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与形的转换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以为对代数解法和几何解法的关系应形成以下两点意识:
- 既然数与形是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表 现形式,我们以为:一个问题如有其简洁的代数(几何)解法,一般地,它应有其不太繁杂的几何(代数) 解法.这是我们在有了一个问题的代数(几何)解法后充满信心地寻找它的几何(代数)解法的基础(依据).当然,对于一个问题,人们可以早已有了它的简洁的代数(几何)解法,但却没有它的相应简洁的几何(代数)解法,对此现象我们认为:一般不是没有相应的解法,而是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深刻,一时没有找到相应的解法.
例 2 求证:
(a 2 + b2 + ac)2 + (a 2 + b2 + bc) 2
a 2 + b 2
≥(a + b + c) 2 .
多篇文章以为本题采用代数证法较难,进而给出下列借助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的几何解法.
观察不等式的结构,将其变形为:
(a 2 + b2 + ac)2 + (a 2 + b2 + bc)2
(a2 + b2 )2
(a + b + c) 2
≥ a 2 + b2 ,
即 (1 +
ac
a 2 + b2
) 2 + (1 +
bc
a 2 + b2
) 2 ≥ |a + b + c| .
(∗)
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明显的:左边的点 P(1,1)与点 M(
- ac
a 2 + b 2
bc
, − a2 + b2
)间的距离;右边是点P到直线l:ax+by + c = 0的距
离.易知,点M在直线l上,因此,从几何上看不等式( * )成立,于是, 可证原不等式成立.
以上从几何的角度思考的方法是正确的,但由原不等式到(*)的变形等却是较为困难的.由题目的结构特征易联想到柯西不等式,而柯西不等式的一个几何意义正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把原不等式变形为
(a 2 + b2 + ac)2 + (a 2
- b2 + bc) 2
≥(a2 +b2)·(a+b+c)2 ,
借助柯西不等式的特例
A 2 + B2 ≥ |A + B|
运用差异分析法(比照式子右边的特点对左边进行展开整理)有下列较为简洁的代数解法:
(a2 + b2 + ac) 2 + (a 2 + b2 + bc) 2
= [(a 2 + b2 ) 2 + 2ac(a2
- b 2 ) + a2c 2 ] +[(a2
- b 2 )2 + 2bc(a 2 + b2 )
- b2c2 ]
= (a 2 + b2 )[2(a 2+b 2 ) + 2c(a + b) + c 2 ]
≥(a 2 + b2 )[(a + b) 2 + 2c(a + b) + c2 ]
= (a 2 + b2 )(a+b+c) 2 .
- 华罗庚教授说得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我们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应既研究一个问题的代数解法又研究一个问题的几何解法,充分发挥“形”对“数”的直观作用.“数”对“形”的入微作用,在对两法的转换、比较中,加深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例 3 正数 a、b、c、A、B、C 满足条件a+A=b+B=c+C=k.
**求证:**aB+bC+cA<k 2.
(1981 年第 21 届全苏数学竞赛题) 本题有一个很精美的几何解法:如图 1,作一个边长为 k 的正三角形 PQR,
分别在各边上取 QL=A,LR=a,RM=B,MP=b,PN=C,NQ=c,
则有面积关系:S△LRM
- S△MPN + S△NQL <S△PQR ,即
1 aBsin60° 1 ° 1 °< 1 k2sin60°.
2 + 2 bCsin60 + 2 cAsin60 2
得 aB+bC+cA<k2 .
以上解法确实精美,常常作为数形结合的典型范例出现在多种杂志上,
以至于很少有人去想它的代数解法.
这个问题有简单的代数解法吗?还是让我们来分析以上几何解法.这个精美的解法精美之处在于运用了一个很平凡的事实:“部分小于全体”,就是“3 个三角形之和小于 4 个三角形之和”.罗增儒教授巧妙地把这一事实换一种形式表示,法 b≥A 的连 QM,则
S△LRM <S△MQR ,
S△MPN +S△NQL <S△MPN + S△NQM = S∆MPQ.
经过这一分离,新的形式提供了新的机会,即摆脱图形直接用代数放缩法证明.
不妨设 b 为 a、b、c、A、B、C 中的最大值,有 aB<kB,bC+cA≤bC+cb=kb.
相加,aB+bC + cA<k(B+b) = k 2 .
得到一个甚至比几何证法更为精美的证法.这个证法没有一点几何痕迹,但它确实是由几何证法“翻译”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