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面对险情不慌乱,潇洒地唱起了《空城计》,并给新华社写 新闻消息:《蒋傅匪军妄图突袭石家庄》⋯⋯

为了挽救危局,蒋介石机关算尽太聪明,然而,国民党的将领们刚一行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组织,很快就得到了蒋介石的全部计划,并立即把情报发往华北城工部,转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闻讯有点紧张:敌人如果突然袭来,不仅平山县西柏坡,就连石家庄一带也是兵力空虚,防守薄弱,如何应敌?过去看《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用过空城计,凭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吓退了司马懿父子的大军。那是在古代,通讯落后,交通不便,再加上司马懿为人多疑,才使诸葛亮脱险。可如今,蒋介石心黑手毒,坐镇北平,海陆空军并用,电讯设备齐全,傅作义的用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机械化部队,不用一天,就可以赶到平山县,这该怎么应敌呢?思虑再三,毛泽东首先让师哲拟文以电讯告诉苏联,米高扬访问西柏坡的时间暂缓;又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一起商定:中

直各机关立即作好转移准备,要做到一声令下,随时能搬迁和疏散;命令东北野战军攻下沈阳后,由刘亚楼率领火速南下入关,进逼、包围天津,威胁北平。⑤

应急措施虽然英明,但是远水不救近火。如果蒋介石、傅作义孤注一掷, 当即率精锐部队突袭石家庄和西柏坡,正在沈阳攻城的东北野战军怎么能救西柏坡之危呢?!

在这危急时刻,大智大勇的毛泽东不但镇静自若,而且悠闲潇洒地给新华社写起了新闻消息。那新闻开门见山,直劈要害,标题竟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

10 月 25 日新华社发布了这条新闻,引起了国共双方的严重关注。蒋介石拍案怒吼:“是谁走漏了消息?!”傅作义紧锁双眉:“共军既已知底, 突袭会遭伏击!”西柏坡和石家庄一带的革命军民则袜马厉兵,加强战备。10 月 27 日,新华社又发布了毛泽东写的一条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

蒋介石、傅作义组织起来的精锐部队,原听说冀中空虚,扑上去就能升官发财,士气辽高;可如今听了这两条消息,知道冀中军民有了准备,又听说锦州、长春、沈阳的数十万国军死的死,降的降,眼看全部完蛋,谁还愿再去冒险为蒋介石卖命?部队拖拖拉拉,一时难以行动了。

这时候,毛泽东在西相坡,用他那浓重的湖南腔调,唱起了一段京剧《空城计》: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施旗招展空翻影,

原来是司马父子发来的兵。既领兵就该把城进,

却怎么在城外扎大营⋯⋯⑥

1948 年 10 月 31 日,新华社又广播了毛泽东撰写的一篇评论:《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在评论中,毛泽东写道:

“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元事可做,昨业己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愉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⑦

评论广播后,傅作义那偷袭石家庄的精锐部队,一枪未放,便惊慌地撤回了北平。

蒋介石责怪傅作义军临战不力,行动迟缓,而傅作义不服。蒋介石派人再探,发现刘亚楼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在 11 月 2 日攻克沈阳后己先行入关, 进逼华北,包围天津,威胁北平。蒋介石闻讯捶胸顿足,又吐鲜血;傅作义慌了手脚,急忙收兵,连驻守保定的兵力也收回北平。

这时候,毛泽东指挥的东北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此役从 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1 月 2 日,历时 52 天,歼敌 47 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一次大决战,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一次大较量,也是斯大林要等着看的一个焦点。

辽沈战役的胜利,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丧钟。蒋介石气急败坏,两次

吐血。美国、英国也都很重视这个焦点。美国《纽约时报》写道:“东北的沦陷,不仅关系远东这场内战的胜败问题,重要的是世界均势改变了,而且它是朝着美国希望的相反方向变化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中共占领东北,又将出现一个由北向南的征服形势⋯⋯从现在看来,中国如要统一,似乎将从东北出发了。”

这和斯大林当初强调的支持“蒋主席领导的中国统一”,是背道而驰, 方向相反的。

1948 年年底,毛泽东致电斯大林,介绍了当时中国国内形势以及同国民党谈判的问题。毛泽东说:“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⑩

毛泽东说:和平谈判我们一定要进行,但我们不同国民党政府谈判,我们只是分别同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和部队的代表谈判,同他们或者是谈判停战,或者是谈判起义的条件,我们正在和北平的军事力量雄厚的傅作义进行谈判,而且有希望得到和平解决。如果能和平解决,那么在华北就没有国民党的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