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

历史功能、国情教育、兼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

苏寿桐一

历史,广义来说,是指一切过去的客观存在和事物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通常是指狭义的历史。这种狭义的历史,是与人类同时存在,即地球上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的历史。所以历史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它首先要具备客观的属性。还有一点,历史所谈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制约;过去的人与事,不可能再现于未来,从历史的角度来衡量,它们都是匆匆的过客,所以历史又一直是在动态的过程中演进的。

对很久以前的历史,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要想知道它的大概,主要依靠什么方法能形象地,遇事如身临其境,见人如謦咳闻其声呢?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主要依靠考古发掘,从古人类的化石、遗物和遗址中,判断它的起源和活动。比如,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发现,知道人类进化的过程;通过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等。神话、传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了解原始人类的某些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

文字的创造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后人可以依据文字记载,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出现过哪些重要人物,谁是站在时代前头的正面人物,谁是逆潮流的反面人物等等,使人们对历史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轮廓, 增加立体感,是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可靠的来源。

我国自古以来,对执笔记载历史的人,一向要求很高,也曾流传下不少动人的故事。有人为维护“直笔”,甚至献出生命,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优良的传统。拿孔子来说,他的伟大,除了创立儒家学派,宣扬以“仁” 为中心的儒家学说,创办“私学”,在教育方面提出许多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生命力的主张外,他晚年还删修鲁国历史《春秋》。据说,他在修这部书时, 态度严肃公正,“笔则笔、削则削”,使一些“乱臣”“贼子”感到惧怕。所谓“春秋笔法”,一向是作为公正客观记录的代名词,为后人所继承。

历史的功能,首先在于它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历史学家也有不少言论。唐朝刘知几提出“才、学、识”三者是历史工作的标准,其中“识”就含有德的意思、清朝章学诚更直接提出“德”的标准,得到梁启超的极口赞同,并认为它应当是重要的。《史记》列传中,司马迁把殷末并无多大建树的伯夷、叔齐放在第一篇,无非是作者欣赏他们两人在殷亡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气节。这一方面反映了司马迁本人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也说明气节教育在我国是有优良传统的。当然,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可能都原封不动地搬用到当今的社会,我们只能批判地吸收它的优秀部分,扬弃其消极、陈腐以至有害的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这才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历史的“资政”功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所谓“资政”功能,就是在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作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

说:“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①”“春秋”就是历史,意思是,当国秉政的人,一定要具备历史的修养,懂得历史的变迁,才能适应历史的潮流。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一书的命名,也反映了历史是统治者不可缺少的教科书。在此前后,一些有作为的名君贤相都常常以历史作为药石,针砭时弊, 激励自己,其原因都不外乎给历史作为政治参考。我们今天面对的青年学生, 都是学习在 20 世纪而工作在 21 世纪的跨世纪的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有的还可能是未来当国秉政的重要人物。现在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决不只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要以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如果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衡量事物、分析问题都难免会以偏盖全,有失事物的本来面目。要教育青年学生通过历史课,学会借鉴历史,认清潮流,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雄心壮志。

历史的高层次功能,要求从中外古今的大量史实中,探究历史发展的线索,知道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一个社会形态为另一个较高社会形态所代替,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任何个人、社会集团或政治势力所左右不了的。历史的曲折、迂迥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正常现象。历史长河总是滚滚向前。结合我国现实,应从历史的回顾中,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重任,要满怀信心,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报效国家,要坚定社会主义(包括未来共产主义) 信念。当然,关于历史高层次功能的要求,对于今天在校的中学生来说,不一定都要求他们完全达到,但是有一点,学习历史要懂得目的性,知道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规律,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

历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以上提到的以外,它还有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加深涵养的功能等。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了。

国情,是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等等。历史传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情,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国情教育是指对自己国家的人民要进行基本情况的教育,就大者而言,一个国家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符合本国的国情,而不能不顾国情,凭主观办事,更不能不问具体情况,把在别的国家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盲目地照搬到自己国家中来。所以国情教育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考虑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事求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他们的学说和事业所以伟大,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按照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即按世情国情办事有密切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许多重要主张,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他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深入了解,得力于他对

①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国国情透辟的洞察力。

国情教育同历史教育可以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形影交融、水乳相滋的。拿我国来说,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典籍连绵不绝,人才历代相接,在世界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事实,是我们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教材。我国土地上,170 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和活动,是世界上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 4000 多年,如果按照有的专家的意见,把图画文字、岩画等也算是文字起源的话, 那么它的时间就更为久远了。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上古的传说中就有许多关于农事的记载。从地下发掘往明,距今 6000 年左右,我国南方问姆渡遗址中, 就发现了稻谷。最近从湖北葛洲坝一带发现的谷壳实物,证明在河姆渡以前, 距今约 8000—9000 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知道种植稻谷(作者注:这个意见

