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建儒家思想体系

孔子在担任鲁国中都宰的第二年,擢升为司空,后又升任大司寇。在担任大司寇时,孔子在鲁国和齐国的夹谷之会中,大显身手,帮助国力较弱的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夹谷之会后,齐国觉得孔子在鲁国是对齐国的一个威胁,齐国的国君赠送给鲁国的国君一班女乐,想借此迫使孔子离开鲁国。鲁国君中计,欣然接受了这班女乐,恣意享乐起来。

孔丘看到鲁国君天天沉湎于女乐声色之中,不理政事,又加上“陪臣执国命”的政治乱局,遂带领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去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这一次周游历时多年,他带领自愿随行的子路、子贡、颜回、冉求、宰予、高柴等弟子到过卫国、宋国、郑国、陈国、楚国等。

在这些国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受到的待遇迥然不同,但由于各种原因,他的政治主张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他长期抑郁不乐,郁结于心。

在陈国居留期间,孔子的弟子季康子承袭了父亲季桓子的爵位,成了鲁国的执政。他派人召回了跟随孔子周游的同门冉求。冉求回鲁国后,做了季氏的家臣。

在楚国居留期间,从鲁国传来不少令孔子感到欣慰的消息。那就是在鲁国,孔子的弟子们个个表现不凡,这使季康子感到有必要迎回他们的老师孔子。于是派出公华、公宾、公林等作为使臣,携带厚礼迎接老师孔子返回故国。

鲁国需要孔子回来,孔子更想回到鲁国。这两个条件一起具备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孔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终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回到了久违的鲁国。

孔子返回鲁国后,鲁国朝中很多官员以及众多的故旧亲朋、昔日弟子,络绎不绝地前来探望。因为孔子年事已高,不宜担任具体官职,鲁国就给予他很高的待遇,并尊他为国老。

孔子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回国后开始潜心治学,由此开启了影响历史达数千年之久的儒学先河。

晚年的孔丘对《周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时时诵读研习。古代早期的文献是写在竹简或者丝帛上的。竹简要用绳子编联起来,卷起来便是一卷,阅读的时候展开。

长时间翻阅,编联竹简的绳子便会磨断。孔子翻阅《周易》的次数多得自己也记不清了,以致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好几次。

每次磨断之后,弟子们就帮助老师用新牛皮带子把竹简串好,继续研读。通过反复阅读琢磨,孔子对《周易》达到了融会贯通,他在边读边写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编写了《易传》。

此外,孔子还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编订其他儒家经典和教授学生上。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六经”都是在这个时期编订的。“六经”包括《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这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并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对这六部古书做了详细地整理工作,使其更为系统和完善。

同时,孔子又借鉴、吸收了老子的某些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就这样,早期儒家的思想体系终于诞生了。

孔子儒学思想体系是以“仁”、“礼”思想为核心的。他在周游列国的14年期间,提出并完善了自己的“仁学”理论。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他最赞赏的是周礼,认为它综合了夏商之礼的优点。

仁并非孔子所创,在他之前,便有“仁”字,“仁”的观念,但孔子给“仁”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

有一天,孔子的马房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后,开口便询问,有没有人受伤,并没有先问马。

在孔子的时代,马是比较贵重的财物,而看管马房的人,一般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奴隶。孔子听到马房失火,首先关注的是人,这在孔子之前是从未听说过的事。

孔子在马房失火的情况下,问人而不问马,这是孔子“仁”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子本人很少给仁下明确的定义,而大多是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弟子具体讲什么是“仁”。《礼记·中庸》记载孔子对“仁”的见解:“者人也,亲亲为大。”

如何做到仁,孔丘的弟子也经常就这个问题请教老师。有一次,孔子对曾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这样一个基本观念。”

曾子说:“是啊!”

其他弟子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曾子回答说:“老师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那何为忠恕?孔子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啊!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语言准则呢?”

孔子回答道:“如果有,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如果能做到,就表明了一种仁爱。孔子的时代是一个受礼制制约的时代,他把仁和礼相结合,构建了他的思想系统,即一个仁礼互动的思想体系。

有一次,弟子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为都符合礼,这就是仁啊!一旦做到了,天下人都会称你是个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别人是左右不了的。”

颜渊又问:“老师,能不能讲得具体点啊!”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情不做。”

孔子把仁作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与仁有关的词语,如仁爱、仁慈、仁德、仁厚等,都体现出了他的仁爱思想。

孔子认为,仁学表现为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意就是:要想别人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的,首先要求自己。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实践忠恕之道,也就体现了克己复礼为仁的根本原则。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也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一个道德理念,自古以来,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孔子把孝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深刻阐发和揭示了“孝”所具有的普遍社会意义。

孔子“孝”论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倡导“孝”行,以推广和实施其“仁”学的主张。

礼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又一次,孔子的弟子林问孔子礼的本意,这也就是问制礼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制礼的本来目的是通过履行这些礼节、仪式,把人的情感、美德表现出来。礼并不是拿来炫耀和作秀的。所以,礼不需要铺张浪费,朴实、节俭就可以了。

对于只有礼器的丰富才能体现出尊礼的观点,孔子曾感叹道:

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指玉帛等礼物而说的吗?乐呀!乐呀!难道也仅仅是指钟鼓等乐器而说的吗?

孔子特别强调礼的内涵和价值,而且认为,仁、礼关系密切,他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仪制度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音乐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在孔子看来,仁是内在的思想道德,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仁决定礼,礼反映仁,仁更根本、更内在。

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仁学在社会政治领域内的运用,就是仁政、德治、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反对法家刑治,是对统治者的最高要求。具体表现为:办事认真,取信于民,爱惜民力,节约用度,正身律己,扶正驱邪,举善罚恶等。

除了“仁”和“礼”思想外,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还包括教育和美学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方面,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非常重要。

在美学方面,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孔子的弟子都非常尊敬他,他们把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广泛传播,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记录并整理成了一部书,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并取名叫《论语》,意思是语言的论纂。

这部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二十篇,每篇由若干段文字组成,多数段落是以“子曰”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论语》中,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他对于不同的学生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以及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体系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主体,孔子开启了儒家文化绵延几千年的先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意识形态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后来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曾在《朱子语类》中引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从中可见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旁注】

大司寇 西周时,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执政 我国古代官职,指掌管国家政事的职位。这个职位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宋、金、元时期称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枢密使等。

《周易》 我国古代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至纸张的出现才得改变。

《仪礼》 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另有古文仪礼56篇,但已经遗失。

《礼记》 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颜渊 孔子一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字子渊,名回。春秋末鲁国人。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

曾子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字子舆。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两千多年,一直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著述有《大学》、《孝经》等,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

子贡 (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46年)即端木赐,东周春秋末年卫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才干,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六年,为孔子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

《朱子语类》 代表了思想家朱熹思想的儒学著作,内容丰富,析理精密,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本书论理气、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问题,以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问题。

【阅读链接】

礼最早起源于宗教,指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祭祀礼节、仪式,周公制礼作乐使礼这一概念丰富起来。周公不仅注意礼节、仪式,而且注意到礼节、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这个时期,孔子对恢复周礼又做出了贡献,使礼有一次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孔子把仁注入礼中,使礼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此时的礼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使其与“仪”分别开来,至此,礼与仪在理论上有了真正的区分。但在实际使用中,礼与仪区分不明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