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的“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

孙恭恂

《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阐述的意见对于处理历史教学内容,带有根本的指导性质和理论意义,不仅是编写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历史教师钻研、体会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保证其思想性和科学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共有 13 条,其所包括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第一,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和时代感问题。

一、《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的第一条说:“初中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 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正确指导思想和科学观点。

人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史料是人类历史留下的痕迹,但是,如何去认识客观历史,分析、解释史料,却有着个人的主观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即是历史观和指导思想。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也有权少数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在观察具体历史问题时,有过某些唯物的或辩证的观点成分、因素,闪烁过某些智慧的火花,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真正使历史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历史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的, 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②正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经过列宁、毛泽东同志发展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得“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③,使“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④

必须看到,虽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认识历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供了最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它并不能够代替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本身。因此,历史教学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绝不等于只是简单地用经典著作的一些论断或词语,在教学中“贴标签”、“喊口号”,“放空炮”;而必须结合着具体的史实,“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

①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260 页。

②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260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0 页。

④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443 页。

引出正确的结论。”①

二、《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一条还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际上,这里说的就是历史教学内容应该有时代感的问题。

首先,一个时代的史学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生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总是要为史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正在指引着全国人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宏伟目标。同时,近年来,国内国外还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这一切都不能不影响、制约着我们历史教学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就在原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外,比原大纲进一步明内地提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与“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 等。大纲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下限也都作了相应的下延;中国历史由原来讲到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现在讲到 90 年代初我国十年宏伟规划的提

出,“奔向 21 世纪的宏伟纲领”;世界历史则由原来的 70 年来 80 年代初,

延伸到 90 年代初,包括了“世界时局的新变化”与“东欧的骤变和苏联的解体”等最近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与事件;另外,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亦都作了一些相应的增删和变更。这些部正是当前时代发展在我们历史教学内容上所表现的具体反映。

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时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升华和深刻,使之更加地趋于科学和接近于历史的实际。

这种情况,正象前文所引毛泽东同志的话中讲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①而到了近代,“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 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②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科学的宇宙观用来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便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此,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便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③。历史才破天荒地变成了真正的科学。

明白历史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感这一道理,历史教师就应该注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关心现实,增强自己对于时代的认识、了解,站在现实的高度,去体会历史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第二,制约客观历史的一些基本规律,处理古今中外历史问题的一般原则。

一、认识人类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这里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既有普遍的共同规律和道路,同时,不同国家、

①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759 页。

①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260 页。

② 《毛译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275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0 页。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又都具有着各自的特殊性。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不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英、美、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还是它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道路、特征,都不相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人类社会不拘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民族,又都大致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这又是其普遍的规律和共同性的地方。还应该看到,如同哲学上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一样,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性也是寓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特殊性之中。

因此,《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2 条中明确规定:“历史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教学要阐明历史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揭示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

二、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和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生产力决定、制约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制约着上层建筑。关于这一基本规律和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① 马克思的这段精辟论述,已经被古今中外的无效历史事实所证明。

同时,还必须看到,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也决不是消极无为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适合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能够对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只有这样,才是坚持了辩证法而避免了机械论。在西方,西欧、北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出现的“工业革命”和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促进生产力大发展。40 多年来取得了各条战线的伟大辉煌成就,就都是这种“反作用”的最好证明。

《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最基本原理,在第 3 条中明确地指出:历史教学应该“阐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要阐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3 条,还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即历史上人民群众与个人的作用问题。

列宁在论述唯物主观诞生以前,“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之一时曾经指出:“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而“只有历史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2—83 页。

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①承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显然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分水岭之一。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也曾经十分清楚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

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创造作用,一般地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①创造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官。事实雄辩地证明,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和手工业的青铜、冶铁、陶瓷、丝织,哪一样无不都是奴隶、农奴、农民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生产斗争的结晶。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更是广大工人阶级辛勤创造的结果。我们可以说,没有劳动人民、没有“劳力者”,就没有社会历史上的一切衣、食、住、行,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世界。

