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国现代史部分的说明

李隆庚

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生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本)(以下简称新大纲)在中国现代史方面与现行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现行大纲)比较有许多新意。现就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方面作一点说明。

新大纲中国现代吏的基础知识和内容要点与现行大纲比,有不少改变, 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现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期不同。现行大纲对中国现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期是以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为界。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至 1919 年五四运动前为中国近代史;

1919 年五四运动起至本世纪 80 年代中为中国现代史。其中包括两个历

史时期,即 1919 年五四运动至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至 80 年的社会主义时期,新大纲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基础知识部分”第一个问题中规定“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显然,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期是比较恰当的。这种分期是以社会性质的变化来划分的,而不是以革命性质的变化来划分的。现行大纲足以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来划分的。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变化,1840 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以后到 1949 年 10 月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 100 多年中。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虽然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但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把这一段历史统一划为近代史是合适的。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期。因此,把 1949

年 10 月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作为中国现代史,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现代史的开始。

第二,加强了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育。这在新大纲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安排中有明显的反映。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与要求”中,特别提出了要“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在“教材的安排”中规定中国历史的古今比例,古代史部分占 2/5, 近现代史部分占 3/5。在课时的安排上,初中一年级每周两课时,初中二年级每周三课时。按教学计划初中二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这样,中国近现代史课时就比现行大纲增加了 1/3。随着课时的增加,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增加了。

新大纲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这主要是向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1991 年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发表后,从中央到地方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十分重视,要求增加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渡过了 40 多个年头。这 40 多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国防、外交、文化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然,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在工作中也曾发生过一些重大失误。这 40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深刻的经验教训,应加以总结,编入历史,教育后代。再次,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是十二、三岁的初中二年级学生, 他们的大多数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出生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长大的,他们对祖国“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历史茫然无知,或知之很少,对新中国成立 40 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不深。所以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就非常 必要,使他们从祖国的历史中认识我国 40 年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他们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由于这些因素,新大纲对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加,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第三,中国现代史内容要点的变化。中国现代史教学时 间增加后,教学内容也相应增加了。新大纲对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分为七个问题。现对这七个问题作一说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加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主要讲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讲三点。第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与现行大纲在结构上不同。新大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作为现代史的第一课,而不是像现行大纲那样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终结。第二,讲斩中国成立后,进行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这主要是从政治、军事角度为巩固新政权作的工作。讲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与现行大纲不同,这次新大纲还增加了“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活动”两个内容。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特权,主要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侵略势力。增加“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活动”,主要是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企图颠覆扼杀新中国的种种罪恶活动。如派遣间谍进行破坏活动,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我国领土台湾;在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后,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美国的飞机侵犯我国领空、轰炸我国东北城市和乡村等等。第三,国民经济的恢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国时面临的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崩溃的国民经济状况;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使新中国的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讲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这问题除了讲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外,强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二)两问题,主要是讲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的历史,即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前三年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后

四年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时期国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的根本转变,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真正确立起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从法律角度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主要是讲 1957 年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历史。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写 1966 年至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与现行大纲的“十年内乱”不同。“十年内乱”主要写“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主要写十年中“文化大革命”这一面。新大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除了写十年文化大革命外,还增加了“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写十年中“文化大革命”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破坏,使国民经济曾一度发生困难。后来,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努力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又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按国民经济常年发展水平计算,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造成损失约 5000 亿元。但是在这十年中, 由于大批老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一方面,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方面我国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外交工作都有所发展的。新大纲在这方面作了实事求是地反映。

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写 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到当前的历史, 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主要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一国两制”构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情况。党的十三大及其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三届四中全会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形成。当前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六、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主要讲三点。第一,讲建国 40 年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第二,讲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大同繁荣的方针。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党和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反映了少数民族在让会主义大家庭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和合作。

第三,讲外交工作。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支持、援助被压迫民族和弱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正义斗争。反对霸权主义。1971 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七、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主要是讲新中国成立 40 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教育、体育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从上述大纲教学内容的七个方面问题来分析,应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新大纲强调了新中国成立 40 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前五个问题是从政治、经济方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六)(七)

两个问题是从统战、民族、外交、文化方面讲 40 年来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对新中国与旧中国有个鲜明的对比,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第二,新大纲的教学内容,还强调学习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了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这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点和要求。新大纲与现行大纲比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增加较多,文化方面设专题讲授,而且包括了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和卫生等许多领域的基础知识。现代史把文化列入中学教学内容,这在建国以来的教科书中还是第一次。

关于大纲内容要点中,政治、经济按四个历史时期来写,而统战,外交, 民族和文化为什么不按四个历史时期来写呢?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内容与政治、经济的内容比较,统战、外交、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少得多。如果把较少的内容再分到四个历史时期中去写,那在每时期中这方面的内容会显得更少,这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把较少的内容集中起来,设专题讲,使这个问题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如外交战线内容,分在四个时期去讲。那每时期只有几句话,这方面的成就给人的印象就不深。再说:文化方面内容集中来写,也与中国史一、二、三册的体例一致。中国古代史往往把几个朝代的文化集中起来写,如夏商西周时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秦汉时期文化、隋唐时期文化等等。每个时期都是把几百年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集中起来写。共和国史才 40 年,时间较短,内容也不太多,集中起来讲比分散讲较有利,也有利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大纲教育内容时间的下限比现行大纲的下限时间又往后延伸了。现行大纲写到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新大纲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十三)中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是奔向 21 世纪的宏伟纲领”。这说明

新大纲的内容要写到本世纪 90 年代初。

关于思想教育问题,新大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比现行大纲的要求更明确具体,易于贯彻,便于落实。新大纲除在“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对思想教育提出总的要求外,在教学内容中又按年级高低和根据学习基础知识的内容,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新大纲的又一个特点。新大纲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的“思想教育部分”,根据初中二年级学习近现代史内容,又提出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尤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观点”、“继承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的教育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与要求。

关于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最基本内容。中国现代史应该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很丰富,应该充分利用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是中国现代史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路线教育主要应着重四个方面:第一,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教育;第二,坚持改革开放的观点教育;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教育, 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第四,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目标的教育,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使学生看到祖国的宏伟前景,确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教育。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了。随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现代史教育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0 年的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史实,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必定在中国取得胜利的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和继承优良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品德教育的素材在中国现代史内容要点中很多。建国初期有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回忆革命先烈的光辉业迹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抗击美国侵略者。涌现出无数像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反映了他们高尚的优秀品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涌现了像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铁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还有建国初期克服重重困难,从大洋彼岸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专家、学者,如钱学森、华罗庚、赵忠尧、邓稼先等,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优秀品德,值得大家学习。中国现代史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方面材料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

关于能力培养问题,同思想教育问题一样,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对能力培养提出总的三点要求后,在教学内容部分又按年级提出具体培养能力的要求。随着年级的提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新大纲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的“能力培养部分”,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情况,对能力培养又提出了八点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比初一年级学古代吏的要求提高了一步。例如:在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上,初一年级只要求学生简单地复述教科书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而在初二年级,则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发言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又如在要求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去说明生活中接触到的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的情况时,对初一年级只要求说出文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而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说出作品;护的历史故事。显然,这个要求比初一的要求是高多了。在初二年级还增加了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如“能力培养部分”

(四)中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能力培养部分”(五)中要求“比较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有关重大事件,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关于新大纲在“能力培养部分”提出的八点具体要求,马执斌同志在《中国近代史部分说明》中已作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