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犹存的山西窑洞民居

人类的最早住所,是在树上“构木为巢”,或利用天然洞穴,其中主要是天然洞穴。挖掘土窑作为居室,是一种穴居形式,其渊源十分古老,《礼记·礼运》记载:

昔者先王宋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

《孟子·滕文公下》也记载: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这里所说的“营窟”,就是挖成的穴居住室,它是古人类在学会构筑地面上的土木结构的房屋之前所住的居室。山西地区穴居住室,有数千年之久的历史。

原始人类在黄土高原上挖掘的住室,最初完全是仿照天然洞穴的。天然洞穴曾给早期的原始人类提供躲避风寒雨雪、防御野兽侵袭的庇身所,但适宜的天然洞穴毕竟不多,不能满足日益繁衍的原始人类的居住需要。

故当黄土层形成后,他们便尝试着在高原的向阳坡,在沟坎断崖上向里挖洞,利用黄土的松软和黏性结构,掏成拱形的横穴居室。

《墨子·辞过篇》所说的“古之民……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山西民居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山西窑洞,是一种颇有古风的居住形式。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流经大半个地区,沿岸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梁峁纵横。山西先民因地就势,建造了许多别具风格的窑洞。

山西石楼岔沟有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平面呈方圆形,入口处小,室中央有灶。这是三晋地区窑洞的“始祖”。横穴居室最初为单个的,后来又发展出几个洞穴连在一起的。

仰韶文化时期的窑洞流行土木结构建筑,形制上主要有圆形半地穴、圆形平面、方形半地穴、方形平面以及窑洞式几种。

建筑材料为木材、树枝、粟秸、草筋、藤条、绳索、泥土及料礓石等。建造方法是先平整地面,如是半地穴则先挖出房基,形成房基下部,接着挖出火塘和栽插支撑房顶的主柱洞及插立小柱或木板形成墙骨的穴槽。

然后树立木柱及作墙骨的小柱或木板,同时用藤条或绳索将其捆结及加梁盖顶,再在地面、墙骨和屋顶涂抹草泥,并用黏土涂抹火塘,有的房屋还涂一层米礓石浆,最后整修室外地平面。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集中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或盆地地区定居下来,并形成一个个原始村落。

在这里,挖掘横穴居室是不适宜的,于是采取了向下挖竖穴居室的办法,初期的竖穴居室几乎是横穴居室的侧置,即在地上挖一个一人多高的竖坑,坑中立一柱子,上面置锥形棚顶。

为了出入的方便,坑壁上置有横木以供登攀,或者置有斜坡门道。有一个龙山文化时期的窑洞形制是这样的:其口径2.8米,底径3.15米,深2.1米,为圆形袋状,坑底偏西南处,有一圆形柱洞,是放置支撑屋顶的立柱。东南边有斜坡门道。人在穴室中的活动全在地下,是一个地穴式居室,也可以称为土窑式房屋。

地穴形居室虽然解决了平原地区的居住问题,但阴暗潮湿,不利于人类的生活,因而随着人们构筑屋顶技术的提高,便逐步改为半地穴式了。

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形制是这样的:平面近于圆形,直径2.63米至3.12米,深0.6米左右,穴底中央偏南的地方挖一个柱洞,先挖一略大些的柱洞,立好柱子后,再用泥土混在一起填入柱旁空隙,并拍打结实。没有窗,门开在中腰部,顶为穹庐式,为茅草覆顶。

半地穴居室在通风、采光方面都比地穴式居室好得多。半地穴房屋除了有圆形的外,也有方形或长方形的,有的在出口处有斜坡门道,居室与门道间有一低矮的门槛,在门道上方也有波形顶,可以防止雨水顺门道流入室内。

龙山文化时期,山西窑洞建筑技术最大的进步就是石灰被广泛运用于地面和墙壁,形成白灰面房屋。另外,这时期窑洞大量增多,说明人们已更多地认识到适合于本地特色的建筑形式。还有,房屋的结构和形态趋于多样化。

半地穴式进一步发展,就是地上建筑了,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地面建筑呈“凸”字形,居室为方形,南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门道。

在其北壁中部边缘和南边门道左右两角间,大致对称地排列着四块明础石,说明这间房子的房顶是用四根立柱支撑的,显示出向后世土木结构的民居的演变痕迹。

山西地区窑洞都经历了地穴式至半地穴式至地面式的发展历程。在新石器时代,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各种类型在晋南地区都已出现,其中穴居住室有横穴、竖穴、半地穴以及单间、双间各种样式,有的还组成了居住群落。