②科技、文化的创造者。有些科技成果如我国古代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万里长城、大运河以及无数雄伟精美的宫殿、寺院、园苑、塔、桥等建筑,陶瓷、冶铸、纺织等行业的技术改进与发明,常常都是出于无名氏的人民群众之手。有些科技发明者留下了姓名,但是,他们也是劳动人民,如, 我国战国时的能工巧匠鲁班,河北安济桥的设计建筑师、石匠季春,改进棉纺织技术的黄道婆等。文学艺术上也有这种情况。《诗经》、《乐府》、南北朝的民歌,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的作品,其中不乏人民群众的杰作;白居易的待所以优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每赋一诗先唸给普通老妪听,待其听懂才作定稿。宋元的话本,直到明清的章回小说,不少也是先由民间说话人创作,而后才由小说家进行加工而成的。至于云岗、龙门,敦煌等一些艺术宝库,无论是其设计,还是雕塑、绘画更无不是经由多少劳动人民无名氏的艺术家创造而成的。我们不否认,历史上更多的科学发明和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些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劳动成果,但是,他们所以能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并饶有成就,首先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他们创造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同时,人民群众也为他们的发明与创作,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生产经验与生活素材。

③阶级斗争与反抗外夹民族压迫的主力军。如,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推动社会进步,出现一个又一个“大治”的根本原因;在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不论是“新模范军”、“大陆军”,还是巴黎人民一次一次的起义,以及林肯颁布的《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动员起来的农民、黑人奴隶投入南北战争, 都是决定这些革命最终获得胜利、成功的重要原因,等等。在反抗外来民族压迫和侵略的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比比皆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农村姑娘贞德的抗英壮举,中国中英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江浙人民的黑水党斗争,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抗日战争中敌后杭日根据地的开辟和人民战争,对于反抗外来侵略、压迫,所起的巨大作用,等等, 就是比较突出的例证。

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个别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正像列宁说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行为构成

①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586 页。

②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932 页。

的”。①这是因为人类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本来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人构成的;如果全部抽去个人的活动,阶级、阶层、集团不但不能存在,而且整个的人类历史也就会变成纯属虚无了。但是,对于个人的历史作用,又必须区别开他门活动的性质,明确他们的活动是在推动着历史前进,还是阻碍历史的发展。

推动历史前进的,如古今中外的革命领袖、英雄豪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思想字、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阻碍历史发展的则是那些历史上的反动人物、革命叛徒、民族败类、阿谀奉承的佞臣、小人、阴谋家, 以及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社会渣滓。这里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看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是逆历史发展而动;是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是违背了人民群众乃至压制人民群众的历史创举。孙中山先生说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两类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他们的结局,大致上说莫不如是!

因此,《大纲》明确地规定:“历史教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三、明确政治、经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组成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基本内容; 它们导源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谈论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要阐述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首先,谈谈经济。关于经济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正象马克思所说的: “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民,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的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①。

正是马克思的这个发现,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4 条中,明确地坚持了唯物史观的这一原理,指出:“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发展,主要是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

其次,讲政治。政治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究其实质,即是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问题。只有承认这种“反作用”,才是坚持了辩证唯物论。而避免了机械唯物论。

政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所要处理的关系,包括了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等,而其核心则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一个国家、一定时代的政治,无论是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是阻碍当时的经济发展,都集中地表现在国家政权的反作用上。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突出的矛盾是代表封建旧贵族利益的斯图亚特王朝,阻碍着方兴未艾的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便把革命

① 《列宁全集》第 1 卷,第 36 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74 页。

的矛头,集中在推翻以查理一世为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上,并最后通过“光荣革命”,确立起了保护、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利益的新的君主立宪制政权。在我国古代同样如此;当着一个王朝政治清明、鼎旧革新、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时候,国家的经济就会发展繁荣,社会也会相对稳定,于是便出现诸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等等的国家大治局面;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对亚洲乃至世界影响较大的时候。反之,一个王朝政治黑暗腐朽、封建割据一方、内乱不已的时候,经济就会衰落,停滞不前,基至出现“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凋蔽惨象。

