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山西面食文化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历史。尧时,人类吃五谷仍是与树叶煮着吃或烤着吃,还没有像后来的面食。

一次尧收获的五谷,被倒塌的墙压碎了,又遇上一场雨,将重压后的五谷变成了浆。按当时的习惯,五谷只有和着树叶煮着吃的,现在破碎被雨浇了,应该扔掉了。但是一向俭朴的尧,还是一把一把地将谷浆用手捧到光滑的石板上,想用太阳将它晒干后收藏。

没想到雨后的太阳如火,烤得石头发烫,时间一长使得青石板上的谷浆变干变黄,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

尧拿来一块放在嘴里嚼,感觉非常好吃。于是尧便叫来百姓,教他们用石将谷砸碎,然后用水、树叶和成浆,薄薄地铺在青石板上,并在青石板下点燃木柴,用石板将谷浆烤熟食用,于是石烹的时代由此开始了。

在尧都临汾和运城一带,人们将这种饼叫做尧王饼或石子馍。后来的尧王饼以细面做成,有的还加上些花椒叶、盐糖和蛋糊,非常香脆好吃。

山西面食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品种繁多,广泛流传于民间,如:刀削面、拉面、擀面、剔尖、饴铬、猫耳朵、擦疙蚪、揪片、刀拨面、搓鱼、推窝窝、溜鱼儿、抿面、莜面栲栳等。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外缘山脉环绕,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条件宜种植小麦和五谷杂粮。面食由此成为山西人的主食。蒸、煮、烧、烤、炸等多种制作方法与食法,形成了灿烂的面食文化。

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面食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种类有280多种。

山西蒸制面食品种繁多,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馒头分为花卷、刀切馍、圆馒、石榴馍、枣馍、麦芽馍、硬面馍等。杂粮蒸食有晋北晋中吕梁的莜面烤栲栳;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鱼鱼,另外还有稍梅、面塑等。

莜面栲栳是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戏。她们将一大块热水和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和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筋薄透亮的一个个栲栳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

高粱面鱼是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的家常饭。主妇们将和好的面挤成枣样大小的面块,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成细若香头的小鱼,蒸好浇上汤菜食之。

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成为美味。

稍梅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时将羊肉绞碎,放入盆内,加花椒粉、盐、白酱油、姜末、蒙子拌匀,再将西葫芦、韭菜切细放入,加麻油拌成羊肉馅。最难的是做皮,俗话说:“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包馅打花难”。

做皮就是将面粉加盐和清水拌匀,揉透搓成条,摘成面剂子擀成片,用擀面杖把面片压出花边,放入盆内盖上湿布,然后用每张面片裹上些许羊肉馅包成形似梅花的稍梅,上笼用大火蒸约15分钟可熟,取出即成,形似花瓣盛开的雪梅,皮软馅鲜,无腥膻味。

稍梅原来是山西农村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由于口音变异也叫为“烧麦”。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的面塑。

山西面塑以上等的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具有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山西民间面塑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馍是配合岁时节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如“枣山”在祭祀神灵之中,寓意“早生贵子”。用于清明节的“飞燕”花馍,既是扫坟祭礼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飞来,阳光明媚。

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仪礼而制作的馈赠物品。在山西晋南平原每当婴儿满月时,姥姥家都要蒸一种又圆又大、中间空心的花馍馍,俗称“囫囵”,妇女们把它用红包袱裹起来,一手提着囫囵礼馍,一手拉着小孩,来往于乡间小路,互赠于亲戚乡里之间,传递着浓厚的乡里乡情。

山西煮制面食品种丰富,制作多样,大体可分为50余种,制作方法有擀、拉、拨、削、压、擦、揪、抿等几十种,所用原料除小麦面外,还有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等,调料上自鸡、鸭、鱼肉、海鲜,下至油、盐、酱、醋,不一而足。

刀削面是山西煮制面食的代表。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

传统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其要诀是:“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山西烹制面食中,有很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烹制面食。山西流行这句话:“晋南的馍、晋中的面、晋北的糕”。

这里所说的晋北的糕说的是晋北的炸糕。在晋北一些地区,盖房要吃上梁糕,乔迁要吃搬家糕,婚嫁要吃锣鼓糕,逢年过节要吃节日糕……

晋北炸糕有“素糕”、“毛糕”、“脆炸糕”三种。

素糕是把黍子去皮磨面,蒸成的糕,也叫“黄糕”;连皮磨面做成的糕为“毛糕”;将素糕包上馅儿,入油锅炸出的,就叫“脆炸糕”。

做炸糕最讲究做完糕后要留“糕根”,即在包完糕之后要剩一块素糕,把它捏成猪头状,即为“糕根”。预示有永远吃不完的糕。炸糕风味各异,各有各的味道,但同样的好吃。

山西面食文化独树一帜,博采众长,面食种类不但极其丰富,口味独特纯正,而且很多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真是一边吃着香在嘴里,一边品着美在心里。

[旁注]

馍 我国的传统面食,是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

臊子 是西部吃面食的一种卤汁,将肉切丁,加以各种调料,特别是香醋、辣椒等炒制而成的。臊子面是西北的一种传统特色面。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酸菜 用白菜、卷心菜加水、腌渍的菜。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记载,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流行于东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其中以东部的酸菜最为有名。

清明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莜麦 燕麦的一种,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原产我国的燕麦品种,华北称之为“油麦”,西北称之为“玉麦”,东北称之为“铃铛麦”。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西部被誉为一宝。

[阅读链接]

明清时期,山西人外出谋生的人很多,很多人三年五载才能返乡,家中妻子夜夜纺纱捻线苦苦等待。

一年冬天,晋中一个姓乔的商人返乡。见面后,妻子埋怨说:俺还不如天上的织女呢,人家织女每年七月七能和牛郎见面,俺却三年五载等你不回来。

丈夫指着妻子纺成的线说:“我最爱吃面条,如果你能把面条做成像你纺成的线这么细长,我就年年回来。”

于是,妻子一改往日的做法,细添水、巧和面,加盐,加碱,轧面醒面,反复多次,和得面团油光发亮,柔韧无比,然后她将面条切成小条,两手一拽,案上三甩,打扣再拉,如此反复几扣,再拉再拽再甩,最后,一把如丝如线的面条出现了,煮好后捞入碗中,浇上香喷喷的肉汁捧给丈夫。

丈夫拿筷子挑动,大喜过望,狼吞虎咽,连吃三大碗,看着妻子问道:“娘子手艺非凡,不知此面叫什么名字?”

妻子笑到:“长相思长拉面,”拉面的名字由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