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口、仰韶与龙山文化

距今10000年左右,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山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仰韶文化以前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仰韶文化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很少,仅有10余处,绝大部分分布在临汾盆地。鹅毛口遗址是重要的一处新石器早期遗址,位于怀仁县西北鹅毛口村。

文化遗物有大量的石片、石核、石器,其中石片数量最多。鹅毛口人打制石片的技术还很落后,主要用砸击、摔击、锤击等方法。

一般打制厚大的石片用砸击法,将石片从巨大的岩块或岩体上用大石块砸击下来。那些较小的短石片,则是用扁形石核之类在石砧上摔击出来的,而较小的长而薄的石片,是用石锤从石核上的平面或有棱脊的台面上打击下来的。

遗址里的许多大型石器,如砍砸器、手斧、厚尖状器等多数是用歪尾石片进行加工的。歪尾石片的尾端均有向一侧歪斜的长尾,歪斜的方向有左有右。

石核一般指生产石片的石块,包括块状石核、石片石核两种。石核绝大多数疤痕短而深,仅有个别有长而浅的石片疤。由于在石核上从不同方面反复打制石片,所以石核具有多面多角的特点。

鹅毛口石器的种类很多,石器以打制为主,间有磨制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另一类是狩猎和畜牧方面所需要的用具。

石器包括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手斧、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弯尖状器、厚尖状器等。其中用于农耕的石锄数量最多,绝大多数呈长方形。一般较大的石锄长约20厘米,宽约9厘米,厚约4厘米,重约800克。

鹅毛口人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学会了种植,创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有两个发展阶段,即刀耕阶段和锄耕阶段。鹅毛口人过着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驯养业的经济生活。

鹅毛口遗址仅是一处大型的石器制造场,周围有相对固定的人类居住,他们会经常来此地加工制作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石器。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阶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遗址有20余处,分布山西各地。中期文化遗址有芮城县西王村遗址、翼城县北橄遗址、晋中地区遗址、大同马家小村遗址等。

西王村文化遗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红三色,彩色图案多为弧线和圆点等几何形线条组成的花卉或禽鸟,造型生动。曲腹碗、盆和双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遗物中还有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动物骨骼化石。

北橄遗址位于翼城县城东10千米处,文化遗物包括石、骨、陶质的生产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钵、罐、釜、瓮、鼎、盆等。

晋中地区遗址的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面瓮,以及盆、钵、罐、缸等,彩陶十分发达,以黑彩的圆点、钩叶、弧边三角形构成植物花叶图案。

马家小村房屋遗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种类有常见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较特殊的四系罐、四系瓮。

在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的遗存遍布整个山西,遗址分布相当密集,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庙底沟文化又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以翼城北橄遗址为代表,由枣园遗址的文化内涵发展而来,并且受到河南安阳后冈一期文化和西安半坡文化的渗透与影响。

中期是庙底沟文化鼎盛时期,在晋中、吕梁和雁北形成了庙底沟文化的地方类型。

到了晚期,庙底沟文化开始逐渐衰落,其标志是彩陶减少且构图单调,尖底瓶口开始退化,陶器中的篮纹大量增加。

仰韶文化晚期,代表器物彩陶和小口尖底瓶数量锐减,灰色泥质陶和夹砂陶等日用陶器明显增多。陶器纹饰以附加堆纹和绳纹最多。

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大约4900年至4400年,共延续了500年左右,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时期向龙山时期过渡阶段的遗存。

山西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临汾、运城盆地,晋中及吕梁山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石器多采用磨制,规整而锋利。砍伐工具中的石斧多呈长方形,器体厚重。有些石锛的一面略显隆起,是为便于捆缠木柄而改进了制作方法。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农业收割工具——磨制长方形穿孔石刀和半月形石刀。家畜饲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饲养的家畜有鸡、猪、狗、牛、羊,其中猪的数量最多。

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原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文化为“龙山文化”。

山西龙山文化遗址有芮城县西王村,平陆县盘南村,垣曲县的东关镇、丰村和龙王崖,夏县东下冯,襄汾县陶寺,石楼县岔沟等处。

陶器外表多装饰以篮纹,制陶业开始使用轮制技术。石器几乎都是磨制的,广泛应用切割法和管钻法等技术,石器种类和形态多样化,多数是作为农具使用。

石铲作为翻地用,形状多近长方形或双肩形,均较轻薄,刃部宽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很锋利,器身通体磨光。石刀是收割工具,形状多为长方形,多数穿一孔或两孔。砍伐工具石斧更加厚重。此外,还有手工工具石器,主要是斧、锛、凿和纺轮等。

这时期家畜饲养品种增多,有猪、狗、牛、羊、鸡等,渔猎活动占一定比重。住宅建筑在继承半地穴房屋的同时又有创造和改进,有平面呈“吕”字形的双间房基,双室间有过道相连,还有平面呈“凸”字形的窑洞,室内居住面都抹有一层白灰,多数还有白灰面墙裙。

[旁注]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陕西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持续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器物主要以石器和骨器为主。

庙底沟二期文化 仰韶文化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类型,庙底沟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陕西关中、山西南部以及河南西部的广大地区,而且影响范围很大。庙底沟二期文化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后来发展成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内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遗物。

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典型器类,小口、细颈、溜肩、长圆腹、尖底,有的上腹部带双耳,器表多拍印纹饰。但因文化类型不同,所出器物略有差异。作用是汲水,因为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后又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自动横起灌水,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又不容易溢出,因此,成为重要的器物之一。

鼎 我国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具三足两耳,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后来,鼎成为国家和权利的象征,被视为立国重器。鼎还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半坡文化 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因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半坡村的原始居民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器物主要为多种农具、渔猎工具和陶器。

篮纹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装饰纹样,因其形如竹篮的条状纹,故名。用刻有横条纹的陶拍在半干的陶坯上拍打,烧成后器物的表面就有重叠和交错的篮纹。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尖底陶器、带流陶罐上已见这种纹饰。

绳纹 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属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是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从早期的磁山文化开始,几乎流行于整个新石器时代。

[阅读链接]

山西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可分为磁山文化和枣园遗存两种类型。

磁山文化代表物是山西长治武乡县石门乡鼻子湾村出土的一件石磨盘和一件石磨棒,遗物形制同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如出一辙,因此将这些遗存归属于磁山文化的范畴。牛鼻子湾村位于漳河流域,地理位置与磁山文化分布区相毗邻。

枣园遗存位于山西翼城县北橄乡枣园村,枣园村在翼城县城东北约10千米处,滑家河、浇底河分别从村子的西北、东南通过。

遗址中有不少用火烧过的兽骨、大量的陶片,以及部分石、陶质生产工具。这些文化遗存年代与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基本相当,距今约7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