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心学代表刘宗周

刘宗周是心学的晚期代表,初名宪章,字启东,一作起东,号念台,因在浙江山阴县城北之蕺山讲学,因此称其为蕺山先生。

刘宗周出生后不满一岁,父亲就去世了,自幼随母亲生活在外祖父章颖家。章颖字叔鲁,别号南洲,是当时浙东一带很有名气的儒者,精通《易》学。

章颖年轻时屡试不第,遂以讲学为生,与族兄章礼、章焕号称“章氏三杰”。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故门生之中不乏擢高第、登显宦的人,如陶望龄、周应中等著名学者和官僚都出自他的门下。

刘宗周自幼受外祖父悉心培育,本身又很勤奋好学,因此学识增进很快。17岁时,拜鲁念彬学习制艺。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加上先生善于造就,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刘宗周的八股文就做得很好,为以后登第创造了条件。

1597年,刘宗周考中了举人,4年以后,年仅23岁的刘宗周又考取了进士。但因母亲去世,他没有受官。后来经人介绍,他又师从湖州德清学者许孚远。

不久,刘宗周出仕任官。当时朝政黑暗,权臣当道,朋比为奸,排斥正人。刘宗周任官不到一年,就以侍亲为由,告辞还乡。不久,外祖父、祖父相继去世,刘宗周于居丧期间,在大善寺僧舍延课授徒,以此为生。

这期间,刘宗周闲居七年,贫病交加,衣食不继,往往靠借贷度日。但他从不到官府去,官吏有慕名造访的,他也拒而不见。

1612年,因人推荐,朝廷下诏恢复刘宗周行人司行人的旧职。在北上途中,刘宗周路过无锡,拜访了理学家高攀龙。高攀龙是东林书院的创建人,天下士大夫仰之为泰山北斗。

刘宗周在无锡短暂停留,与高攀龙相互切磋学问。当时东林党人与朝中大臣互相攻讦,形同水火。刘宗周便上了一篇奏疏。这篇奏疏对当时的党争作了持正的分析,不全以东林党人为是,也不全以东林党的政敌为非。但朝中党派倾向已很明显。这篇奏疏被认为同情东林党,予以激烈抨击。

江西巡抚韩浚上疏弹劾刘宗周,说他“行伪言坚”,足以乱天下而有余,其他党徒也相继对他进行攻击。刘宗周此时已无心做官,于是罢官踏上了归乡之路。

解官后,刘宗周的心情反而觉得轻松。他早就想潜心学问,摆落世事的缠绕。这回遂了他的意了。刘宗周在家一呆就是三年。这期间,他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名声远扬。

刘宗周早年不喜王守仁之学,中年后却信从其学说,至晚年提出他自己的以慎独、诚意为宗旨的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并未超出心学的范围,但对明朝中叶以来心学的发展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总结。

刘宗周所理解的心之本体是指意识主体的一种原始的意向。他强调意不是念,念有起灭而意无起灭。刘宗周与弟子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弟子问:“一念不起时,意在何处?”

刘宗周答道:“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

弟子又问:“事过应寂后,意归何处?”

刘宗周答道:“意渊然在中,动而未尝动,所以静而未尝静也。”

由于刘宗周把“意”看作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范畴,故又常把这个意称为“意根”。刘宗周又指出“意无所为善恶,但好善恶恶而已”,也就是说,“意”只是善必好,恶必恶的一种潜在意向,不是好善恶恶的具体活动。

在刘宗周看来,作为心之主宰的“意”,也就是《大学》、《中庸》所说慎独的“独”。他认为,独既是心体,也是性体。因此“独体”即独的本然之体,就是指意。这样他把良知与意统一起来了。

刘宗周认为诚意是最根本的功夫。诚意是统帅,致知是辅助诚意的方法。没有诚意的主宰,所致的知可能只是没有定向的知觉意念,有诚意作为主导,致知才能有保证地在至善的方向上发挥作用。

理气关系是刘宗周心学思想中的重要方面,他主张气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而且他以理气论来说明善与心性的关系。

就心学的发展来看,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再到刘宗周,呈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心”到“知”再到“意”,的这种发展,使心学的功夫更深入到意识深层里去。

刘宗周发挥“诚意”、“慎独”的学术思想,写下了《读易图说》、《易衍》、《古易钞义》、《大学诚意章章句》、《证学杂解》、《良知说》、《存疑杂著》等重要著作。

他对王阳明及其后学进行了批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总结。其思想理论吸收了气学的世界观,深化了心学的修养功夫理论。

【旁注】

举人 原意是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称之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

行人司 古代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设置。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后均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掌传旨、册封等事。

巡抚 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是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气学 以“气”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与理学、心学构成了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术流派。气学以“气”为核心概念。气学派代表主要有张载、罗钦顺与王夫之等。

【阅读链接】

刘宗周“慎独”之说与许孚远有很大的关系。许孚远,字孟仲,号敬庵。许孚远一生精研理学,聚徒讲学。他对王阳明“良知”之学推崇备至,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为王阳明正传上。

刘宗周拜许孚远为师时,问为学之要,许孚远告以“存天理,遏人欲”。刘宗周受许孚远的影响,从此“励志圣贤之学”,认为入道莫如敬,以整齐严肃人,“每有私意起,必痛加省克。”1604年,刘宗周北上京师赴选,路过德清,拜别许孚远,许孚远勉励他“为学不在虚知,要归实践”,刘宗周“为之猛省”。他一生对许非常推崇,曾说:“平生服膺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