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祖慧能与《肇论》

那还是我国东晋时期,古称长安一个张姓的贫苦人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少年时生计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他在抄书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并深受影响。

男孩对当时流行的《老子》、《庄子》两书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两本书是思想上追求玄微境界的重要的引路书,但又总感到这两本书不够尽善尽美。

男孩长大后,有一天他读了三国时吴国的佛经翻译家支谦翻译的宣扬大乘佛教信仰的《维摩诘经》后,非常喜欢,认为终于找到了精神解脱的最好意向。于是,这个有才的青年人便皈依了佛门,法号僧肇。佛教典籍《高僧传·僧肇传》中记载这件事时说:

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

僧肇成为佛教僧侣以后,“学善《方等》,兼通三藏。”深入研究佛教大乘经籍,通晓经、律、论3类佛教经典。在20岁时,他已经是名振潼关以西长安一带的知名佛教理论家了。

在当时,思想界、佛教界争论十分激烈,有的人竟千里负粮前来和僧肇抗辩,长安的“宿儒”和关外的“英彦”,都敌不过僧肇的犀利辩锋。

正当僧肇在佛教界显示才、崭露头角的时候,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了位于河西走廊的姑臧。于是,僧肇便千里迢迢,奔赴姑臧去拜鸠摩罗什为师,跟从受学,不遗余力,深得鸠摩罗什赏识。

后秦皇帝姚兴于401年派人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僧肇也随同前来。此后10多年间,姚兴大力支持鸠摩罗什从事佛经翻译,并命僧肇等人协助。

在鸠摩罗什主持下,僧肇和其他参加听讲的道友共800多人,译出佛教各种经论74部,384卷。鸠摩罗什主持翻译是一边讲解,一边翻译。有时僧肇就把鸠摩罗什的讲解加以整理,作为注释。

僧肇自出家后,通达当时的大乘方等经典以及其他佛教典籍,佛学基础已经相当深厚了,加上长期跟随鸠摩罗什学习,对鸠摩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领会极深,很有心得。

般若空宗教义的根本特征是认为宇宙的一切存在是性空的,主张用能够洞照性空的大智去观照性空之理。按照这种“空观”,僧肇深刻地意识到,不仅高唱“崇有”的唯物主义思潮是般若空宗的思想大敌,就是当时佛教内部的小乘思想直至对般若空宗不同理解的各学派,也都是不符合般若空宗的真谛的。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外来的般若思想因与老庄哲学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僧人都是玄学化的佛教学者,他们讲般若与老庄一起谈,在思想上基本不分彼此。

在当时,学者王弼注《老子》,僧人法汰、道安等谈般若,他们属于一个思想体系,都贵无贱有,而学者郭象、向秀注《庄子》,支遁谈般若,也是同一个思想体系,又都贵有贱无。僧肇认为这两派的主张都是偏执,都不符合佛教的本义。于是,他撰写论文,有针对性地就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问题发表重要见解。

僧肇所论述的对象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即“有”、“无”,“真”、“假”的问题。

僧肇通过对宇宙万物性空的分析,教人们通过修“智”的宗教实践,用佛教智慧去洞照性空之理,即直接就万物的假有看出它的本性空无,从而达到佛教信仰者向往的最高境界,求得人生的根本解脱。僧肇以流畅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般若空宗的基本思想,为此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僧肇还撰写了《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重要佛学论文。除了这篇论文外,僧肇还写了《维摩经注序》、《长阿含经序》和《百论序》3篇序文,之后又撰写了《鸠摩罗什法师诔》。

僧肇的论文是结合老庄的哲理,以《维摩》、《般若》、《三论》为宗,眉缘生无性,立处皆真的道理,畅谈体和用、动和静、有和无等问题。

僧肇去世后,有人将他的《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盘无名论》4篇论文合编为一书,取名《肇论》。

在《物不迁论》中,僧肇用“物之不迁”证得因果不灭,以因果不灭论说明三世因果的必然性和修行成佛的可能性。《不真空论》着重阐述般若性空思想,认为万事万物是由因缘合和而成,所以虽无而有,虽有而无,非有非无,总之为“空”。《般若无知论》着重论述佛教智慧的无知无相,而又无所不知,洞彻万物。《涅盘无名论》探讨的是有关涅盘的深意。

《肇论》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禅宗发展到唐代,其代表人物是六祖慧能。慧能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法性寺印宗法师在寺内讲《涅盘经》,一天讲“时有风吹幡动”时,问弟子们到底是什么在动,有的弟子说是风动,有的弟子说是幡动,为此,弟子们争论不休。这时,惠能说:

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法师听到竦然若惊,当得知惠能得黄梅弘忍大师的真传后,马上拜惠能为师。次年春,惠能离开法性寺,北上南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1000多人。在南寺,六祖惠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惠能到韶州开元寺即后更名为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言行记录能被称作“经”,而一个宗派祖师言行录也被称作“经”的,惠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时的713年,惠能圆寂于家乡新州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惠能真身迁回曹溪,供奉在灵照塔中。

惠能在生前就深得朝廷的恩宠,唐代女皇武则天曾于696年为“表朕之精诚”,特地遣中书舍人赐给惠能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等礼物。武则天的诏书表达了对惠能十分尊崇的心情:

恨不赴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

惠能去世后,唐宪宗追谥惠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宋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后宋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唐朝文学大家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先后为惠能撰写过长篇碑文,以记述他的事迹。

唐玄宗时在河南滑台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辩倒了神秀的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我国禅宗正统。

[旁注]

大乘佛教 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词汇出于大唐,意思大国佛教。区别于小乘是经文是否翻译为汉文。大乘佛教则专指汉传佛教,并与南传、藏传组成的三大语系。清代把汉文翻译成其他文字的经典统称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众生,把将众生在苦难中解救出来。

宿儒 指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也指书读得很多的老学者。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河西走廊 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间,南山即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山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

般若 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

涅盘 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而只有到达涅盘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圆寂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去世为圆寂。所谓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

无遮大会 指佛教定期举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斋会,又称无碍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我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每5年举行一次。印度无遮大会12年一次。

[阅读链接]

六祖惠能圆寂后,新州、韶州、广州、端州等地的善信都想争迎六祖惠能的真身回去供奉,最后有人提议焚香的办法听取神喻。结果香烛点燃后轻烟北飘,直指曹溪。新州的官员、僧尼、百姓因留不住六祖惠能的真身而恸哭,心有不甘。当晚,国恩寺的和尚都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六祖惠能坐在蒲团上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悲伤,我是身在宝林心在家。”

新州的官员、僧俗依依不舍地恭送六祖惠能真身,以及袈裟圣钵到韶州曹溪。法海、神会等一齐护送,半个月后,六祖惠能真身回到他生活了37年的弘法道场宝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