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气息浓郁的秧歌舞

山西的民间舞蹈历史十分悠久,《苏氏演义》记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

“战蚩尤”舞,被当地人称作“爱社”,它反映的是原始社会轩辕黄帝战蚩尤的故事:黄帝为战胜人头兽身、钢头铁额的蚩尤,招纳了24家魂头鬼,为首的6个大鬼分别戴着画有红、紫、粉、绿、黑、蓝6种颜色鬼脸的头盔,身靠扎有15根彩色绿条的背架,手使两尾绣鱼,驱使18名小鬼各持一面小锣,排列各种阵势。

先以“推门脸”、“提腿猴”、“下蹲”、“骑马势”作为战前演练,接着用“侧上墙”、“子场”、“过关”和“对弈”、“耍桌”等场面表现黄帝大败蚩尤的情景。场面壮观,风趣逗人。

山西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共有几百余种舞蹈,按其形式可分为秧歌类、锣鼓类、彩灯类、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和其他类。

总的分布情况是:秧歌类舞蹈流行于北部、中部地区;锣鼓类舞蹈流行于南部地区;神鬼类舞蹈多流传于偏远地区;彩灯、车船、花鸟、拟兽、武技类舞蹈则遍及各地。

这些民间舞蹈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乡土气息浓郁,是山西人民世世代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秧歌是山西众多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类,大多数秧歌有歌有舞,以舞为主,但也有的侧重于歌唱,如伞头秧歌、挑高秧歌、小秧歌、高跷秧歌等。

表演人数少则两三人,如“小花戏”、“小秧歌”;多达几十人,如凤秧歌、踢鼓秧歌,甚至上百人,如伞头秧歌。它们风格多样,各放异彩。

凤秧歌是流行于山西忻州原平一带独具特色的一种秧歌形式。凤秧歌传统节目有几十个,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的。

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妆而成。后来,女性也加入了其中。

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头戴军盔,奇妙的是盔上盘绕着一个竹圈小帽,是一根长约八尺的富有弹性和韧劲的竹条,竹条顶端缀一束红缨,表演时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舞姿优美轻盈。

凤秧歌的表演有三种形式:踩街、踩圈、开轱辘。踩街,即在街道上穿行表演。男女排成几列队形,边扭边舞,交错向前。

队伍前面由一个手击水镲者指挥,前面两个领头的分别化装成“疯公子”和“野太医”。后面的男角扬臂击鼓,头上甩圈;女角击打小锣,载歌载舞。音乐高亢悠扬,表演自然生动,队形灵活多变。

踩圈也叫小秧歌,是继踩街后的定场表演。领唱者为一对老夫妻,其余均为女角。演唱前有段纯舞蹈表演,按“四开头”、“长流水”等锣鼓点进行。

之后,便由男主角手持花扇,将绕圈舞动的女角一个个逗引出来。被点到的女角与男角跳“扭麻花”、“掏八字”等舞蹈。

然后全体围圈演唱,通常是男角领唱,女角合唱,尾声时男女大合唱。歌词大都自编自演,以颂人、描景、说事为主要内容。表演时的节奏也较前加快,幅度加大,男女对舞,演唱风趣幽默,富有乡土特色。

开轱辘也叫大秧歌,是以上秧歌演唱部分的延续,演出一个个小戏,剧目内容有人物性格,有故事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构成一出出民间小演唱,所以当地俗称“出儿秧歌”。

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如《薅苗》、《打麦》、《秋收》;有表现年节习俗的,如《过大年》、《观灯》;有刻画自然风景的,如《四敖八景》、《朝霞峪赶会》、《崞县城赶十三》;有描写爱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如《二女告状》、《等新郎》、等,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农村生活图画。

踢鼓秧歌是流传在山西朔州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尤以朔城区、平鲁区最盛行,流传也广。它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的艺术特点。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踢鼓秧歌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子三种。大小场子主要以表演的人数和节目形式而定。大场子一般在山区较为流行,参加人数最少不得低于16人,多可达到64人或更多。

表演时,常以两踢鼓引路,每一踢鼓后,跟一拉花。队形有时成“一”字长蛇阵,或二纵队相并而行,或四纵队对阵而行,或穿插以各种阵式进行。小场子的前场叫山子,后场叫摊子,结尾叫落毛。

过街场子是在大小场子进行前表演,穿街过巷,边走边表演,有宣传和召集人的作用。三种形式各有特点,一般是交叉进行。

踢鼓的步法大而刚健,表演刚健奔放;拉花的步小而颤动,表演袅娜柔软。对舞的交手场类似武术中的对打,大场子红火热闹,气势大,阵式错综复杂。小场子表演者需有过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

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气势。

伞头秧歌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故称“伞头秧歌”,在山西,伞头秧歌主要流行于吕梁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等地。

伞头秧歌属于一种大型的民间歌舞活动,小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在伞头的带领指挥下,各自施展自己歌、舞、吹、奏才能。

伞头秧歌的内容丰富广泛,形式活泼多样,气势粗犷豪放,规模宏伟壮观。一支秧歌队,除了乐队和仪仗队外,其余皆扮各种角色。

大致顺序为:仪仗队;乐队;龙舞;伞头,即手执花伞的秧歌艺人,是秧歌队的头领;架鼓子;小会子,即民间小演唱;杂会子,即传统折子戏;民间传统舞蹈;旱船,也叫“水船”;狮子舞收尾。

伞头秧歌的表演主要是扭和唱两个方面,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伞头是伞头秧歌队的统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全局,选派节目,带领秧歌队排街、串院,并代表秧歌队即兴编唱秧歌,向外界答谢致意。

伞头右手执花伞,左手摇响环。响环俗称“虎衬”,是用响铜铸造而成的环状圆筒,直径约10厘米,朝外沿开缝,形似手镯,内装小圆球,摇动时发出串铃般响声。

响环的作用,一是作为道具使用,象征威武。二是摇响后作为唱秧歌或行动前的信号,以指挥锣鼓乐队。伞是普通的花伞,周围缀有红绫,表演时随着音乐节奏向左旋转,上下飘动,轻盈自如。

山西秧歌,无论从种类,还是从内容上说,都极为丰富,而且极富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另外,多数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奇葩中的奇葩。

[旁注]

腰鼓 古时候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国流行起来。

小锣 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

拉花 北方秧歌的一种,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富有表现力。

武术 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将军令 曲牌名,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流传至今1000多年,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

折子戏 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好的折子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其思想观点有较强的人民性;而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阅读链接]

凤秧歌的名称及其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是因为所用道具而得名,表演时,男角头上所佩戴的甩尾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故名。

二是说凤秧歌由安徽凤阳传入,其前身可能是凤阳花鼓,后与当地踩圈秧歌相结合,吸取了民歌小调丰富了演唱部分,逐渐变成为现在的形式,所以称之为凤秧歌。

三是传说秦始皇时期,有一家老少为躲避服苦役,儿子装疯卖傻扮成疯公子模样,扬襟舞扇,癫出城外。一个假装太医的人和这家老少追着装疯的儿子逃出城去。后人为了纪念这种足智多谋的行动,便产生了这种艺术形式。凤秧歌中的两个领头人,恰巧是“疯公子”和“野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