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荒谬与人的选择——存在主义小说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

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 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流派: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尔瓦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和加缪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 的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萨特强调人有选择的绝对自由,包括个人反抗一切的自由。而且这种选择,不需要什么道德标准,不必考虑行为的动机和效果,只要凭借个人的意愿行事。

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和哲学思辩。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他们认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环境中, 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选择自己的本质。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 人物的典型化退居次要的地位。

在文学创作中,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认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这种三位一体的观点,对欧美青年一代作家产生过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