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不舍的折柳相赠

我国民俗文化中,有各具特色的代表性负载物,柳就是其中之一。柳在漫长的文化进程中,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渐渐形成了送别文化和高洁文化。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对于古人来说,别离更是人生的一大悲事。因为古时交通不便,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此刻和自己告别的那个人,还能不能再见到一面。

汉代发展出一种“折柳送别”的习俗。这大概是因为古代长安人送别时往往必经灞桥的缘故。灞桥多柳,柳又与“留”谐音,再加上《诗经》中杨柳依依不舍之情萦绕在人们心头,古人就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意,从而发展成了我国独特的折柳送别的文化,且历代不衰。

面对分别和伤感,才华横溢的是人们往往出口成章,用忧伤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普通百姓或娇羞的女孩们,则会默默折下一串柳叶赠给对方,取柳叶名称的“留”意,希望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

男子在故友之间相送也会折柳赠送。有的时候,柳叶表达的不仅仅是依依惜别的心情,还有着希望对方像柳树一样,即使流落到异乡也能生根发芽,心情如意。

更有人在异乡想起已故或分别两地的亲友时,自知相见无望,就去这一串柳叶,静静怀念当年分别,两人相送时对方的音容笑貌。斯人已去,剩下的只有柳枝和满满的回忆。

“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意思是说,昔日我离去的时候,杨柳还是垂然娇媚的样子。如今我归来,却只剩空冷的雨雪了啊。这短短16个字,刻骨的离愁跃然纸上。

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鼓角横吹曲》中也有《折杨柳枝》,歌词是: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杨柳就像一把温柔的刀,细细弱弱,和和气气,初看时,满眼只是它柔嫩的绿和垂头的温和姿态,像是客客气气地在和百花鞠躬。满树的柳叶更是柔美,让人想起美人的眉梢。

在人们的意识里,柳树蕴含着满满的回忆。看着它长长的枝叶,不禁让人想起昔日时,自己为故人折柳的景象。

当时折下的那长长一串,柳树早已经长出来了。过了这么久时间,不知故人身在何方,现状如何,过着怎样的日子呢?于是,赏景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回忆和挂念惹人满脸泪痕。

唐代的王昌龄是边塞诗人,作为诗人,他总能敏捷地捕捉到世人的每一点微妙情绪。而多愁善感的王昌龄,更是以柳为对象,抒发离愁之苦。柳叶对王昌龄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王昌龄不仅见惯了柳叶,还能从带着柳叶的离人身上,思及送别者的惆怅心情,以至于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王昌龄写过一首《闺怨》的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描述的是:刚刚新婚后不久的小妻子,到底还是年轻,未曾历经人世沧桑的她似乎每天都满心愉快,无忧无虑。春天到了,爱美的她细心打扮登上翠楼,无忧无虑地赏着春景,满心欢喜。

突然间,她瞥见了街边的杨柳。那柔嫩又熟悉的青绿色勾起了她的回忆。这正是昔日她泪眼婆娑折给丈夫杨柳枝的那棵杨柳啊!

睹物思人,如今的他身在哪里,境况如何呢?悔不该要求他觅取封侯啊,如果他没有远离,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世间离别是常事,但此刻能寄托自己心意的,也只有街边这棵杨柳了。

在春秋时期,鲁国便出了一个被孟子称作圣人的柳下惠,他也是柳姓的始祖。柳下惠名获,字禽,去世后被谥号为“惠”,因此被称为柳下惠。《孟子》中提到柳下惠,并引用他的话:

柳下惠不羞君,不卑小官;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可见,柳下惠以其高洁的品质取得了人们的广泛信任,后人也因而以爱柳来表达自己对高洁操守与纯正品格的追求。

柳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表征物,在东晋的陶潜那里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他以堂前的五棵柳树自命,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喻不慕名利、忘怀得失的高洁品质。世人也因此称他为“五柳先生”。

陶潜的《五柳先生传》,使柳的高洁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了准确的定位,成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品格之象征。

我国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关于柳的典故和传说。

在汉代,因军纪严明,战功突出,深得汉文帝刮目相看的名将周亚夫曾屯军细柳营,后来“细柳营”因此成为军营的别称。这一别称在后人的诗词中广泛应用,如王维的《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隋炀帝开凿运河时,沿汴河修建隋堤,并在运河两岸及堤坝上大量种植柳树。古代传奇小说《炀帝开河记》中有如下精彩的描写:

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船之人,护其荫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这虽然属小说家言,不过,纵观史实,把柳树栽植在运河岸上,还是可信的。

在古代,柳是诗词中最常见的静物之一。虽然在隋代之前,柳已经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但是,柳在诗词中的普及却是在隋唐以后。

唐代是诗词繁荣的时代,咏柳的诗也非常之多,以柳起兴的诗就更多了,这也是我国柳文化的一个特点。唐代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这是写柳与离别的一首上乘佳作。还有唐代诗人王之涣有送别诗句“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这里的杨柳指的就是垂柳,而且也可以看出,当时折柳送别是如此之流行,以致柳自己都感慨地说人间别离多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更是尽人皆知了,后代竟谱成《渭城曲》而在民间广泛流唱。

当然,作为春天植物最明显的季相之一的“柳条吐翠”,自然是人们最常见的吟咏对象。其中吟咏柳的优美姿态和无限春光的代表性作品,当属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了,诗写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高超的描写技巧和丰富想象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代白居易还将柳作为其新乐府的题名,作杂曲歌辞《杨柳枝》,引起一时风气,后人多相附和。诗写道: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代刘禹锡也作《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后来,“杨柳枝”一词竟同诗体“竹枝词”一样,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题材和形式。

[旁注]

《诗经》 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共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其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它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乐府 汉族民歌音乐。乐府最初始于秦代,至汉代时沿用了秦代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鞭 我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一般所说的辫子,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边塞诗人 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的产生,是因为不少文人到边塞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或者有些文人向往边塞风光和塞外生活。他们多描写边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我国著名的边塞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曾参等人。

七绝 也就是七言绝句,是我国古代文体的一种。七绝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各两种,一是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是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三是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四是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雄辩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学说上推崇孔子。

谥号 我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的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大臣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陶潜(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王维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炀帝开河记》 宋代传奇小说,著者不详。鲁迅推定是北宋人所作。是第一篇以隋炀帝修运河为主题的奇文,但学界鲜有对其文本做具体研究。它虽非佳作,但颇有古小说风味,对前朝文学经验有借鉴也有发展,其中不少情节成为后世小说和演义的素材来源。

杂曲歌辞 杂曲是乐府的一种,它本是一些散失了或残存下来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加以整理。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形式上也不合音律。与五言古诗相接近。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唐代。著名作品如《羽林郎》、《焦仲卿妻》等。

[阅读链接]

根据《聊斋》的记载,古时候的沂水蝗虫为虐,沂水县令非常着急,却毫无办法。一天晚上,县令梦到一个穿青衣的男子对他说:你明天去路上等,有个穿红衣骑驴的女人就是蝗神,快去求她。

第二天,县令果真看见这样一个女人,就苦苦哀求。蝗神很烦,就生气地骂了一句:“柳树精真是多管闲事,要他好看!”结果,从那天起,当地的蝗虫只吃柳树,不吃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