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运筹帷幄,毛泽东决胜万里外商谈条约,斯大林尊重毛泽东

运纂帷幄,决胜于万里之外。毛泽东会谈余暇,给林彪复电:同意 四野关于演海作战的建议,准备相机夺取海南岛。

白雪铺地,寒风刺骨。

莫斯科的冬天和北京的冬天不一样,据说能把人的耳朵冻掉,脚手冻僵。但毛泽东住的孔策沃别墅里,却是暖融融的,不冷不热,温馨宜人。

毛泽东到莫斯科后,斯大林特别重视,请他住在当时苏联最好的住处之一——孔策沃自己的别墅里,并且叮咛有关方面一切从优,热情接待,让毛泽东他们生活得舒适、愉快。然而,在豪华宽敞的房间里,在柔软舒适的沙发床上,毛泽东仍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觉得他到莫斯科以来,斯大林对他是热情的、尊重的、友好的,尽量想听取他的意见,满足他的愿望和要求,然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不想求人,更不愿向人乞讨,靠别人的施舍生活。他一贯主张自力更生,希望有外援,但要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的独立富强的国家。因此,在晤谈中,斯大林再三问他有什么想法和愿望,要办什么事情,他都没有提要求, 只是说应该搞个“既好吃又好看的东西”。

这个既好吃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呢?人们作着各种猜测。毛泽东当时没有明言,也不便明言,但他认为,凡是研究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凡是了解中国革命斗争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东西。因为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英勇斗争、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孜孜以求的就是这个东西。不是吗?1840 年前后, 英国帝国主义者,把毒品鸦片说成提神好吃的东西,大量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林则徐等禁烟销毒,要他们做正当买卖,他们不干,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清朝天国的大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八》。

洪秀全、冯云山等爱国英雄领导农民起义,经过艰苦战斗成立了太平天国,严禁鸦片,抵御外侮,实行土地“天下人”共有。然而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入侵天津,掀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打到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将园内一百多年汇集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劫掠一空,并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沙皇俄国也趁机掠夺,强迫清朝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掠去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此后的近百年间,清王朝、袁世凯、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卖国政府,先后和英、美、法、俄、德、日、意、葡萄牙、西班牙等列强签订了一百多项条约、协定,差不多都是丧权辱国,给中华民族丢脸的东西。只有苏联十月革命后,由列宁斯大林派往中国的特使越飞和孙中山先生签订的《孙越宣言》, 废除不平等条约,热诚帮助中国人民。这是第一个冠冕堂皇、人民实惠、既好吃又好看的东西。因此,孙中山先生在逝世前留的遗嘱中写道: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此刻,毛泽东住在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的国家首都莫斯

科,又住在苏联领袖斯大林的别墅里,受到主人热情、友好、平等⋯⋯甚至谦恭的接待,怎能不心潮翻滚,难以入睡呢?看起来,新中国的诞生,在外

部,有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支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不成问题的, 和斯大林的会谈有了良好的开端,以后等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到来再深入细谈;而在内部,防止黄炎培先生说的那种“周期律”,防止胜利后骄做、腐化、堕落的斗争刚刚开始;而国民党蒋介石卖国集团,又在美帝国主义的庇护下,以台湾、海南岛作基地,妄图反攻大陆,我们又怎能不秣马厉兵、枕戈待旦呢?

毛泽东心潮翻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干脆起床,走到桌前,取来新收到的两份电报,审阅起来。

一份电报是刘少奇从北京发来的,说毛主席出国后,江青同志要到新解放区去看一看,请示该如何办?

毛泽东知道,江青爱出风头,特别爱以“毛泽东夫人”的名义出外张扬, 影响不好。他听说 7 月间,他委托刘少奇率团访苏,会见斯大林时,苏方知道江青在苏联养病,也请她参加了第四次会见,并设宴招待中共代表团及江青。

斯大林见中国同志都这么年轻能干,十分高兴,相互问好之后,招呼大家入席就座,并触景生情他说了一些诙谐有趣的话,使宴会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但是,江青表现反常,态度拘谨,一言不发。师哲心里嘀咕:江青今天怎么啦?她过去爱出风头,好表现自己,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后来他才知道: 刘少奇事先给她打过招呼,让她不要多讲话。其实,江青对斯大林也十分敬佩,为了准备向斯大林祝酒的动作和祝酒词,她考虑再三,并和林莉等同志讨论了一整天。

演员出身的江青,准备好了动作和祝酒词,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见斯大林转了一圈,刚刚坐下,便胸有成竹、态度从容、萧洒大方地举起酒杯, 走到斯大林跟前,热情而恭敬他说:“同志们!我请大家一起举杯,共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斯大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我祝愿斯大林同志永远健康!”