从发展的进程来说,是先有横穴居室,后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居室,最后为地面建筑。但同一时期又往往并存着几种类型,较完善的新式建筑不能完全替代老的建筑形式。

尤其是横穴居室,具有易于挖造,节省建材,而且冬暖夏凉,防暑御寒性能良好,因此,窑洞成为山西民居中富有特色的一种类型。

山西窑洞类民居具有许多优点,是其他住宅形式无法比拟的。严冬季节,窑洞里温度在10至12度,湿度为30%至75%,每天烧火做饭,烟火通过暖炕排出,可以提高室温。

窑洞还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的优点,不仅如此,窑洞还有不破坏地貌原型、不占用耕地的特点,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因为窑洞是在地下,四周又有厚实的土层,因而具有防火、防风的功效。正由于有这么多优点,窑洞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山西的窑洞类民居是由新石器时代的横穴居室、竖穴居室沿袭、演化而来,古风犹存。经过漫长的演变,窑洞类民居有了一些变化,从类型上说,有靠崖窑、地坑窑和砖石砌造的锢窑。

从构造形式说,窑洞内设有土炕,洞口有门窗,有的还用砖石砌成门脸;窑洞不仅有单间的,也有多间的,还有的在窑洞正房两侧筑有厢房,组成院落。可谓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靠崖窑是山区和丘陵地带常见的一种窑洞,除了利用现成的沟坎断崖外,更多的是将山坡垂直削齐,形成人造崖面,然后向内横挖洞穴,平面呈长方形,顶为拱券形,洞口安装木制门窗,一般在门上开一与门同宽的窗,门旁开一大窗,最上部再开一个通烟气的小窗孔,俗称为“一门三窗”。

有的在窑门口用土坯砌成门脸儿,刷涂石灰,富裕的人家也有用砖、石砌门脸儿的,甚至整个崖面都高高地砌上一层砖墙;窑洞内也有用砖、石护砌在黄土外表的,优点还抹上泥灰,涂以油漆彩画,成为比较讲究的窑洞。

靠崖窑往往依山势挖成一排多孔窑洞,或上下数层多排窑洞。《隰州志》记载:

有曲折而入如层楼复室者,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窗,高下数层,缝囊捆屦,历历可指。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形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地坑窑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再在坑中的土壁上挖洞开窑,形成独特民居。地坑窑因是在方坑中向四面挖窑,采光程度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一般是北面的正房为会客、居住的地方,其他方向的窑洞用作储藏粮食、杂物及厨房等。

后期用砖修砌门脸儿,坑沿儿挡水的土垄一般用屋瓦覆盖,类似一圈低矮的屋脊。

除了靠崖窑和地坑窑外,还有用砖或石砌成的窑洞式居室,即砖窑、石窑,又称作“锢窑”。锢窑的建造是先砌出房间的侧墙,上部以拱券的形式结顶,再将后部用砖封堵,前面建造门窗。锢窑可以建成一间或并列数间,也可组成院落,即锢窑院。

[旁注]

《礼记》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叫《小戴礼记》。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墨子》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

火塘 又叫“火坑”、“火铺”,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1米见方的土地。以前,火塘里立有三块石头,以备烧火煮饭之用。后来,都改用铁三脚架。主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在许多少数民族中,火塘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厢房 在正房前面两侧的房屋。四合院在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东面的厢房叫东厢房,西面的厢房叫西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南方房屋中多天井结构。

[阅读链接]

山西窑洞里多有土炕与炕围。土炕是休息睡觉的地方,也是取暖的设备。它三面靠墙,炕内部用土坯或者砖砌成纵横相通的通道,一头经过墙内通道直到房顶,为排烟气口,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是热源。

女主人在地下把柴火塞进灶口做饭,热量通过通道使全炕发热,全家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饭,或是全家坐在炕上闲话,有客来时让脱鞋上炕,围炕桌抽烟喝茶。有的地方经济富裕,还把火道通过火墙,取暖就更方便了。

与“炕”相连的是炕三面靠墙的墙面,从炕面起往上约1米,彩画了各种图案、图像的装饰,这就是“炕围”,图画叫“炕围画”。

“炕围画”反映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有历史故事和传说,如“刘海戏金蟾”、“孟母三迁”、“孔融让梨”、“二十四孝图”等,也有翎毛花卉、山水人物,还有“连年有余”、“锦上添花”、“四喜齐来”等,包含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