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儒学思想的创新

荀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25到公元前235年,是继孟子之后,儒家另一代表性人物,对儒家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荀子名况,赵国人。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

齐国的国都临淄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大都会。在临淄城南有一座山叫稷山,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齐国都城面对稷山的那座城门便叫做稷门。

大约在战国齐桓公田午执政时,齐国在稷门之下,距离王宫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学宫,称为稷下学宫。

前来稷下学宫的士人,不分学派,也不论年纪,齐国都给予优待,锦衣玉食,车马迎送,并授予“上大夫”、“列大夫”等称号,让他们议论学术、探讨国事,肆意评议时政,而国君对他们的言论不予干涉。

齐国的这个举措,吸引了很多士人来到稷下学宫。士人中包括很多当时有名的学者,邹衍、淳于髡、孟子、鲁仲连等人都曾前往稷下学宫,他们或精于天文、地理,或长于政治、军事,或通于文学、言语,他们的到来,使齐国稷下成为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学术重镇。

当时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在齐襄王末年,也踏上了齐国的土地,来到稷下。此时的荀子,年已五十,有过长期的游学经历,其声名在当时已颇显赫。

荀子来到稷下时,田骈、邹衍等有名的学者都已去世,从声望以及学术造诣方面来讲,荀子都是当时学术的佼佼者,无出其右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学宫祭酒。学宫举行宴会时须先行祭祀,由一人主持祭祀,主持祭祀的人便是“祭酒”。能担任祭酒之职的,通常是公认的年长位尊的学术领袖。

荀子出身于儒家,尊崇孔子的传统,但是,他却广泛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同时对各个学派做出了深刻述评,也正由于此,荀子的儒学思想和孔子、孟子有很大的不同,他对子思、孟子一派儒家思想持批判态度。

荀子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他对于祈神求鬼以求得富贵之事和迷信习俗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天论》。

他在《天论》中指出:天星坠落、社木呜叫、日蚀月蚀、风雨不调等现象,人们不了解其原因而感到奇怪是正常的,但若畏惧这些现象则是没有必要的。对这些现象,荀子解释说: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意思是这些现象是天地的变动,阴阳的交替,事物变化的现象罢了,觉得奇怪可以,但对此感到畏惧,就没有必要了。

荀子认为最可怕的是“人妖”,统治者“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所造成的灾祸才是最可怕的。只要政治清明,人们不迷信,就是有了自然灾害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

荀子曾明确地说,天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圣王、暴君都与天无关。荀子的这个观点对于传统的天命观显然是巨大的冲击。

荀子的人性论与孔子不同,更与孟子截然相反。孔子只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明言人性本善,荀子却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性伪之分”,核心意思是人生来性恶。

如果说,孟子只是看到了在血缘关系中,父子、兄弟之间仁爱的一面,荀子则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的一面。

荀子和孟子对人性的思考有许多共同之处,二人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与后天的影响没有关系。荀子这样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虽然荀子强调性恶的一面,但他并没有说人性都是恶的,相反,他一再论述,人性中有非恶的一面。

荀子认为人性恶,在人身上表现出的善是后天所为,因此后天的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善。人在不断的后天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自己的理想。

荀子针对孟子“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后王”的主张。他认为,历史不断发展,先王之道渺茫,古代事情很难考察,只有后王制度和事迹明白可见,便于效法。

他强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新旧交替,人们应根据现实需要去对待历史,不要拘泥不化、一味复古。

在儒家思想中,礼是指社会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在孔孟思想体系中,礼和道德密不可分,这在孟子的思想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荀子从物与欲的矛盾入手,分析了由此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礼的形成根源追溯到人的经济生活,其中包含着重视现实生活的深刻见解。

关于礼的本质,荀子认为礼是一种区别等级、划分名分和职分的标准。

关于礼的作用。荀子指出,礼的根本作用就是“明分”,他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大意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在荀子看来,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指导个人的修身,也是国家政治的需要,统治者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的统治。礼制对于人、事、国有着重大意义。

荀子在继承儒家礼治基本精神的同时,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即将形成的历史趋势,对礼治思想做了较大改造与发展。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其学说对后代思想影响深远。他建立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思想体系,通过毕生的学术活动,为儒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旁注】

学宫 即现在所讲的学校。“学宫”一词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讲学的场所。其建筑群平面布局与孔庙形成的庙学建筑群类似。

田骈 战国时思想家,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他本学黄老,借道明法,曾讲学稷下,雄于辫才。他主张“齐万物以为首”,要求摆脱各自的是非利害,回到“明分”、“立公”的自然之理,从“不齐”中实现“齐”。

性相近、习相远 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法先王” “法先王”的思想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的一种政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尧、舜。孟子主张仁政与“王道”,其心目中的楷模就是古代圣王。

修身 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目的之一。儒家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阅读链接】

荀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但其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在他生前却很难推行。荀子曾去秦国,他对秦国的山川、风俗、吏治大加赞赏,但同时也指出其不注重儒家礼制的隐患。秦昭王志在天下,强调结果,对儒家的这一套礼乐制度不感兴趣,因此,他对荀子的建议不作理会。

荀子在游秦之后重返齐国稷下,当时齐国社会较为安定,呈现出复兴的转机。荀子向齐相田单进献强国之策。荀子指出,齐国虽复国,但还存在着一些隐患。荀子抨击时政,受到齐人的谗言,无奈之下,荀子只好离开稷下,前往楚国。在楚国,荀子虽然出任兰陵令,但后来也被免职,从此,再也没有出仕,以著书讲学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