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戴柳的习俗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妃子,她的美貌和头脑不仅彻底迷住了晋献公,还使晋献公处死了太子申生,并流放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
重耳流亡在各国,吃了很多苦。由于了解骊姬的为人,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好隐藏踪迹,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艰难。幸运的是,跟随着重耳逃亡的,还有很多赤胆忠心的谋臣和随从,介推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重耳在被流放,只好匆忙上路,连盘缠都没有带足。重耳游走在各国间,希望得到某国国君的支持,得以回晋国夺回王位。
重耳一行人自翟国往东,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卫国境内,没想到卫文公一时糊涂,对重耳没有兴趣,重耳没有得到卫国的一丝援助。
在离开卫国的途中,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仅有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
在卫国五鹿,重耳终于忍不住了,放下架子,向一个农夫乞讨。可是一个普通农民又有多少粮食去施舍给重耳等十几人呢?
农夫从地上拾起土块,调侃重耳:“这个,你拿去吃吧!”重耳饥饿难耐,近乎绝望,见农夫这样奚落自己,气愤地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
这时,跟随重耳一起出逃的狐偃赶忙阻止了重耳,他说:“这是上天要赐给我们土地啊!说明我们复国在望。”并且向农夫磕了个头,接过土块,装在车上走了。
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得到了秦穆公的援助,终于返回晋国,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后来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感恩于当年与自己同甘共苦的臣子们,对随从们大加赏赐,但却遗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原本是个低调的人。他一贯忠心耿耿,认为自己追随君主是本分,没必要邀功请赏。同时,介子推还十分轻视那些追随晋文公后还追逐荣华富贵的谋臣们。
战国杂家代表名著《吕氏春秋》里记载道,介子推曾作一首诗以明志: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后来,介子推就和他诗中“死于中野”的蛇一样,默默地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他将介子推的行为都看在眼里,很为介子推鸣不平。在介子推走后,解张还特意写了一首隐喻诗挂到城门上,提醒晋文公不要忘记介子推的旧恩,诗写道:
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
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
晋文公看到这首隐喻诗后,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都请不来介子推。
晋文公亲自来到介子推家,却发现大门紧闭,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连忙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却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一起,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可谁知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到熄灭后,终究也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晋文公又让将士们上山搜,最后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去世了。
晋文公没想到介子推为表明气节居然甘愿献出生命,感慨和内疚之下,他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
这时,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他暗自决定,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临下山时,晋文公带回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在介子推一周年之祭,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小心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总是把介子推的血书放在衣袖里,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当初提出的戴柳也得以流传和发扬,渐渐成为了一种风俗。
在我国民俗中,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的,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的,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南宋时,戴柳就是孩子成年的标志。记载民俗的著作《梦粱录》里说:
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盼红颜永驻。这样一来,青青的春柳,又有了象征青春之义。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明代学者田汝成所著的散文集《西湖游览志余》里记载道:
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
清代女诗人杨韫华曾作诗《山塘擢歌》说: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此外,各地的民间谚语也有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戴柳被人们认为有辟邪的功用。
[旁注]
春秋 是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时间段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也有说法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晋献公 姬姓,赵氏,名诡诸。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太子 又叫皇太子,储君的一种,是我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
秦穆公 嬴姓,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共39年,谥号穆。秦穆公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
杂家 我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
《吕氏春秋》 也叫《吕览》,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杂家代表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我国的前夕。此著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融合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龙 我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最神异的祥瑞之兽,是华夏民族的代表,代表着帝王,也是我国的象征。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可以呼风唤雨,上天入地。龙也代表着兴旺、胜利和吉祥。
御林军 也叫禁卫、亲卫、近卫或禁军,是我国古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禁军在古代是一个国家之中最为精锐和善战的军队,分为马军、步军和弓军3科,每一科分别设置教头,之上又设置有总教头。
九泉 古人从打井的经验中获知:当掘到地下深处时,就会有泉源。地下水从黄土里渗出来,常带有黄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做“黄泉”。古时有种迷信,认为人死后要到“阴曹地府”去,那里在很深的地下,于是就把“九”字和“泉”字相搭配,成为“九泉”。
祠堂 指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在我国古代,家族观念是相当深刻的,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晋文公 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南宋 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南宋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梦粱录》 宋代吴自牧著,共20卷,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载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风俗等,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
《西湖游览志余》 明代学者田汝成在编辑《西湖游览志》过程中搜集的一些超出西湖范围的材料,加以整理而成的散文集,共26卷,内容还以记述杭州之事居多。此书不同于《西湖游览志》的另一点是,它从以记山川地理为主转移到以记载掌故轶闻作中心,所以比《西湖游览志》含有更多的文学资料。
[阅读链接]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古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古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3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可见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