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晋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兴建的。晋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河畔,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南北朝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984年依山枕建正殿,正殿供奉唐叔虞,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此后,还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至此,晋祠格局始定。

晋祠的主体结构主要由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和圣母殿组成。

水镜台是明清时搭建的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12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

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60厘米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东面上部为重檐歇山顶,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西面上部是单檐卷棚顶,下面是宽敞的高台。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

后半部分单檐卷棚顶楼台式是演剧的前台,面对圣母殿。四周为廊,门左右各一圆窗。据说台下埋着许多大水缸,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因为有了这大瓮音箱,不论站在庙里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

水镜台上部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清代补建的卷棚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中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

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氛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

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沼内立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

桥面作十字形,东西长19.6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前后与献殿和圣母殿相接,南北桥面长19.5米,宽3.8米,左右下斜连到沼岸。

由于桥面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一只欲展翅飞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北魏时已存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即有“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载。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圣母为唐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圣母殿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

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殿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古建典籍《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制实例。

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

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8条,为宋代遗物。殿内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

侍女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有的像是在招呼微笑,有的似乎在窃窃私语。彩塑侍女个个塑造得面目清秀,圆润俏丽,从容自若。在这些彩塑侍女身旁几乎能感到她们的呼吸和脉搏的跳动,仿佛听到年轻侍女们的娓娓低语,真是惟妙惟肖。

圣母殿内的彩塑、周柏唐槐和难老泉是“晋祠三绝”。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经几千年的岁月洗礼,至今还茂盛葱郁。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度,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

晋祠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晋祠选择在了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

山坡上的建筑处于视觉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其整体趋势与山体内在的向上的趋势相呼应,获得了优美的天际廓线。

晋祠的布局也非常讲究,集众所长与一身,创造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通过层层递进,主次、大小、远近、虚实、动静、明暗的对比突出了主体空间,给人以变化丰富的感受,增强了其意境的表现力。

在组织空间序列时,综合运用了各种手法,着意处理各个空间的连接和过渡,从内部、外部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天空、山峦、流水、林木、瓦屋、殿宇交叠显示,时隐时现,从而使晋祠庄重、隶穆、神圣的气氛愈加强烈。

[旁注]

唐叔虞 西周周武王幼子,周成王的弟弟,是周代晋国的始祖。根据西周的分封制度,山西翼城西部封给了叔虞。山西翼城西部一带古称唐国,叔虞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后来他的儿子燮父迁都于晋水之旁,就改唐国为晋国。

卷棚 我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卷棚做法是先用椽子弯成木拱桥,然后沿此在椽子上钉上薄板即成,也有不用薄板而用薄薄的望砖直接搁在木拱架上。有时望砖涂上白灰,衬托出红褐色的木拱架椽子,非常生动美观。

望柱 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物及桥梁的支撑石栏杆之间的石柱。古代祭祀的牌、碣、表、标、华表等也叫望柱。望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望柱的柱身各面常有海棠花或龙纹装饰。柱头的装饰,花样繁多,常见的有龙纹、风纹、云纹、狮子纹、莲花纹等。

匾额 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我国古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可分为石刻匾额和木刻匾额及灰制匾额等。

翰林 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初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朝廷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在翰林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水经注》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30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100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

蟒袍 古代官员的礼服。上绣蟒纹,因此称为蟒袍。妇女受有封诰,也可以穿。蟒袍的式样是齐肩圆领,大襟,阔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艺术纹样。女式蟒与男式蟒大致相同。

[阅读链接]

晋祠的金人台有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为铁为五金之属,因此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身披铁甲,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

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

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有无旁人。”

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

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

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细细一看,船家认出这是晋祠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急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

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因此,这尊铁人脚上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