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杂家吕不韦与刘安

那是在战国末期,有个叫吕不韦的大商人,是卫国濮阳人。他常年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了千金的家产。

后来,吕不韦被秦庄襄王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将河南洛阳10万户作为他的食邑。秦庄襄王去世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多,越能表示名士的声誉高。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也应该招贤纳士。于是,他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最后竟聚集了3000门客。

当时各国名士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吕不韦不甘人后,令命门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于秦始皇统一前夕成书。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一部杂家名著。全书共分12卷,160篇,20余万字。它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有机结合起来。

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王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吕氏春秋》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在我国古代杂家及其著作中,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主持门客所著的《淮南子》,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嫡孙,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被封为淮南王后,潜心治国安邦,刘安的制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除了潜心治国外,喜欢读书的刘安还爱贤若渴,礼贤下士,并“招至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当时淮南国都寿春很快便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在刘安的主持下,众门客遂著成《淮南子》。

据说,刘安为人好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因此不惜重金,广泛招请江湖方术之士炼丹修身。一天有8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登门求见,门吏见是8个老者,认为他们不会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不予通报。八公见此哈哈大笑,遂变化成8个梳着角髻式发髻、面如桃花的少年。门吏大惊,急忙禀告淮南王。刘安一听,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八公又变回老者。

恭请八公入内上坐后,刘安拜问他们姓名。原来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八公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本领:画地为河、撮土成山、摆布蛟龙、驱使鬼神、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刘安看罢大喜,立刻拜八公为师,一同在都城北门外的山中苦心修炼长生不老仙丹。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

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

八公中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于是,刘安就让人把没喝完的豆浆全部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不一会儿,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连呼“离奇、离奇”,人们便把这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称着“离奇”或“黎祁”,即后来的八公山豆腐。

后来,仙丹炼成,刘安依八公所言,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有的鸡犬舔食了炼丹炉中剩余的丹药,也都跟着升天而去,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神话的由来。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杂家著作。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20余万字。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此外还有诗歌和赋等,包括《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以及《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

《淮南子》全书内容庞杂,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

《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儒、法、阴阳五行等多家思想,同时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旁注]

食邑 我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我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盛行于周。分封以宗法制度为依据,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食邑原为世袭。

淮南王 我国古代王爵封号名,以此命名的人物有:汉代的英布、刘安、刘长、刘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邕、司马允、刘冲、石昭、符生、刘讳、刘子孟、直勒它、高仁光、陈叔彪、托跋他、托跋世遵、托跋宣洪;隋唐时期的李锷、李茂等。淮南位于安徽中北部,淮河之滨。

发髻 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我国古代发式种类繁多,其中流行最为久远,也最为普遍的要算“披发”、“辫发”和“盘发”了。直至现代,这三种发式,仍颇为流行。

炼丹 道教主要道术之一,是近代化学物理前驱。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其后将人体拟作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称为内丹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有: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南朝梁炼丹家陶弘景,唐代“药王”孙思邈。

八公山 位于安徽淮南与寿县古城交界处,是著名的文化圣地,汉文化重镇。这里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当时曾集中了大量国内一流知识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豆腐的发源地,公认淮南王刘安及八公为豆腐发明人。

赋 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诗和赋的区别在于,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但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

[阅读链接]

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为了精益求精,同时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如此以来,《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