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关学”思想

“关学”是理学重要的一支,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到了张载时,关学正式创立。

由于张载是关中人,故称其学说为“关学”。又因为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因此关学又有“横渠之学”的称号。

张载生于1020年,字子厚,张载这个名字出自《周易·坤卦》中的:“厚德载物”。因为其经常在陕西凤翔郿县横渠镇讲学,当时学者就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小官吏。他的父亲张迪任四川涪陵县知州,后在涪州任上病故。

当时,母亲带着15岁的张载和5岁的弟弟张戬,护送父亲的灵柩来到陕西凤翔郿县横渠,因缺乏路费,再加上前方发生战乱,决定不再返回家乡河南开封,就将父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张载以后就生活于此。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他从小喜欢谈论兵法军事,注意西北边事。当时西夏常对西部边境侵扰,1040年初,西夏入侵,1044年10月议和。朝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

这些国家大事对年仅21岁的张载刺激极大,他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各地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的热情赞扬,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而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

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1057年,38岁的张载赴开封应考,当时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理。听讲的人很多。

期间,张载遇到了青年儒学家程颢和程颐,通过与二程论道,张载对儒学的信心更足了,从此抛弃异端,专心儒学。

张载中进士后,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签书谓州军事判官等职。

王安石推行新法,曾就新法推行请教张载,张载未轻易赞同,表示愿意旁观。不久,张载被调往明州处理苗振案。在处理完苗振案后,张载借病辞官返乡,专心学术研究。

就关学的内涵性质而言,它属于宋明理学中“气本论”的一个哲学学派。

在我国传统哲学中,气指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气的观念早在秦代就已经提出。气为宇宙本体的思想,汉儒也有论及。张载在吸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元气本体论。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气未聚而无形的状态,叫“太虚”,“太虚”亦是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

张载还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

他还把事物的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说: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认为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从气的本性出发,张载进一步探讨人性。性分为两种,一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本然的;气质之性是彼此不同的。

在张载看来,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如果是这样,那么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张载还从人与物都具有“天地之性”出发,提出“一切人都是我们的父母,一切物都是我们同伴”的仁爱思想,要求君子做到博爱。

张载提出了理学的一系列命题,并且给予了深刻而系统的回答,他的气学理论被朱熹和陆九渊等儒学人士所吸收,从而成为理学一支的奠基人。

张载著有《崇文集》十卷,《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

【旁注】

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阐述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告诉强者应当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超凡的济世才能。

范仲淹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江西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丞相,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秦代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

【阅读链接】

张载在开封相国寺讲《易》理时,一天晚上,遇到了洛阳儒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

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今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辈可师之”。意思是:昨天我遇到了程颢和程颐,他们对《易》理很精通,我不如他们,他们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然后撤席罢讲。张载对二程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表明了对儒学的尊崇,也表现了他在学术上积极开拓精神,张载的《易说》就是在这个时期、这种状况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