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风骚——文化魅力

山西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积聚了浑厚而丰富的文化,生活在三晋大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内涵丰富,极具本地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明。

这些非物质文明植根于三晋丰厚的历史文化沃土,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和精心培育,最终硕果累累。

山西的非物质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独树一帜的,它们有着其他文明所不能比拟的特色和魅力,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它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展示着三晋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精神风貌。

源远流长的“四大梆子”

山西是我国的“戏曲之乡”、“戏曲摇篮”,地方戏剧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相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出现了乐师及唱班、杂耍。汉代时,百戏流行,到了汉代中期,百戏活动在山西晋南地区更是风靡一时,百戏还算不上戏曲,但它已经孕育出戏曲艺术的胚胎。

从汉代至宋代,经过1000多年的孕育和演变,戏曲日趋成形。到北宋年间,在晋南、晋东南的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专供演员演戏的大戏台。

最早流传于晋南临猗、万荣、运城一带的锣鼓杂戏及晋北五台、应县、山阴、宁武、朔县、岢岚、五寨一带的赛戏和晋东南长子、平顺等地的队戏,对于山西地区戏剧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以梆子、乱弹为主体的地方戏曲在山西地区蓬勃发展起来。明代嘉靖年间,吉县重修乐楼的碑记中有“正月吉日蒲州义和班在此献演”的记载。

1707年冬季,平阳知府邀请戏剧家孔尚任在平阳纂修《平阳府志》时,在新春元宵节当天,观赏了当地秧歌、竹马、昆曲、乱弹等各种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他在一首乱弹词中写道:

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

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

这里说的“乱弹”,即为蒲州梆子,当时蒲州梆子已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因起源于晋南蒲州而得名。

蒲剧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艺术风格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南路以芮城为中心,演唱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以蒲州为中心,演唱风格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蒲剧的音乐包括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蒲剧的音乐唱腔属板腔体,腔高板急,慷慨激越。唱腔部分以板式变化为主,另有花腔和杂腔部分。有十三湾、花腔、二音腔、三倒腔等。在各种板腔之外,还有不少杂腔,均自其他剧种吸收来。

曲牌分唢呐曲牌、丝弦曲牌两种。唢呐曲牌西、南两路合起来有一百数十支,丝弦曲牌有70多支。皇帝登殿,朝官坐堂,武将升帐、回营,军伍行进,文臣迎送,饮酒行令,接旨迎亲,灵堂祭奠,洞房花烛,打扫厅堂,开打舞剑,备马梳妆等,无一不用牌子曲来渲染。甚至许多伴唱也离不开曲牌来弥补。

蒲剧锣鼓经从名称上有六七十套,但变化后实有一百余种。从速度上可分慢、中、快、散四种类型,用以配合动作,说唱填补,掌握节奏,渲染气氛。

蒲剧伴奏乐器包括文场用乐曲和武场用乐器。文场主要乐器是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与小唢呐等。武场主要乐器是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小锣、铰子、堂鼓、碰铃、云锣、道锣、木鱼、京锣等。

蒲剧剧目有本戏、折戏等500多个,分别以唱、做、念、打取胜的剧目均有。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是《窦娥冤》,这台戏集蒲剧演员的精华,珠联璧合,艺术精湛,称誉一时。蒲剧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跷功、扇子功等。

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及说唱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朝同治以后,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发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博得当地人喜爱,以后,就以“晋剧”称名于世。

晋剧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唱响不衰,盛事迭出。清道光之前,晋剧曾一度雄踞北京剧坛,以至成为山西的代表剧种。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共有7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

“腔儿”是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

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200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阎慧贞双锁山》等。每部戏无不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受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风格豪爽的北路梆子。北路梆子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

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

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

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北路梆子传统剧目有200多个,主要有《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打金枝》、《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算粮》、《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等。

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晋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

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

调式是徵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他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上党梆子的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二胡。

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700多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

[旁注]

梆子 民间一种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厘米,宽5至6厘米,厚4厘米。

板腔体 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又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同类腔调的各种板式,可视为由一种基本版式发展变化而成。

曲牌 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锣鼓经 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形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昆曲 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被誉为“百戏之祖”。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

板鼓 我国一种打击乐器,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

碰铃 是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形状如铃,铜制,一付两个,用绳穿连,互相撞而发音,无固定音高。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为节奏乐器。

[阅读链接]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名副其实,戏台遗迹、墓葬雕刻、戏剧壁画、出土珍品……无一不展示着三晋戏曲昔日的繁盛景象。

我国的戏曲舞台形成。宋元戏台建筑主要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城市瓦舍勾栏里的戏台;另一类是城乡神庙建筑中的戏台。

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平地上临时布置起来用于围观的勾栏戏台已消失不见,而神庙中附属的戏台,由于其木石结构的坚固性,以及与神庙一体而受到人们的尊崇爱护,因而得以保存下来。

宋元戏台建筑,经历了由露台向舞亭类建筑,由四面观向一面观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舞台遗迹、墓葬中出土的舞台雕刻以及地面舞台建筑实物,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山西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山西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圣母庙的宋代舞台是我国最早的舞亭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