我们还必须明确,由于国家政权是各个阶级或集团利益的最集中地反映和表现,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主要内容就足阶级的矛盾和阶级的斗争问题。正如列宁所说的:“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①。而这种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正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因此,《大纲》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5 条中,明确地指出: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两者的矛盾又集中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历史教学要用相当的篇幅讲述政治方面的内容,并阐明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大家知道,阶级内部往往又被分成为不同的阶层或集团,而且它们之间也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斗争的,例如,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先进与落后腐朽之间的矛盾、斗争(象东晋南朝的门阀士族与庶族寒门;北宋中期的变法集团与反变法保守集团);表现为中央政权与地方封建割据势力之间, 以及地方割据势力彼此之间的矛盾、斗争(象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也有的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相互倾轧、残杀的斗争(象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明初的“靖难之役”)。这些也都是历史的事实。所以《大纲》在强调历史教学要用相当的篇幅讲述阶级斗争方面的内容后,紧接着指出: “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教学中也应适当反映。”

最后,说说文化。新《大纲》与原《大纲》相比,文化史部分有了明显地增加,这是新《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 中,它专门用了一条阐述如何处理教学中文化方面的内容。

如前所述,按照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观点,存在决定意识,文化首先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反映”, 如我国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便是当时经济关系与政治变革时代的产物;世界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则是那时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资产阶级向封建旧势力斗争的结果,等等。“相对独立性”,如,我国的文学由《诗经》体、楚辞的“骚体”到东晋南北朝的“田园诗”,再到唐诗、宋词、元代杂剧,直至明清的章回小说,就自有其内在的继承革新关系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其它如科技、哲学、史学、艺术、书法等的发展,也莫不如是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如,战国后期韩非的法家思想对后来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奠定的重要理论基础作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卢梭、伏尔泰等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斗

① 《列宁全集》第 31 卷,第 336 页。

争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建立,所起的重要作用。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中的极其巨大的作用,则更是人所共知的。

这些内容在《大纲》《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6 条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大纲》指出:“历史教学也应该重视文化方面的内容。”

第三,关于中国历史内容一些问题的处理意见。这部分包括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7、8、9 三条。

一、第 7 条,讲的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我国有 56 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情和事实正是历史上所形成的;亦是历史教学讲授中国历史时必须阐述清楚的重要内容。

首先,《大纲》明确地指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数学既要叙述汉族的历史及其贡献,同时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贡献”。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教学民族史的一个最基本出发点。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夏商西周时的华夏与夷、狄、蛮、戎,到秦汉时的汉、匈奴、百越,后来的匈奴、鲜卑、羯、氐、羌,隋唐时的突厥、回纥、靺鞨、吐蕃、南诏,五代宋时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明清时的满洲,直到后来所最终形成的 56 个民族。各个民族都生活、繁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成员。

在我国历史上,国家曾经有过分裂,除去汉族的封建政权外,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少数民族的政权,比较突出的是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时期。但是,更多的时间,国家却是统一的;各个民族或是杂居或是分居, 都直接地隶属于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之下,有着统一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辖。这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有的是汉族统治者建立的,如秦、汉、隋、唐、明;有的则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所建立的,如元和清。而且,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始终在不断地巩固与加强;到了清朝,在其统一的国家疆域里,56 个民族生活着,都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做着各自的不同贡献。

在 56 个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历史上所居主要是在中原,政治、经济、文化都始终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而且对于其它民族的历史发展和进步,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中,都处于了主体的地位。但是,并不能够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它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如,秦汉时期,秦汉统一了中原地区匈奴族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在十六国的混乱局面下,北魏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并推行民族融合政策,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辽、金的契丹族、女真族对北方地区,大理的云南各族对西南地区,西等的经济发展,也都曾经作出过重大的贡献。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是历史作出的结论。因此,“历史教学既要叙述汉族的历史及其贡献,同时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贡献。”

其次,《大纲》依据历史事实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阐述了历史教学讲授民族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即“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里有几点应该予以注意:

  1. 讲授民族史时,不应该只是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 尤其不能只是站庄汉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的立场上,体现各个民族

都是兄弟民族,一律平等。

  1. 历史上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中往往对少数民族多有污蔑、丑化之词。这些,在我们今天的民族史教学中都必须坚决地予以摒弃和批判。

3,历史上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如以和亲方式加强民族团结的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以勇敢开拓精神“通西域”的张骞、班超,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毅然率领吐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渥巴锡,对形成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忽必烈、康熙、乾隆等,在历史教学中都应该给以充分地肯定和赞颂。反之,历史上凡是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人物,不论他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则都要给以否定、斥责和鞭鞑。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既应该坚决地反对大汉族主义思想,也必须坚决地反对狭窄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

