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摇篮——史前时代

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他们分晋各立为国,称为“三晋”。

位置在后来的山西及河南中部、北部及河北南部、中部地区。因三晋之地大部分在山西,因此后世别称山西为三晋。

三晋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经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崎峪文化,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呈现了旧石器时期原始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夏王朝也诞生在这里。

西侯度和匼河村文化

西侯度村位于山西西南部中条山西南麓,南距芮城风陵渡约10千米,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从西侯度的西侧和南侧流过。

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成为人类优良的栖息地,约180万年前后,原始人类就繁衍生息在这里。西侯度文化遗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其位于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

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约一米厚的交错砂层中,砂层夹在早更新世的砂砾层之内。砂砾层上面覆盖着中更新世的红色土,再上为晚更新世的黄土层。

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

在动物化石中,有一个保存两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它的左角靠近角节的主枝上,有一个横断面底部较窄的沟槽,其上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右角也有刮削痕。

这表明,当时人们可能已制作骨器。化石中还有一些颜色呈黑、灰和灰绿色的鹿角、马牙和动物肋骨,说明西侯度人已经学会取火,开始食熟食了。

遗址中的石器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其中最大的石核为一件重达8300克的石片状石核,最小的则是仅有33克重的漏斗状石核。

三棱尖状器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用巨厚石片制成,从平坦的一面向背面加工,使背部成棱脊或高背状。

西侯度人制造、使用的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刮削器可以用来刮削木棒、割剥兽皮;砍斫器主要用于砍伐,大型的砍斫器可以砍伐树木;三棱大尖状器是用来挖掘的工具,可以用来挖掘可以食用的植物块根。

西侯度人制造石器是用直接打击法从石材上获得石片的,有采用手持石头打击另一石材的锤击法;有手持石材向一石砧碰击以产生石片的碰击法,有用石锤砸击地面上放着石材的砸击法。

他们对于打击下来的石片,有的还进行第二步加工。加工的方法大多是向一面一个方向打击,称为单面打击法,很少采用向石片两面打击的交互打击法。

他们对石片的第二步加工,并不在石片薄的地方,而是在石片的厚部,这说明,他们已不是简单地利用石片劈裂的薄处为刃部,而是有目的的加工某一部分,以供使用。

继西侯度文化之后,匼河文化是三晋另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地质时代约为60万至7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

匼河文化主要分布于山西芮城县匼河村一带,而匼河村的位置大致处于风陵渡和西侯度之间,在西侯度以南,较西侯度村更靠近黄河拐角处。

匼河遗址由11个地点组成,它们分布在中条山西南麓的黄河左岸,南北伸延13.5千米。匼河一带冲沟发育,地层出露好,文化遗物埋藏在中更新世红色土及其以下的砂砾层或泥灰岩之中。

匼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工具,从用途来分共有五类,即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前三类,在西侯度文化中已经出现,石球在陕西蓝田文化中也已经出现,而小尖状器则是匼河人的发明,是匼河文化中比较精致的石器,可以用来割剥兽皮。

砍斫器数量较多,有“单面刃”和“两面刃”两种,加工比较粗糙,由于长期使用和反复修整,刃部片疤重叠。

匼河遗址发现的石器,也是以石片石器为主,在打割石片时,使用了锤击法、碰砧法和投击法。用锤击法打制石片,多以砾石平面作台面,也有特意打制台面或利用石片疤作台面的,这是匼河人的一项新创造。

用碰砧法和投击法产生的石片宽而厚,形状多不规整,一些砍斫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就是用这类石片加工成的。石核有用锤击法产生的和碰砧法产生的两种。石核上常常保留大部分砾石面,石片疤一般宽大于长。

对于打击下来的石片,只要有锋利的边缘,就不再进行加工而直接使用,大的用于砍斫,小的用于刮削,不能直接使用的石片,再用石锤进行加工,提高了石片的利用率。匼河人使用的石器的加工较为精细,也更适用于割剥兽皮。

与石制品一同的还有一小块烧骨,这表明匼河人也开始了用火的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匼河文化是从西侯度文化和蓝田文化发展起来,其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匼河文化遗址动物化石多为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不但有肿骨大角鹿、扁角鹿、德氏水牛、三门马等华北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还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三趾马和师氏剑齿象。

这些动物的共存,表明当时匼河一带有茂密的森林;鹿、马等食草动物的存在,说明附近还有开阔的草地;从水牛等动物判断,附近还有湖泊、沼泽和河流。

水牛和象喜欢温暖和湿润环境,而披毛犀喜欢干燥和凉爽环境,它们的同时存在,说明当时基本上属于温带气候。

匼河人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使用挖掘工具三棱大尖状器和投掷武器石球,表明其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经济生活。

匼河文化与蓝田猿人文化和丁村文化较为接近,可以认为匼河文化上承蓝田猿人文化,并发展为旧石器中期的丁村文化。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旁注]

丽牛 生活在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亚欧大陆的原始牛科动物,相对其他牛科动物,丽牛体型较为纤细,矮小,角细长而成扁柱状,雌性则没有角,在草原上群居生活。其中最大的种类可能是我国的粗壮丽牛。

麋鹿 又名“四不像”,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纳玛象 古菱齿象的类群之一,也是更新世晚期分布于华北地区的萨拉乌苏动物群中重要的化石代表。纳玛象身材较为高大,拥有较高的头骨,额骨平宽,象牙较直且向上方内部弯曲,一般象牙长度可达3到4米,臼齿是高齿冠,适合咀嚼坚硬的植物。

蓝田文化 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一种人类文化,又叫蓝田猿人文化,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除发现蓝田猿人化石外,同时还发现一批打制石器,主要有单面加工为主的大尖状器、三门峡厚重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击的多边砍砸器、小型单边砍砸器、刮削器以及有使用痕迹的石片和石器等。

肿骨大角鹿 简称肿骨鹿,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鹿科的一种。头骨粗壮,下颌有明显肿厚现象。角甚粗壮,眉枝垂直扁平,主枝圆筒状,但远端呈掌状分叉,臼齿大而低冠。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中曾发现其大量化石。

师氏剑齿象 又称为黄河象,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因发现于黄河流域被人们俗称为“黄河象”。黄河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四肢粗壮,脚为五趾。臼齿齿冠较低,釉质层较厚。其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

[阅读链接]

匼河文化并不是在匼河一带孤立地存在,在它东面的垣曲县的官沟,东岭、中背岭、柴火疙瘩、西圆疙瘩、坪道、八角凹、小赵村、申家庄、型马南窑、晁家坡、许家庙、河西坡、冯家山等处,以及陕西潼关县的张家湾、卧龙铺,河南陕县的侯家坡、三门峡的水沟、会兴沟等处,都发现有属于匼河文化的石器地点。

陕西的蓝田文化也具有这种分布范围广、文化遗址多的特点,在三晋地区,则以匼河文化为首。

它说明当时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得到了繁衍壮大,在有的地区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原始人群落。而从石器地点的分布,再次证明了黄河流域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