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审查说明

王春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已于 1992 年 4 月审查通过,在全国出版发行。此次审查通过的新大纲比之国家

教委 1988 年 11 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等方面,有较大改进。知识结构也作了一定调整。

一、修改大纲的主要依据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991 年 3 月 9 日,江泽民同志致李铁映、何东昌同志的信中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以“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的抬头。”懂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历史选择”。国家教委根据江泽民同志的信,1991 年 8 月制订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试用)、《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 教育纲要》(试用)两个文件,来落实江泽民同志的指示。上述信件和纲要是这次修订历史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历史学科教学的知炽结构应如何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许多科研成果。1988 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出现了许多变化。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需要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教学大纲的内容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补充、调整和修订。

同时,考虑到减轻学生负担和课时的调整,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六·三”学制课时相同,因而教学大纲应该有较大弹性,应该作相应的修订。

二、通过“两史一情”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新大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教学目的和要求”、“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教材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明确而科学的阐述。“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这对编写教材和教师教学都能起到指导性的、有所遵循的作用。

新大纲的首要特点是加强了以“两史一情”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大纲系统地闸明了初级中学历史教学所要求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历史教学内容之中,也就是把历史事实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而“不能重新制造‘左’的气氛”。

我国正处在全面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要求我国广大青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成为这样的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一代新人,就需要认真学习历史,理解历

史。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的发明,为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我国的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月球上的山脉有六座是以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孔子、屈原、关汉卿等人被列为世界古代文化名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近百年来,我国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以坚船利炮武装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蹂躏得遍体鳞伤,侵略者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1000 多个不平等条约,掠去大批金银财富和大片领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惨遭杀害。面对屈辱和沦亡,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坚强不屈,抛头颅,洒鲜血,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为挽救祖国、民族之危亡,奋勇抗击侵略者。然而,无数仁人志士,民族精华,时代英豪,从林则徐到孙中山,最终未能找到切合中国的救国救民之路。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面目才为之一新,经过 28 年艰苦奋战和曲折的斗争,终于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 40 多年的艰苦奋斗,使祖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40 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就是中国近代现代史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国情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首先要使青少年。乃至全国人民,深切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的这种国情。这也是新大纲所体现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原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思想教育内容相比进一步深化的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道德情操和献身革命教育,并以“两史一情”教育为基础与之紧密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应地有所侧重。如中国古代史部分,新大纲提出:要通过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向学生进行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观点教青。同时,通过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曲折、复杂的演变;时而渐进,时而回转,时而突变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通过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能力。要使学生懂得,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与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密切结合的。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作用, 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要通过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杰出历史人物有如璀璨群星,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等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发展部作出了贡献的内容,帮助青少年树立维护国家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通过介绍优秀杰出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引导青少年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对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在教学中也应使他们起到“反面教员”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两史一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除前已述及者外,同时还要注意通过中华民族受压迫求解放,改变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的历史,帮助学生树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尤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要使学生从历史的深处和实际,确切认识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历史的必由之路。使学生思想上课深扎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根。同时,在这一空前未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曾经涌现出无数仁人志上、革命先烈和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像林则徐那样的爱国者,孙中山那样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林觉民为代表的民主革命烈士群像, 李大钊、毛泽东那样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黄继光、雷锋那样的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为国为民、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高尚品德,是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是向青少年进行继承革命传统和优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具体生动的好教材。

在世界史的教学中,特别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世界各族人民历史发展的横向比较,各地各国发展的不平衡;通过纵向比较,各个历史时期发展速度迟缓与迅速的差别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帮助青少年树立落后可以转为先进,先进也可能转为落后的辩证观点,从而激励学生奋发自强,积极改革,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改变个人、集体、祖国的后进状况,勇超先进的精神。要通过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比相互影响的历史,向学生进行事物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和理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进入近代、现代时期以来,不可能孤立地、封闭地生存发展。因此,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富强进步和现代化,必须而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使青少年更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 振兴中华的重要方针。

国际主义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特别是世界史教学的内容之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培养青少年的国际主义思想和学习世界各国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德和情操。特别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曲折、迂回、复杂的历史过程,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共产主义觉悟。

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调整和完善了中学历史的知识结构

新大纲进一步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调整和完善了历史的知识结构。

与初审稿相比,中国古代史部分,删减了难度较大的关于东汉田庄、依附农民的要求,关于宋元时期各民族“维护本民族利益”杰出人物的评价,

关于“井田制”的理解和要求等。加强了“两史一情”中关于灿烂文化的知识点。如越族地区的开发,宋元的建筑、农学、教育等。对知识点的这样调整是合适的。在“两汉的经济”中,有“豪强地主的田庄”知识点,这可以比较集中地写“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局混乱,阶级矛盾激化”的内容,符合少而精的原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越族地区的开发”, 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今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早在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祖先早已在此繁衍生息,开发拓殖。增加“宋元的建筑、农学和教育”,充实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内容,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加强了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的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具体说,增加了“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 的知识点。这就加强了青少年对台湾同胞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献身精神的了解,进一步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部分,增加了“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段,能使学生更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挥了杰出的伟大作用;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增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内容,这是根据近几年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状况总结出来的,思想上认识到达点与行动上有所警惕,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至关重要。增加“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有关理论,启迪学生懂得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产生、形成、完善,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算起,只有 70 多年, 它在曲折中成长发展,在改革中日臻完善。正如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客观规律。增加“奔向 21 世纪的宏伟纲领”的内容,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有丰富的时代感,能增强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主义信念,使历史教学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作用。世界史部分增加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等内容。这对青少年全面系统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超额利润,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极为重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同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若干环节的调节措施, 在经济上取得较大的发展,又一次出现资本主义暂时的相对的稳定。然而, 这种发展和稳定,并不能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垄断资产阶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掠夺以及对本国工人阶级压迫剥削的本质,而只是改换了掠夺、压迫、剥削的方式,就其经济掠夺剥削的数量而言,远超过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也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贫困、落后,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继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发达国家反对改变世界经济旧秩序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准确阐明这些史实与原理,有助于青少年从本质上区别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新大纲加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等内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修正主义的产生与泛滥,同 1871 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和平”时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联系着的。恩格斯在晚年、列宁在 20 世纪初非常深刻地分析了修正主义产生

的根源,严肃地批判了修正主义背弃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科学地理解这段历史,能够启迪学生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高潮与曲折绝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0 多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长时期处于“国内和平”与经济发展状况下,这为修正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再泛滥提供了社会基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克服资本主义痼疾,它也没有超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预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尽管出现了曲折,但仍将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的真理继续前进。

新大纲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注意了从以往的比较强调阶级斗争、政治史的框架体系,调整、改变为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综合民展进程为主体内容的框架体系。因此,新大纲增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即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是怎样由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的衣食住行,充实了历史的“血、肉”,加强了历史学科的社会性。同时,注意了加强文化科技及其对让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外近代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内容,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 来阐述文化科技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因此,在对青少年的历史教学中,文化科技发展史应有一定比重,要通过史实,正确闸明文化科技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总之,1992 年 4 月审查通过的新大纲,在广泛吸收原教学大纲(初审稿) 以及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几次讨论修改而进一步完善。我们期望有关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能编著出高质量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因地制宜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