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品格——梧桐

梧桐树又叫青桐,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气势昂扬,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树皮平滑翠绿,树叶浓密,从干到枝,一片葱郁,显得清雅洁净。梧桐既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更具有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文化内涵。

梧桐于己,凤凰“非梧桐不栖”,养成了它超越自我的高洁品行;于他人如凤凰那样“拔毛御风雪,抠眼变神灯”,体现为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于社会则如凤凰生前能“光融天下”,死后化为火鸟一样,燃烧自己,光耀人间。

树木中的佼佼者梧桐

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为人们所看重。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有古话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因此古代的殷实之家,常有人在院子里栽种梧桐,不但因为梧桐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相传伏羲创制的第一把古琴就是用的梧桐木。因为他发现,凤凰“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的高贵了。

在著名的《诗经》里,也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其中《大雅》里有一首诗写道: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奉奉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奉奉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

南方有鸟,其名为宛雏,子知之乎?夫宛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在这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宛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一路上从不轻易休息落下,只落在梧桐树上。

用梧桐制作出的古琴也被古人格外看重,还设立了六忌七不弹的标准。这六忌是,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从梧桐古琴的“六忌七不弹”来看,无论是焚香、净身还是整衣冠,无非是使人通过做这些事保持一个谦恭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而人进入这样的思虑空明状态,才可以和古琴背后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为一。

古人信奉伏羲用梧桐木制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北宋林学家陈翥在《桐谱》中分析说:

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晒而不折裂,雨溅污泥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旧矣。

梧桐具有如此多的优点,能制作出好古琴也就不足为奇了。就连我国的四大名琴之中,也有一把是与梧桐有着极深的渊源。根据我国纪传体史书《后汉书》的记载:

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

蔡邕在吴地遇到有人以桐木烧火煮饭,深通韵律的蔡邕听到桐木燃烧爆裂之声非同凡响,断定是良木,于是将这段桐木抢救出来,制成琴,其音果然妙不可言,因其尾部已被烧焦,所以称为“焦尾”。

古人还将梧桐视为灵树,认为它是能通晓天意的神树,有预言世间变迁的能力。宋代连环图《瑞应图》里说:“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相反,如果“梧桐不生,则九州异主。”

我国园艺学专著《花镜》说:

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毕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古人深受“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季节的变化乃至生命的终结。这样一来,以梧桐或死或叶落来象征零落这一文化内蕴也就不足为怪了。

[旁注]

凤凰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瑞鸟,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传说凤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凤象征美好与和平,比喻有圣德的人,是吉瑞的象征,也是皇后的代称。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庄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同时也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因此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惠子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

古琴 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冠 我国古代时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有冕冠、通天冠、长冠、进贤冠、武冠和法冠等等。冠服制度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官职、身份和等级,或通过不同的冠帽来表达不同场合的礼节和仪式。

焚香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古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

《后汉书》 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花镜》 我国较早的园艺学专著,阐述了花卉栽培及园林动物养殖的知识。《花镜》成书于1688年,作者陈淏子,全书6卷,约11万字。卷一栽花月历,卷二栽培总论。卷三至卷五分别为花木类考、藤蔓类考、花草类考,实际为栽培各论,卷六附禽兽鳞虫类考,略述45种观赏动物的饲养管理法。

闰月 我国古代一种传统历法置闰方式。闰月特指汉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时曾采用过19年置7闰,后来采用无中气月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阅读链接]

制琴的梧桐材料自古有这几种:泡桐,材色浅白,三五年即可成材,木质疏松,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但有经验的斫琴师会选择树龄较长的桐木,选好密度合适树段,也是制琴良材。

白桐也是多部古代文献记载的制琴良材。椅桐,传统制琴良材。青桐,材色浅,木质细密坚实韧性较好,树龄较长、自然风化时间百年以上者为较好制琴材料,百年以内的新青桐不宜制琴,音色透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