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让步了,同意整个文件。毛泽东却说:“我们两个对不上日 径,如果整个文件,我要把我的总理找来。”

毛泽东按照他和斯大林商定的安排,准备到列宁格勒等地去参观。他有个习惯,参观一个地方之前,总是要先找点材料看看,要对那个地方作个概括的了解。因为他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接触外界事物, 属于感觉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符合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参观、访问,时间较短,不可能全面地、深入地去接触那些事物,因而,先看点材料,了解个概况,借助于别人的认识进行参观、访问,可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950 年 1 月 2 日下午,莫洛托夫、米高扬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具体商谈了周恩来的来苏日期及签订条约的时间。莫洛托夫问,新中国才成立,周恩来日理万机,能很快来吗?毛泽东笑着说,这没有问题,会如期到的。

在此之前,斯大林曾多次表示愿与毛泽东会谈并签订条约,毛泽东却坚

持要周恩来赴苏出面与苏方谈判、签约。毛泽东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在外交谈判方面,周恩来比自己更合适,更在行,周恩来是卓越的外交家。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字,曾用名有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 生于江苏淮安。1913 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 年留学日本。1919 年回国参加五四运动。1920 年至 1924 年先后赴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工作。1924 年秋回国,先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1926 年冬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1927 年 3 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8 月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 年出席党的六大后,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1931 年 12 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5 年遵义会议后,当选为中央三人指挥小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周恩来是出类拔萃的外交家,是谈判解决各种棘手问题的能手。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毛泽东委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团结张学良、杨虎城,同蒋介石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条件。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统一战线工作。1945 年 8 月,周和毛一起参加重庆谈判。1946 年11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后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多次对人夸赞过周恩来。他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把强将高手用在新中国首次大型外交活动的第一线,是毛泽东再三坚持要周恩来出面对苏谈判的首要原因。毛泽东认为:一个领导者不可能样样精通,行行都行,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 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于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现在,他不但出好了主意,而且和斯大林已口头约定了原则, 下边,“必须善于使用干部”,不能自己包办,应放手让周恩来这位“比我强”的外交家去谈判、签约。

其次,毛泽东强调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赞成一下子顶到头,搞“最高级”谈判。他知道斯大林对他和他所坚持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有怀疑,有看法,而斯大林有时又比较“粗暴”、“武断”,自己直接出面和斯大林作具体条约的谈判,如果在某些问题上谈不拢或谈崩,别人就不好收拾,没有回旋的余地。而让周恩来和苏方的政府领导人谈判,即使发生某些分歧和争议, 他和斯大林可以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协调、斡旋,妥善处理。

第三,“要对口”,要合法,“要好看”。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哲学家, 好进行高度的概括,往往把十分复杂的事物,概括得十分简明扼要,具体形象,一目了然。这次要搞个“既好吃,又好看的东西”,就属于这种高度概括、具体形象的典型事例。难怪斯大林始终理解不了。其实,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草拟、签订之后,人们便会忧然大悟:哈,这不就是那个“既好吃、又好看伪东西吗?“既好吃”,就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使新中国在

世界上健康成长不受侵犯的作用:“又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中国和苏联两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同盟,互助友好, 反对侵略,促进世界和平,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为此,条约的谈判和签订, 都应该是对口的,合乎国际法律和国际惯例的。所以,当斯大林作了让步, 同意签订个文件,并且建议说由他和毛泽东签字时,毛泽东还不答应。毛泽东笑着摇摇头;说:“你是部长会议主席,我不是总理,我们两个对不上口径,如果签订文件,我要把我的总理找来。”斯大林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

就这样,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毛泽东泰然自若地到列宁格勒等地去参观游览,调查研究,了解苏联革命和建设的情况。

列宁格勒,原名圣彼得堡,曾是沙皇俄国的首都。1917 年 10 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宣告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宣告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的开始。时过 32 年,中国革命宣告胜利,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里又夺得了政权。1950 年了月 15 日, 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领袖的资格,乘火车来到列宁格勒,受到了当地领导人和群众的隆重迎接。当地领导人原计划安排毛到斯莫尔尼宫休息,但毛泽东神采飞扬,游兴正浓,要直接乘车去波罗的海参观。

当地领导人十分尊重毛泽东,按照毛的愿望,汽车直奔波罗的海芬兰湾。天寒地冻,一片白银世界。大海和陆地都被白雪厚冰连在一起,白茫茫

的,分不出水陆的界限了。

毛泽东喜欢宽阔的海洋,更喜欢银白的雪原。他乘坐汽车在那一望无垠的海面冰层上奔驰了一个多小时,毫无倦意,不时的向当地的陪同人员询问各种景观。当远远地看见那雄伟的喀琅施达特要塞的时候,他走下汽车,在冰层上漫步,举目眺望,激情满怀他说:“革命使江山更雄伟!这里真是千里冰封啊!”

喀琅应达特要塞,是苏联十月革命时工人们和士兵们暴动的要地,在历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业绩!苏联同志介绍说:“此刻,我们正站在波罗的海海面的冰层上,冰下面就是海水,冰层的厚度约 1 米至 1 米 5。”

毛泽东望着那广袤无垠的冰原,高兴他说:我的愿望是要从海参崴—— 太平洋的西岸走到波罗的海一大西洋的东岸,然后再从黑海边走到北极圈。那时,才可以说我把苏联的东西南北都走遍了。

陪同的中苏两国人员,都为毛泽东的豪情诗意和宽广胸怀所感动,禁不住欢呼、鼓掌!

在列宁格勒,毛泽东参观了基洛夫机器制造厂,参观了冬宫展厅及沙皇的寝室、办公室、休息室、藏书等。苏联同志说:本来还有一间中国厅,但因内部整修,不能参观。

毛泽东对帝国主义侵华很反感,一听此话,即对身边的师皙说:“其实是不便对我们开放,不好意思让我们看!因为沙俄盗窃中国的东西大多了!”毛泽东特地参观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赞赏那十月革命时炮击冬宫

的革命壮举。参观了苏德战争中苏军保卫列宁格勒的防御工事。晚上,又到基洛夫歌舞剧院观看列别杰娃主演的芭蕾舞《巴亚捷尔卡》。演出相当精彩。结束后,毛泽东派王稼祥、陈怕达等代表团成员登台给列别杰娃献了花篮。此时,台上台下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响成一片。列别杰娃谢幕达五六次,观众仍不散场。列别杰娃意识到这是观众对于中国人民的友谊,是苏联人民对中国革命的热爱,也是对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敬慕,于是,她改变一般的敬

礼谢幕为向毛泽东鼓掌,用手送吻好几次,得到了群众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