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王阳明与《阳明全书》

那是明代的时候,浙江绍兴府余姚一个书香门第家里涎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在出生前夕其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这孩子刚好出生,于是,其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

王云到了5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从他们家门前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高僧的意思是说,他的名字“云”字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王云的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绝少开口说话了。

王阳明十一二岁念书时,有一次,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是读书获取科举名第。”王阳明反对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而是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王阳明尽管有做圣贤的意识,但他在年少时代起时并不循规蹈矩,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

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龙场位于贵阳西北70里,归修文县治。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里,王阳明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在这次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在获得突破性认识的基础上,创立了一门学说,也就是“心学”。他决定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心学思想。54岁那年,他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进一步宣讲他的心学。

后来,王阳明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阳明全书》。

《阳明全书》也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先生全集》等,是王阳明的著作集,共38卷。

《阳明全书》收入的王阳明的著述原本皆各自单行,明隆庆年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将各书合刻,并仿《朱子全书》之例,名之为《王文成公全书》,成为汇辑王阳明生平著述及有关资料的全本,对研究王阳明思想、学术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旁注]

塾师 旧时私塾的老师。历代塾师大部分来自那些读书不多,或参加科举屡遭失败的读书人。另一部分是获得一定功名,但未能进入官场,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罢,或自行退出官场,或退休回乡的读书人。他们用所获知识谋生,叫“舌耕”,被社会公认是一种清白而崇高的职业。

宦官 是我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人、奄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心学 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巡按 古代官职,始于唐天宝年间,当时朝廷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明永乐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又称按台。巡按御史品级虽低,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阅读链接]

王阳明为了践行儒家的“格物致知”,决心先实践一番。他的书房前有一片竹林,于是决定先“格”这竹子。他走到竹林,一屁股坐在竹子前面,眼睛盯紧一棵竹子,“格”了起来,但是他还是无法领悟。这时,旁边过来一位隐士,王阳明赶忙请教。

隐士哈哈一笑:“格竹子很简单,你拿尺子格,可得竹子的高度;你拿秤秤,可得竹子的重量。天有天道,物有物理。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说罢,袍袖一挥,飘然离去。王阳明如醍醐灌顶,顿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