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神韵——浓厚艺术

山西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地理位置独特,是西域和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同时,在历史的各个朝代,山西始终与京畿之地为临,其东、南、西分布着历代的都城,因此有绝好的基础成为一个文化交融碰撞之地。

由于山西处于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区,其经济、文化长期领先于其他地区,遂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起落后地区的向往、学习,乃至归化的愿望,这样就形成了山西地区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

山西很多文化都是这种兼收并包的结果,都是文化多元的结果,从很多文化种类中都可以窥见碰撞融合的影子,正是由于这种多元的碰撞融合,才最终形成了山西灿烂独特的文化。

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有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窟龛252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入我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

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云冈石窟始凿于453年,大部分完成于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520年至525年,历经了近70年之久始成。

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琢,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

云冈石窟实现了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形成了“云冈模式”,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石窟中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几厘米高。最大石窟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的。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是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瘦骨清像”的源起。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

关于昙曜五窟,《魏书·释老志》有这样的记载:

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

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开窟五所就是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昙曜五窟为帝王象征。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

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琢的鼎盛阶段。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

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

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

中期石窟雕刻艺术内容繁复、雕饰精美、富丽堂皇,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晚期石窟多是中小型洞窟,主要从东往西布满崖面。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

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是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箫、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除了云冈石窟外,山西著名大型石窟还有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40千米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534年至550年,最早开凿者是东魏大丞相高欢。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继续开凿石窟,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建造石窟达到了高峰。

天龙山石窟有东魏、北齐、隋、唐各代开凿的石窑27窟。东峰8窟,西峰23窟,山北3窟,寺西南3窟,窟之间山径相通。有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

石窟中,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石雕体态生动,姿势优美,刀法洗练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

“漫山阁”中的弥勒大佛坐像高约8米,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立像,高约11米,形体丰满,璎珞富丽,纱罗透体,而普贤雕像,面带微笑,怡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

天龙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娴熟、比例的适当、线条的柔和、雕刻的精细同云冈石窟一样为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建筑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旁注]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龙门石窟 我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000米,现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宝库。

《魏书》北齐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藻井 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秀骨清像 形容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一般多指所绘宗教人物画所表现出来的面目清秀、棱角分明的艺术特点。语出:《历代名画记》:“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刀锥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

箜篌 一种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可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筚篥 也称管,一种古代管乐器,多用于军中。筚篥在我国流行了2000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筚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有两种:一种是八孔的,一种是九孔的。筚篥的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凉,质感鲜明。

[阅读链接]

云冈石窟以西约2000米处的十里河西岸的山丘上,有一组规模较小的石窟,这就是“鲁班窑石窟”。

传说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能工巧匠曾居住于此,从而得名“鲁班窑”。“鲁班窑”为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坐西朝东,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对峙呼应。这里没有红墙绿瓦,没有参天树木,只有两个洞窟。石窟均为椭圆形。

由南向北,第一窟进深4米,宽为6米,高6米,穹庐顶,顶板无雕刻,周壁雕有坐佛四排,隐刻龛形。入定坐佛高50厘米,服饰偏袒右肩。北壁、西壁有佛像37尊,南壁有佛像三排24尊。

第二窟相距第一窟5米多,进深4.17米,内宽6.1米,高4米。窟内周壁雕有规整的千佛龛。有佛像66尊,服饰有通肩和偏袒右肩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