江青那萧洒而大方的举止、简短明快而又颇具韵律的祝酒词,引起了全场人的注意。大家都抬起头来,望着毛泽东这位年轻漂亮的夫人。这时,江青又接着说:“请大家举起杯来,请大家同我一道为斯大林同志干杯!”

斯大林听了江青的祝酒词,禁不住开怀大笑。他和江青碰杯之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都高兴地碰杯,饮酒。

斯大林端着酒杯,走到中国同志的身边,笑着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健康,竟然就是你们的幸福!这恐怕大高抬了!”

刚才还为自己的表演沾沾自喜的江青,听到斯大林的后一句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红晕。

斯大林说罢,转过身去,走到宴会厅的另一角。过了一会儿,他又转回来,若有所思地带着一种沉思、伤感和含有隐情的口气说:

“我们(中、苏)两兄弟之间的友好团结是最重要的,对世界革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在世,我们两国人民应该是团结的,斯大林不在世了, 仍然应该是团结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之间的团结,是与世界革命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①

这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他说:斯大林会健在!愿斯大林永远健康!

良好的祝愿,并没有使斯大林高兴起来。他举起酒杯,对中国同志说: “祝我永远健康的美词和良好的愿望,使人听了高兴!但事实上,人总是要死的,人总有一死!没有人能长生不老!

“我这人从来不喜欢奉承人家,但别人却对我有许多奉承,我也觉得很厌烦!我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成熟了,苏联人及欧洲人要向你们学习的话, 并不是奉承你们,也不是客气话。西欧人由于骄傲,在马克思、恩格斯死后, 他们就落后了,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到了东方,现在又将移到中国和东亚。”

说着,斯大林放下酒杯,严肃地建议:在国际革命运动中,中苏两国都应当多承担些义务,而且应该有某种分工,就是说要分工合作。他希望中国今后多担负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因为中国革命本身和革命经验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会被他们参考和吸收,苏联在这方面起不到像中国那样的影响和作用。这个道理是明显的, 正像中国难以像苏联那样在欧洲产生影响一样。

江青对于能给斯大林祝酒十分高兴,但毛泽东后来闻讯,却不高兴。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苏联养病的江青专程回国,要上天安门,毛泽东不让;接着,毛泽东访苏会见斯大林,江青又要去,毛泽东仍不允许。现在,毛泽东出国访问刚十多天,江青又要到新解放区去看。是要去干

什么呢?又是要以什么名义去呢?刘少奇发电请示,毛泽东也认为这不是个小问题,于是毛泽东拿起笔来给刘少奇复电并让转江青,表示同意江青去新解放区看一看,“但须得少奇同志同意”。不仅如此,毛泽东的电报还说, 如果少奇同志同意的话,“则应以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的名义,由中央组织部写介绍信绪新区党的组织”。因此,还要江青去和当时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秘书长的“廖鲁言同志谈好,并得到他的同意。”同时还特别叮咛江青:“到新区后注意只收集材料,不发表意见,并须顾到不要给当地党政以较多的麻烦。以上统向少奇同志接洽,由他作决定。”从毛泽东的这份电报中,不难看出,当时的毛泽东对自己的妻子江青,要求是多么严格呀!而这种要求,正是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防止胜利冲昏头脑,防止腐化堕落,防止历史上“兴亡律”的再演出发的。

另一份电报,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发来的,说的是四野关于渡海作战相机夺取海南岛的建议,当时,毛泽东根据广西全省解放后,两广连成一片的实际情况,明确决策,给四野司令员林彪发去一封电报,同意四野关于渡海作战的建议。电文强调:“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既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万五千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的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 随即独力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③

电报还指出,你们必须研究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向粟裕调查了解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不可轻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④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四野以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共 10 万人组成渡海兵团,由第十五兵团司令邓华、政委赖传珠统一指挥,开赴雷州半岛,准备相机夺取海南岛。

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它的面积仅次于台湾岛,约有 3.2 万平方公

里。该岛与雷州半岛有 20—50 公里的琼州海峡相隔,而琼州海峡又是世界上流速最高的海峡之一。在国民党残部所控制的四个岛屿中,海南岛比金门与

舟山群岛距大陆都要远,加上流速高,从渡海攻岛的难度看,远比打金门、舟山更为困难。由于该岛还具有远东潜水艇基地的最高潜水价值,如果该岛为国民党控制,就可以在未来的“反攻大陆”的军事战争中作为跳板。作为人民解放军一方而言,能否打下海南岛,不仅关系列扫清台湾外围屏障,夺取台湾的大问题,而且关系到新中国政局能否稳定的大问题。故而毛泽东特别关注四野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他在苏联访问期间还从莫斯科发电报,要林彪“争取于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时问题”。电报特别告诫林彪,海南岛作战与主门作战有很大区别:“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差。只要一次能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