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底蕴——厚重历史

三晋地区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河南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形成明显的地缘优势,其自古农牧交错,贸易发达,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发生了大动荡,处于动荡中的三晋地区风雨飘摇,出现了诸多复杂的情况。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适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尤以法家的革新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革新运动的影响超出了三晋地区,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格局。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促进了国家的富强和兴盛;晋商勇敢走出家园,创造了称雄百年的商业帝国,这都是三晋人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追求进步的表现。

特殊地缘环境与民族融合

山西表里山河,拥有特殊的地缘环境,这是其他地区不能企及的。山西向东越过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毗连,西面隔河与陕北高原相望,北以外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南隔黄河与河南为邻。

境内地形高低悬殊,东部地区多为山地,中部地区为盆地,西部地区为高原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山西境内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和上党盆地6个大盆地相间,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山地、丘陵分散其间。黄河从西部和南部流过,形成天堑。

山西是西域和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关隘和要冲,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中原统治者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前沿阵地和防御屏障。

山西地势险要,四山环抱,背负大西北。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说:“东则太行为之屏障;西则大河为之襟带;北则阴山、大漠为之外蔽,而句注、雁门为之内险;南则首阳、砥柱、析城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之于山西也。”

山西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彰显,历朝历代重视山西的程度,可想而知。

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山西始终与京畿之地为临。其东、南、西分布着历朝历代的都城,北京、安阳、开封、洛阳、西安等古都环绕,奴隶社会君主、封建社会领主的意志、治国政策等,首当其冲地影响着山西,中央集权的统治力,直接干预到山西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

山西经济发达、科学先进,一直是都城的粮仓和交通要道,也是战争物资的重要储藏地。山西北部与草原游牧民族相邻,是历史上从秦汉以来主要屯兵把守的地方,也是中原文化向游牧文化传播、辐射,或者是草原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渗透的前沿阵地。

山西北部和西北部处于农牧边缘地带。对山西农业牧业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农牧边缘地带,是指以农牧分界线为轴,分别向农区和牧区有不同程度纵深的这一带状地区。

其在地域上,处在传统农牧两大区的接壤地带,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承担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牧经济间的交流是恒久的。

双方的生产技艺、作物品种等以边缘地带为桥梁,绵延不绝地互通有无,深刻作用于各自的经济结构,这种作用明显地反映在农牧边缘地带的经济体系之中。

农区的生产技艺,如金属冶炼之法、水利之法、育蚕织丝、先进的生产经营制度等,牧区先进的畜牧业养殖技术等,在农牧边缘地带广为流传。

山西这种特殊的地缘环境也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契机和奠定了基础,山西成为天然的民族熔炉。山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混合聚居的地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族与游牧民族虽有过征战和对抗,但更深远的却是彼此和睦共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直至以汉族为主,融为一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山西文化。

山西发达的商业贸易,也进一步促进了山西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山西民族融合,首创民族和平共处的是春秋时的晋国。

“戎”和“狄”是西周时期对周王朝西北部游牧部落的泛称,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其中一部分在吕梁山区沿黄河一线乃至忻州和雁北地区,另一部分在吕梁山区到商王畿的广大过渡地带,有的还活动在晋东南、晋中和晋北太行山麓。

战国时期,三晋与戎狄各部长期生活在一个大区域内,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晋文化和戎狄文化的融合突出表现在经济上,三晋时经济主要为农耕经济,在农业林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而戎狄多居山区高原,长期从事畜牧业,对各种畜类的牧养具有丰富的经验。

晋文化和戎狄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戎狄部落学会了农耕和定居生活,而晋人则掌握了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的技术。

此外,晋人的文字、青铜冶炼技术、制陶和修筑房屋,都逐渐为戎狄人所接受,而戎狄人的骑马和制作刀具的技术也被晋人所吸收。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及其后裔对山西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齐高氏经营晋阳,致使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使这一地区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居住区,这就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

隋唐时期,民族交往频繁,一些少数民族部众定居于山西地区。唐末,少数民族迁居河东道地区,出现了一个高峰。

以后历朝历代中,这种民族迁居都程度不一地存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综合性文化得到了加强和扩展。

[旁注]

表里山河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最早用于形容晋国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外长城 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长城,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由东、西两段连接而成,东段称”光禄塞”或”塞外列城”,西段称”居延塞”。居延塞和光禄塞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统称成”外城”。

《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撰写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该书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该书为被誉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安阳 简称殷、邺,位于河南最北部,七朝古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500多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我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开封 古称大梁、汴梁、东京、汴京,位于河南东部,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周、宋、金等7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西汉时夏朝、大齐和后宋也定都于此,又称十朝古都。

鲜卑族 古代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鲜卑族起源于东胡,在秦汉之际,退保鲜卑山,以山为号。东汉时期,占据蒙古草原,逐渐强盛。隋唐以后,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逐渐衰弱,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阅读链接]

晋与戎狄各部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先期晋国采取“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策略,这个政策为三晋地区的民族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这个政策发展为“和戎”政策。提出这个“和戎”政策的是中军司马魏绛。当晋悼公要征伐晋北部戎狄部落时,中军司马魏绛反对征伐,主张和戎。

他说和戎有五利:一可利用戎狄重财货、轻土地的习俗,赏与货物获其土地;二可使边境人民在和平环境下发展农业生产;三可联合戎狄,以壮大晋国在各诸侯中的国威;四可使军队得以休整,保存晋国的实力;五可以德感化,远近相安。

晋悼公听后,采纳了魏绛的意见,使晋国与戎狄和平共处,维护了晋国和戎狄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