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者王充与《论衡》

那还是我国东汉时期的27年,在会稽上虞的一个王姓的贫苦人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父母给他取名叫王充。

王充的祖上曾经是西汉魏郡元城荣耀非凡的显达望族,王氏一门内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将军及各级官吏。但到了东汉时期,随着政权的转移,王充祖上丢掉了爵位和封地,由燕赵之地迁居秀水江南,成为以农桑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也从此走向衰落。

王充四五岁的时候,与他同龄的孩子都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却从来不去参与,从小就表现出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父亲王诵的重视,于是,王诵在王充6岁时便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在王充8岁时便把他送进小学读书。

当时,跟王充一起读书的学童有100多个人,这些学生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过老师的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从没被老师指责。

学会写字后,王充便告别了书馆,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专经学习和儒家道德的修习。没过多久,王充的父亲就去世了,失去父亲的少年王充,不但在学习上更加的用功,而且对母亲非常的孝顺。

王充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常常想尽办法向人借书看,以增加自己的知识。有一次,他到国都洛阳,经过书坊时他看到里面有很多他没读过的书,便忘了要办的事,在书坊一本接一本翻阅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坊老板对他说:“小伙子,你已经看了一天书了,到底要买哪一部?”

王充吃惊地抬起头来,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钱买书。”

书坊老板问道:“你既然没有钱,你来书坊干什么呢?”

王充说:“我来这里是想看些书。”

书坊老板讥讽他说:“你这么匆忙地一本接一本地翻阅,看得进去吗?”

王充自信地说:“当然看进去了,我不但看进去了,而且我还能背出来呢!”

书坊老板不信,说道:“如果你能背得出哪一部书的话,我就把这部书送给你;如果背不出,以后就不许再到我这里来白看书了,行吗?”

王充一口答应,接着,王充便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刚才看过的几部书从头到尾开始背出来。

书坊老板也是个有点学问的人,惊讶之余,马上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于是,把王充刚才翻过的几部书全部送给他了。

东汉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尚儒术。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汉光武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

在当时,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造,少年也王充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兰台学习。

兰台是东汉的皇家图书馆和国家史馆,在那里读书作文,皆由公家供应纸墨,条件优越,待遇优厚,因此时人称进入兰台为登蓬莱,世以为荣。

王充在太学学习期间非常勤奋,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读各种书,没过多久,他便把太学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读遍了。于是,王充便常常去街市的店铺里找书来读。由于家里穷,没钱买,他便经常在店铺里借书看。

王充读书十分认真,记忆力又强,一部新书,读过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记下来。因此,王充对各家各派的学说著作都非常熟悉。

在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蜡;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汉有个著名的经学家叫桓谭,其治学的特点是“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学者刘歆、扬雄“辨析疑异”,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汉光武皇帝面前冒着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由是多见排抵”。

王充对桓谭最为钦佩,他认为桓谭为汉世学术界断定是非,就像一个公正的执法官一样,并把桓谭称为“素丞相”,以配孔子“素王”,认为评定世间的事情,讨论世间疑难,没有一个学者比得上桓谭。受桓谭的影响,王充对神学迷信、俗说虚妄也深不以为然。

有一天,有人给王充他们讲故事,说春秋时期有个善良的楚惠王,这个楚惠王有次吃酸菜时,发现酸菜里有一只水蛭。如果他把这条水蛭挑出来的话,厨师就会因此被处死。楚惠王怜悯厨师,就不声不响地把水蛭和酸菜一起吞到肚里。到了晚上,楚惠王大便时,不但把水蛭排泄了出来,而且原来肚子疼的病也痊愈了。

王充听完这个故事,马上就批驳了这种说法,王充解释说:“因为人肚内的温度高,水蛭经受不住,热死了,所以被排泄出来。又因为楚惠王肚内有淤血,水蛭恰好吸血,在水蛭还没热死的时候,把他肚内的血都吸走了,所以楚惠王的病自然会好了。这是巧合,而不是‘善有善报’。”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仍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王充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为此特写了《论衡》一书。

为了写《论衡》,王充搜集的资料装满了几间屋子,房间的窗台上、书架上都放着写作的工具。在写作过程中,他闭门谢客,拒绝应酬,用了几年的功夫才写成。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也就是宣传科学和无神论,对迷信进行了批驳。

在《论衡》里,王充提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气”是一种统一的物质元素。“气”有“阴气”和“阳气”,有“有形”和“无形”,人、物的生都是“元气”的凝结,死灭则复归元气,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由“气”这个物质性的元素出发,《论衡》指出:“天乃玉石之类”的无知的东西,万物的生长是“自然之化”。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同一的充塞于宇宙中的气形成,而且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所以,“外若有为,内实自然”。而人与天地、万物不同的是“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之,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所以,人和五谷不是上天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气”的“自然之化”。

《论衡》不仅对当时的儒术进行了尖锐而猛烈地抨击,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

《论衡》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

《论衡》对后来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大学问家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旁注]

燕赵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太学 我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汉代太学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太学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鼓励学成通才的做法,对于今天改革大学教育仍然富有启发。

今文经学 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是我国古代儒学重要流派。今古文经学在文化上的意义是,开创帝国气象的政治与神学结合的知识活动,对于保存先秦典籍的文字训诂工作有重要贡献。

谶纬神学 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在西汉末年大兴,到东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谶纬中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此外,其中的“三纲”也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

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字君山,沛国相人。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桓谭的论著很受时人和后世学者重视。桓谭是两汉之际著名学者。桓谭治学,求知求实,追求真理,不唯命是从,不怕打击迫害,这种治学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士人学者学习。

无神论 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不相信一切鬼神或灵魂的存在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鬼神不存在的思想。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但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缘分等伪科学。无神论经常同反神论相混淆,前者是拒绝相信有神论,而后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阅读链接]

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建武年间的44年,年纪18岁,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加之汉光武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坛。

当时的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博学淹贯,号称大儒。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