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建筑群

佛教是源于古印度的外来宗教,从北魏开始在我国兴盛起来。自传入后近2000年来,佛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佛教建筑也就成了仅次于宫殿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山西,且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很早就开始建造佛寺,境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其中五台山寺庙群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闻名。

明代高僧镇澄撰《清凉山志》记载: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灵鹫寺,即后来的显通寺为最早,初建于公元68年,为汉明帝刘庄邀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法时诏令兴建。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忻州五台县境内,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

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千米,总面积2800多平方千米。

自北魏以来,历朝历代十分重视五台山佛寺建设,对五台山佛寺建造予以不同程度的支持,使五台山形成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群。北齐时五台山有200余座寺庙,唐代时最多有寺庙360余座。

唐代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宋代建筑洪福寺,金代建筑延庆寺、岩山寺,元代建筑广济寺、三圣寺,明代建筑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筑菩萨顶、镇海寺等都是五台山代表性建筑,反映了自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佛教的建筑文化。

南禅寺坐北向南,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东西配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

大佛殿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于月台上。檐柱柱头卷刹明显,各柱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升高。柱与柱之间用阑额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其上也不采用普拍枋。

殿内无金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檐下仅设柱头铺作。屋顶举折平缓,顶上瓦条垒脊。脊端置鸱吻。

寺内有17尊唐代彩塑。大佛殿虽然规模不大,却表现出娴熟的技艺,真实地体现了唐代佛寺建筑的形式、设计和材料特征。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腰。寺坐东朝西,因地势而建,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总平面呈现三个平台。主体建筑东大殿建于第三层平台上,规模大于南禅寺。

东大殿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殿身构架自下而上由柱网、铺作层和梁架三部分组成,这种水平分层、上下叠和的构架形式是唐代殿堂建筑的主要特征。

金柱将殿内空间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金柱所围空间为“内槽”,内槽四周金柱与檐柱之间的空间称为“外槽”。

殿身四周檐柱侧角、升起明显,柱身采用支柱造,柱头卷刹和缓。内柱柱础石素平无饰,檐柱柱础石雕有宝装莲辦。柱间用栏额相互联系,转角处栏额不出头,无普柏枋。檐下设柱头和补间铺作。

殿内梁架分明栿和草栿两部分,前者砍伐规整,后者制作粗糙。平梁上仅用两只大叉手斜向支撑,以承平榑上荷载,这些均为汉唐时期建筑的固有形制。

洪福寺坐北朝南,建于高7米的土台之上,四周设边长为400米的高堡围墙,防御性特征显著。毗卢大殿为北宋时期的原物。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设方形柱础石,上无雕饰,檐下设柱头、转角和补间铺作。明间及两次间设六抹隔扇门,梢间设直棂窗。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后对乳栿。

殿顶筒板瓦覆盖,琉璃脊兽保存完整。整条屋脊上还间饰牡丹花草、草叶及几何图案。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集中了数十座寺庙,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殊像寺被称为“五大禅”,为核心区古建筑群的灵魂,与周边的碧山寺、圆照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等几十座寺庙共同构成了及具气势的佛教建筑群,形成一片互相联系、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完整的表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建筑文化景观。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的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塔院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将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显通寺南侧是塔院寺。塔院寺原是显通寺的一部分,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至明永乐年间独立起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塔院寺高大俊伟,非常引人注目,被看做是五台山的标志。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北侧的鹫峰上。层层台阶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琳宫。原为青庙,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

寺院规模宏大,占地约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参照皇宫模式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

除寺庙建筑外,五台山还有自北魏以来的各种形制佛塔150余座;保存有自唐代以来的佛教造像14.6万余尊;保存有自唐代以来壁画多件。

早期的佛教塑像,人物面相丰满略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鼓,肩宽胸平,多静态少动态,服饰衣纹密集,薄纱透体,神态端庄,造型厚实,手法简朴。后期彩塑色彩丰富,人物造型比例适度,面部丰满,姿态自然,充满活力。

五台山的佛寺壁画是从北魏以后才出现的,融合了外来宗教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宗教壁画艺术。

金代的岩山寺壁画、明代的公主寺壁画、清代南山寺壁画等突破了唐代以来表现宫廷和宗教题材的狭窄范围,更广阔地反映了社会世俗的生活。题材更加多样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五台山还有大量皇家道场的物质遗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

[旁注]

歇山顶 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阑额 又称为额枋,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是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它有时为两根并用,上面的一根叫大额枋,下面的一根叫小额枋,两者之间使用垫板。

普拍枋 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始于唐代,唐初应用已经极为普遍,明清称为平板枋。

鸱吻 即螭吻,又名鸱尾,是我国古建筑檐角屋脊上一些小动物装饰。螭吻一般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用一剑固定。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

庑殿顶 即庑殿式屋顶,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庑殿式屋顶在我国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后来常用于各类建筑。

铺作 我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这种结构部件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因此在宋代称“铺作”,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栱”;在江南则称“牌科”。

[阅读链接]

关于五台山佛寺的创建,有“东汉说”和“北魏说”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东汉说”认为五台山佛寺的创建,始于东汉明帝邀请摄摩腾来华传播佛法之际,即我国有佛教之初。明代高僧镇澄在他所著的《清凉志》中说:“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此云无忧天竺铁轮王也,能驱使鬼神,将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藏之,散布阎浮,五台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额曰大孚灵鹫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出感通传。”由于镇澄的《清凉志》在国内外流传很广,所以,五台山创寺于东汉的说法也广为流行。

唐高宗时释慧祥编撰的《清凉传》是记述五台山佛教史迹最古老的专著,故又称《古清凉传》。《古清凉传》说:“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又云:“清凉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于今在焉。”

按照这一记载,五台山佛教肇兴于北魏孝文帝时,大孚图寺和清凉寺都是北魏孝文帝时创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