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在面对强权威势,要宁肯舍生取义,决不改变人生信念。

孟子还深化了孔子提出的性与天道,为儒学提供了理论根据,并首开儒学哲学化先河,使之成为宋明理学探讨的中心问题。

儒家重视追求人生价值,孔子一生积极倡导和孜孜以求的就是要通过道德培养,以求得理想人格的完善与实现。孟子发挥了这一思想,着力探讨道德的社会作用和道德的修养问题,提倡理想人格的培养,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命题。

孟子思想中也蕴含着五行学说,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圣”就是五行。“圣”是什么呢?就是“诚”。孟子说“圣人之于天道也”,“诚”就是“天道”,“圣”就是“诚”,就是中道。

子思首先提出“诚”的哲学概念,它是居于五行之中央位置的。孟子继承子思的思想,把“诚”发展为“圣”,并使思孟学派的五行说定型为“仁”、“义”、“礼”、“智”、“圣”。

子思和孟子还认为,在“仁、义、礼、智、圣”这五行之中,“仁、义”是一组,而其中“仁”又是根本的。“智、圣”是一组,其中“圣”更高明。这两组中,前者又是根本,后者是对前者的理解和力行。

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仁、义、礼、智”四行,以人为对象,而“圣”独以天道为对象。总之,思孟学派的五行说,把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把过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说唯心主义化了。这种思想对阴阳家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是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

【旁注】

卿相 卿和相的统称,指某朝代的执政大臣、高官。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相在古代特指地位最高的官员。

仁政 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

义利之辨 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关系的辩论。作为我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义利之辨”最早是由孔子最先提出的。他在《论语·里仁》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宋明理学 亦称“道学”,指宋明,也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称为“理学三先生”。

五行学说 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阅读链接】

孟子在学问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启蒙教育关系重大,他的母亲孟母曾为了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三次搬家,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最初他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母就又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