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创立汉代新儒学

董仲舒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

“大一统”既然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那么封建王朝当然要遵循。这就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政治哲学的核心。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

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只有政治统一了才能长治久安。当时汉代的政治是统一了,但不稳固。统一思想成了大一统的关键。于是,董仲舒多次强调要用孔子儒学统一天下的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在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

在三次与汉武帝对策后,董仲舒被汉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刘非是武帝的哥哥,是个粗暴、蛮横的武夫。但因为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刘非对董仲舒非常尊重。

刘非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来辅助自己,以篡夺中央政权。但董仲舒是主张“大一统”的,因此,对于刘非的请求,他借古喻今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明确了解自己的道义准则而不贪图功劳。”暗示刘非不要称霸。

董仲舒借“天人感应”来说明对国家管理。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

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借用“天”来戒惧皇帝,限制皇权,使之自敛。他为什么要采用“天人感应”的形式来戒惧皇帝呢?因为,西汉时期社会科学水平低,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

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阶级专政,防止社会进一步动乱,防止农民起义。董仲舒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倡德治,革除秦朝时的弊政,进行“更化”。

董仲舒的“更化”思想,是以儒家的礼义仁德来限制对人民剥削,维持和巩固汉王朝统治阶级专政。他提出: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为主,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

董仲舒甚至把“德治”视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他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行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

结果奏章还没上,正巧朝廷大臣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又从事起教学活动,又教了十年的《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孙弘又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刘瑞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刘瑞对他还比较尊重。

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时间长了遭到不测,任职四年后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这次辞职也就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董仲舒暮年清心寡欲,只是埋头读书、著作,虽然辞去了官职,但朝廷有大事,还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后来,张汤把询问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为《春秋决狱》一书。

董仲舒虽然养病在家,但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他还常常就重大时政发表看法,上疏献计献策。当时关中农民不好种麦,他建议多种冬小麦,以避饥荒。还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建议限民占田,抑制土地兼并。

在临终之前,董仲舒还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铁官营的政策。

董仲舒总结了自己50余年治学的心得体会,加上对《春秋公羊》等的研究,写成了17卷82篇《春秋繁露》。

其中,说《春秋》的共有16篇,讲天道阴阳五行的三十二篇,其余为郊祀及其他内容。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它发挥“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说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仲舒把“四权”和“三纲五常”在书中做了归纳,在《基义》中用天地、阴阳之道论证了三纲,他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上天的意志。

他的“三纲五常”论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也是原生儒学的核心,因此,董仲舒一直被宋元明清许多朝代帝王所尊崇。

董仲舒从儒家思想出发,在书中表达了“仁义”的改良主张。在《仁义法》篇中,他解释“仁义”为“爱人”、“克己”。在《制度》篇中,他还指出土地兼并是社会等级破坏、农民贫困作乱的原因,还主张废除奴婢制。

儒学从产生之日起,它的内涵就时刻发生着变化。创始人孔子首创“仁学”,把人提到了哲学的高度进行论述。孟子把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仁政”学说,使儒家学说同齐家治国结合起来。

董仲舒则把儒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把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成为宇宙构成论体系,使儒家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落实。

董仲舒宇宙构成论体系的建立,是儒学神学化的重要标志。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开始演变成为一个兼综阴阳刑名之学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葬于长安西郊,据说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在历史上,董仲舒创造的新儒学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成为以后众多封建王朝理国治民的宗法性思想,同时也为下一时期魏晋玄学和宋明心性论做了理论上的充足准备。

【旁注】

经学 原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的经典,是一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我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五经 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经通常和四书合为一起说,是儒家经典著作的代表,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管仲 姬姓,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有“春秋第一相”之誉。

主父偃 汉武帝时大臣。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武帝顾问。他认为应该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因此向武帝建议,令诸侯不得私自分封子弟为侯,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

上疏 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书言事是儒臣规谏君主、实施伦理制衡的重要方式。臣民上书可以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等三类。“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的带有机密性文书。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玄学 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学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心性论 又称为心性之学,儒家关于心性的理论或学说。我国古代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我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对于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说明,是儒学内部派别分歧的重要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儒学内部派别划分的主要标志。

【阅读链接】

董仲舒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他的父亲董太公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休息一下。

第一年,花园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可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学孔子的《春秋》。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父母叫董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儒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