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至圣孔子与《论语》

在我国东周时期,周王室东迁后日益衰微,逐渐丧失了宗主地位,各个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开始了长期的兼并战争。

这期间,鲁国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规则,他决心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并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仁学”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孔子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他把“仁”运用到政治领域,就是重视人民,关心百姓的疾苦,就是“德治”。为了实践“仁”,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

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政治主张,孔子经过了长达15年在各诸侯国的游说。然而,由于当时各诸侯国都忙于争霸,并没有谁采纳他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

颠沛流离十几年后,年近70岁的孔子在并未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情况下,回到鲁国,专事讲学和历史文献的整理,并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抱负倾注于笔端,成为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开山鼻祖,开创了影响我国知识分子2000多年的儒家学派。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达40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72人。

孔子去世后,他的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书,书名叫《论语》,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西汉时流传有《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3种抄本。西汉末安昌侯张禹以《鲁论》为基础,合《鲁论》《齐论》为一,称《张侯论》。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被列为“七经”之一。

南宋时,著名思想家朱熹将《论语》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

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孔子提出仁德的标准,这就是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5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他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一部《论语》,将孔子及其门生有限生命融入到无尽历史中,创造了我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天不生仲尼,如万古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

[旁注]

克己复礼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孔子弟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儒商之祖。子贡利口巧辞,且有干济才。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6年,为孔子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

《论语》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作为一部涉及我国春秋时期人们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在许多篇章度谈到了做人,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巨大。

《礼记》 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后来这部书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阅读链接]

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国后,受到国君鲁哀公的召见。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认为,国君为政之要在于选臣,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解答。

孔子认为,国君为政在于执掌国家大事,而国家各方面的大事要靠各方面的大臣去办理,大臣选得好,国家就治理得好。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皆注重选用优秀的大臣,结果,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对于国君来说,选臣是至关重要的大事。鲁哀公对孔子的解答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