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富民族特色的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在尧舜时期就有传录,尧时的民歌,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康衢童谣》:立我庶民,莫匪水尔,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相传这是舜时期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

这些民歌,如《唐风》中的《椒聊》、《葛生》、《绸缪》、《鸨羽》等;《魏风》中的《硕鼠》、《伐檀》、《十亩之间》、《汾沮》、《葛屦》等。

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非常广泛,它们或歌咏劳动生活,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或倾诉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不少是反映婚姻或爱情生活的。

从这些民歌中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不仅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用民歌来歌咏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感情,而且通过民歌,去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他们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各地民歌品种繁多,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

山歌是指那些适于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山西的山歌的特征是形式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直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山歌的歌词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编创的,因而感情真挚、朴实;无须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

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等因地而异不同名称。

“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或者吕梁山地区,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河曲山曲”高亢、嘹亮、悠长、舒展,富有山野风味。“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开花调”的风格特点与“河曲山曲”迥然不同。如果说“河曲山曲”以其音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见长,而“开花调”则以委婉、清秀,节奏比较规整取胜。

“卷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其含意是信口即唱无所拘束。“卷席片”的风格特点与“河曲山曲”基本相似,只是在曲调上不似“河曲山曲”那样多的平行式结构,节奏也较为紧凑,其歌词也更近于口语化。

号子就是劳动号子,是人们从事沉重的劳动时,为了统一号令、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而唱的歌。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为号子大都是喊着唱的,所以一般也叫“喊号子”。

山西劳动号子数量不多,然而却有着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等特点。山西号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

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

小调是指那些适于在室内或在室外从事不太沉重的劳作时随时可以哼唱的小曲。小调在山西民歌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遍及各地,山西小调的歌词较整齐、规范,以七字句为基本格式,其次是十字句,再次是五字句,也有不少是上述三种形式的混合结构,还有少数长短句。小调的结构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

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也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如《卢狗亲上寿》、《姑嫂挑菜》等;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哭婆婆》、《苦伶仃》等;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歌曲,如《拜大年》、《闹元宵》、《对花》、《打秋千》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咕嘟蒜》、《大红公鸡毛腿腿》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泛。有些秧歌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或已形成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传唱。

这些秧歌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柳林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祁太秧歌。

除上述各种秧歌外,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以及其他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晋南的“花鼓”、“打花棍”等。

这些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而以间播形式进行演唱,所唱的大半是“四季”、“十二月”等歌咏花卉、风物或表述古人古事或表达美好祝愿的娱乐性歌曲。由于这些民间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灯节进行活动,所以统称为“灯歌”。

山西套曲是山西民歌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其结构比较严密。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其内容多是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左权的“大腔”,其曲调优美,结构严谨,形式完整。有序曲、正曲、尾声。兴县的“昆曲”,是流传在兴县一带的一种民歌坐唱形式,内容都是唱梁山泊英雄故事的。

柳林的“弹唱”,流传在柳林、离石、中阳、方山一带的大型民间演唱,所唱曲调大都是明清小曲或当地小调。

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山西境内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地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民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

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民歌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走西口》、《看秧歌》、《桃花红杏花白》、《绣荷包》、《想亲亲》这些民歌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旁注]

《诗经》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称为笙诗。

格律 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来自音乐,经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而形成。

长短句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由于音乐上的要求,词采用长短句,而其句子的长短又须依照曲调的节拍。宋代不少词人的词集题名“长短句。

秧歌 汉族的一种舞蹈,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花篮灯 形状如花篮的装饰灯具。主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展现。花篮灯以竹篾或铁丝编织而成,外糊色纸或彩绸。篮正面贴各种剪纸和彩绘花卉。篮底沿周垂黄色丝穗,篮把上系红绸花。篮中插蜡烛。

坐唱 是戏曲或曲艺剧种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演唱形式,演员坐着说唱。弹词、琴书一类曲艺,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员自弹乐器自唱。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坐着说讲,也属坐唱范畴。

[阅读链接]

山西很多民歌反映了山西农民艰苦的生活和人们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类民歌有《走西口》《回头看》、《扁廷扛长工》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河曲的《走西口》以及有关反映“走西口”生活的民歌。

河曲位于晋西北高原的黄河弯曲处。这里的农民历来生活极为贫苦。为生活所迫,农民们不得不于每年春天,离开家乡,哭别亲人到内蒙古河套一带去谋生。他们春去秋归,年年如此,有的则数年不归。

民歌《走西口》就是表现一对新婚夫妇,为生活所迫,丈夫决定到口外去谋生时,妻子依依惜别的动人故事。在河曲,这类反映“走西口”生活的民歌很多,而且都极为深刻。

正是因为《走西口》这类民歌深刻地唱出了农民的穷苦生活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因而这些民歌,不但为河曲人民所喜爱,而且也广泛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