再次,《大纲》明确他说明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指出: 我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反映。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压迫、矛盾和斗争, 对此,历史教学应作具体分忻。”

前边讲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和两个“共同”显然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这里的每一项都有大量的充分的历史事实可证明, 不再予以赘述。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所以我国才得以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主要内容”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便能够把握住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规律,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和党与国家的民族政策。

关于我国各个民族间曾经有过于盾、斗争乃至于战争,我们也毋庸讳言, 因为这也是历史上存在的事实。但是,在叙述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做到:

  1. 指出这种民族间的压迫、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与我国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彼此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的事实相比,中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因此,历史教学不应过多讲述,更不能大加渲染。

  2. 说明这是阶级社会里的一种民族关系所特有的现象;会民族的劳动人民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压迫、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阶级矛盾。

  3. 对于历史上的民族压迫、矛盾、斗争和战争。要做出具体的分析。有的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如女真族首领阿骨打领导的抗辽战争;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矛盾、斗争的性质,如淝水之战是东晋为了保卫江南先进经济发达地区和人民,不受北方氐族落后贵族侵扰、奴役的进步战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性质,如北魏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清朝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有的则纯属是一些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期,如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之间的一些战争,等等。做出具体分析以后,不但要透过现象提示本质,而且要明确地给以肯定或者否定。

二、第 8 条,关于认识和处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中外关系问题。应该说,这一条原则适用于整个中国历史,但是,也必须指出,这里更

多地还是说的古代中国的历史。

首先,如同《大纲》说的,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经长期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其中汉、唐、宋、元几朝尤为突出;因而我国能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亚洲以至肚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外传,以及日本的“大化改新” 深受唐代影响等事实,都是明证。这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但是,历史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以及影响,又是互相的、“对等的”。新大纲较原大纲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到了中外关系的全面性,在讲完中国曾“对亚洲以至世界作出了童要贡献”的同时,接着指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也对我国产生过影响”。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唐代从印度取熬糖法; 中国乐中的高丽乐来自朝鲜,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例证。

三、第 9 条,讲的是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内容和处理时应遵循的原则。这里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点既是我国近代现代历史、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宝贵经验教训的高度凝炼和总结,也是今天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强国所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这条原则正如《大纲》所说的, 是历史教学“应当着重”予以遵循的;而其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亦应是历史教学所要讲述的重点。”

第四,从“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第 10 条到第 13 条,是专一叙述认识和处理性界历史内容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意见。原大纲在世界历史的这部分中,只有一条,讲得也比较概括;新大纲用了四条,且论述具体、细致。这一点是新大纲比原大纲的一个重要发展。

一、肯定了“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不同程度的成就,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基本事实。但是,考虑到世界历史所涉及的地区、国家、民族甚多,内容十分丰富,又要条分缕析,保证突出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 因此,“历史教学”只能“阐述各主要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依据他们的贡献和作用,恰当地反映他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二、指出世界历史上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

首先,他们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与“和平相处”,不但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是构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学应当着重地叙述这部分内容。

同时,各国、各民族之间也“有时发生战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历史教学不仅“也要叙述”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应当“对其性质作出具体分析”。如,指出有的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有的是压迫、掠夺、奴役与反压迫、反掠夺、反奴役的民族解放战争;有的则是各国统治阶级之间挑起的争霸战争,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世界大战,等等。

三、世界资本主义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对落后的不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掠夺和剥削;其野蛮性和血腥味耸人听闻。尤其是他们由自由

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其侵略和掠夺、扩张就更为疯狂。这个历史事实正是造成现在世界上广大亚非拉地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贫穷和灾难的根源。《大纲》明确地指出:“历史教学应着重揭露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掠夺罪行。”

四、揭示了世界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即,“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新制度的产生和确立,都要经过长期的斗争,其间含有多次的曲折和反复,封建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更是这样。” 对于这一规律,历史教学必须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予以阐述,并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外历史,而且将有助于他们认识现实当中世界上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和变化,“懂得让会主义在全肚界的胜利,是必然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