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山西皮影戏

皮影戏是山西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山西皮影戏历史悠久,最早的皮影戏是孝义皮腔纸影戏,早在800多年前的宋金时期,就已然成熟。

清代时,山西皮影戏形成规模,大致分南路和北路两派。南路皮影即晋南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即晋中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

南路皮影受陕西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影人高约33厘米,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早期皮影用纸糊舞台,后改用纱蒙舞台。

晋中一带,皮影戏班社众多。它以孝义为中心,先后在汾阳、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等县广为流传,并安家落户。

不少大商号、大户人家,出于吉庆之意、喜爱之心,都供起了皮影班。有的供一班,有的供两班,还有的供三班。

在晋南一带,碗碗腔影戏以曲沃为源头,先后传播到平阳、蒲州、解州等地。凡遇婚嫁丧葬、有男孩出生后,都出钱唱台皮影戏。有些富裕人家,就连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戏热闹两天,以示祝贺。似乎不这样做,就觉得不喜庆,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南北两路的皮影班均为半农半艺的临时组织。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唱戏。在人员配备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紧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7个人,虽然紧张,但勉强可以开戏,如有8个人正好,9个人就比较富裕。

但在活动形式上,南北两路皮影戏却有所区别。南路皮影班内容单纯,只演皮影戏。而晋中皮影班却是皮、木同台,昼夜不一。白天以晋剧形式演木偶戏,晚上以皮腔或者碗碗腔演皮影戏。

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活动形式不一样,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戏拆掉,再唱再搭。

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的说法,即7根长椽、8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简便。

而在晋中一带,却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戏台太小,难以行动。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隔开,分皮影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大者约20平方米,小者仅10平方米左右。

在唱腔方面,山西皮影唱腔非常丰富,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山西皮影在表演时,将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山西皮影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

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山西皮影造型在制作方面,取料以牛皮为主,也有用驴皮的。由于牛皮的韧性、透明性极强,着色颜料甚为讲究,因而艺术效果颇佳。牛皮多用小口齿母牛皮,不用病死或老牛皮。

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紫铜细丝除去表面染物后浸入酸性溶液中,一年后便可得绿色,而且时间愈久愈翠、透明度极好。

黄色,是用中医栀子一味细研蒸取,色泽黄而且透明;红、紫、蓝,可用银米、大蓝、二蓝、墨蓝研细澄取得。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孝义而得名,是山西最早的皮影戏。孝义皮影戏由皮影艺术的雕刻、绘画而来,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古朴绚丽、多姿多彩,是蕴藏在山西民间文化中的一朵艺术之花。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2.1平方米左右。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厘米至60厘米,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厘米至48厘米,俗称“五尺影”,通常以3岁牛皮为雕刻的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孝义皮影戏分为两大流派,一是皮腔纸窗影戏,二是碗碗腔纱窗影戏。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是民间艺人将牛皮、驴皮雕镂成各种人物、动物、场景的平面形象,作为演戏的道具,用当地的语言和演唱方法创作出的一种旋律和唱腔,韵味独特,称为皮腔,是孝义土生土长的一种声腔艺术。

皮腔主要的乐器是小唢呐、笙、笛子,被当地人称作“吹唱艺术”。皮腔表演时,由艺人操作皮人并伴唱,也有由其他艺人伴唱的。皮腔的影人通常有一尺多高,比碗碗腔影人稍大,但雕镂及造型不如碗碗腔影人精细。

皮腔影戏上演时,主竿是安于操作影人的胸腰。以麻纸为窗,即屏幕,凭借吊在窗后的灯光亮影,牛皮人竖立在屏幕上,由人用尺数长、筷子粗的棍顶住皮影,做出各种动作,并伴有“影人”的对话、说唱和对打。

皮腔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故事,演整本大戏时则加演“打台”小戏,没有唱腔,道白也少,以武打为主。

碗碗腔纱窗皮影戏因演唱时有一种形似碗碗的铜铃伴奏,因此称碗碗腔。碗碗腔影人小但镂刻精细,着彩色,用纱布做窗,这要比麻纸的要清亮许多。同样是几块牛皮做影人,三根签顶着,主竿安放于操作者的肩背,不仅影人转动灵活,操作也方便。

碗碗腔皮影戏的乐器有胡胡、二弦、月琴、铜铃,与皮腔的曲调、板式显然不同,被称作“月影”、“月调”。其韵味优美、抒情性强的唱腔,受到当地中路梆子、皮腔的影响。经常演出宫廷戏,如《九莲珠》、《富贵图》、《观音堂》等。

[旁注]

北京西派皮影 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北京皮影始于辽金时期。元代定都北京,皮影戏得以流传。明代进入大发展时期,各地流入北京的皮影和北京原有的皮影相融合,创造出具有帝都城市特色的北京皮影。其影人较大,刀工粗犷规整,装饰雕镂细腻。

秦腔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陕西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

道情 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清代时,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

帮腔 指戏曲演出中,后台或场上的帮唱,用以衬托演员的唱腔,渲染舞台气氛,或叙述环境和剧中人的心情。地方戏曲用帮腔者有:川剧、湘剧、赣剧、潮剧、安徽青阳腔等。

脸谱 我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

小唢呐 杆长22厘米至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并常为歌舞伴奏。

笙 单簧气鸣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有丰富的表现力,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阅读链接]

早在北宋时,山西孝义就有了皮影演出的班社,而且还有专事影人雕刻的艺人,其规模和艺术水平可与当时的京城汴梁相媲美。

在孝义东北隅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内,两侧壁画上画有数个儿童,这些儿童有的吹着唢呐,有的手持影人,于草坪上玩耍。另外,在孝义张家庄一座元代古墓里,墓壁上也画有8幅纸窗影人,并有“元大德二年五月王同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落款。

说明从元代起,孝义已有影艺世家。史载,1508年,明朝在北京举行过一次百戏大会演,当时就有皮影戏班的演出。

清代,孝义皮影班社达到60余个,皮影雕刻技术更为精湛,剧目日益丰富。因其演出灵活轻便,富有神奇幻想,清嘉庆年间,王妃和阿哥们还把孝义皮影召进皇宫,出资置买戏箱,重金聘请艺人长期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