尚有待于学术界的普遍承认)。这些事例证明,不论是 6000 年以前,还是更

早的 8000 年或 9000 年以前,我国是世界上迄今所知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是肯定无疑的。1952 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 5000 年的远古居民遗址,当时他们已经知道种植粟(即谷子),说明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我国典籍的丰富是世所公认的,不但如此,它几千年文字记载一直没有中断,可以说是举世独步。“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读起”,这是过去形容我国史籍丰富的一句老话。实际上,何止一部“二十四史”,经、史、子、集, 浩如烟海,大部头的书籍,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比起二十四史来真是大巫见小巫,不可同日而语。历史的连绵不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今天进行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教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实行大一统以来,历代统治者,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往往以“中国”的统治者自居,并以此炫耀文治武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处于对峙局面,几个政权互争雄长,但不论是哪一方,都自认“正统”,以“中国皇帝”自居,把对方看成不是“岛夷”就是“索虏”。所以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它包括港澳和台湾同胞以及全世界华人在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的发源地,对人类文明曾作出重要贡献。欧洲中世纪骑士的堡垒就是由于中国火药的西传而被攻破的。纸是欧洲文明传播的重要媒介,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点也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邃,文学艺术和雕刻建筑,独具风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界就群星璀灿,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对宇宙与人生都有深刻的理解,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对齐家、治国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方略,值得后人借鉴和参考。当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学术上达到了极盛时期,较之同时期的希腊、罗马,真可谓东西辉映而中国的文明毫不逊色。

中国也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西周时期,《诗经》中就唱出了热爱生活、赞美劳动的歌声,以后“楚辞”又以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崇高的理想,饱含着爱国怀乡的内容。中国古代的诗歌不但在中原地区有广泛基础,在边塞也留下了悦耳动人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绝唱。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极盛时期,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处于当时世界前列,诗歌更是上自帝工公卿、文人墨客,下至里巷百姓、老妪幼童,家家户户几乎都会谈诗续句。唐部长安尤其是国际著名大城市,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和僧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有些地方至今还有他们的遗闻逸事。

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数学、化学、建筑学、医药学等方面也都有高超的成就,有的在今天世界上,仍为人们所称道。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说:“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作者注:约当西晋至元这一时期)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①实际上, 我国在 3 世纪西晋以前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以及 13 世纪以后至明中叶以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只是后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又迅速发展,我们的国家才慢慢落后于欧洲各国。

国情教育,最重要的在于回顾历史,联系现实,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 加深理解当前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中国近代现代史离现实最近,有些今天存在的问题,追溯一下历史,就可以从近代现代的中国找到答案。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为什么有较大差距? 它的原因只有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国情,才能得到全面的解决。清朝中叶,嘉庆、道光期间,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趋向没落,政治腐败,民生凋蔽,而统治者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不思改革,顽固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英、法等国)正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为了原始资本积累,不惜采取种种手法,杀人越货,贩卖人口。从殖民地人民的身上榨取血汗,对中国则是偷运鸦片,用毒品诈骗中国的白银。清政府面对大量白银外流,财政一天天困难,决定采取禁烟政策,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中国人民的禁烟举动,本来是一次正义的行动,可是这次正义行动,遭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抵制。英国借口禁烟有碍它的体面,对中国发动了可耻的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任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上签字。从此,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规定,像绳索一样,接二连三地套在中国人民的身上。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在长达 110 年的时间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又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中国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掠夺和侵略,致使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无数宝藏沦为敌手。据不完全统计,110 年中,土地损失 150 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帝俄、日本、英国答的侵略);经济损失,单单赔款数目就达 126000

多万两白银以上。其中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赔款白银是 23000 万两(作者注:包括所谓“赎辽费”3000 万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合计白银 98000 万两。以后,中国在“七七”卢沟桥事变

掀起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又以 2 千万人的生命,无以数计的财富为代价,

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中国近代史,在长达 110 年中,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苦难史。这就是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今天

①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第一分册,第 3 页。

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

但是,中国人民面对外国的侵略,始终不甘屈服,从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国土地的第一天起,就展开浴血奋战。这种奋战,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七七”卢沟桥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才终于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敌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所换得的辉煌成果,也是 1919 年“五四” 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最伟大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也鞭策后人更加奋发图强,把历史推向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历史掀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篇章。由于近代中国历史的曲折,许多先进的中国人都曾经梦寐以求,幻想过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提出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方案,结果善良的愿望一一落空了。毛泽东说:“先生老是侵略学生”①,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此路不通。这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无数次试验失败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中国近代史必然的绪局,中国近代的国情。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这不是哪几个人头脑里制造出来的,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达到目标,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无数次战胜国内外敌人所创造的惊天动地的业绩所证明了的。

今天,中国人民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这些都是中国近代现代的国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②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一定要结合史实,十分明确地把这些道理告诉给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健康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是 1988 年 11 月公布的,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了。《大纲》初稿公布以后, 经过几次修订,1992 年 2—3 月间,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又对它进行讨论,再次作了修订,现已下发全国各地,供教师使用。这份《大纲》,过去已有不少同志从不同角度作了介绍,有的还较详尽地探讨了它的特点和新增内容。我本人也曾写过一篇短文。这里我想再谈一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470 页。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 52—53 页。

点这次修订后个人的体会。

  1.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 4000 多年,是世界上 的文明古国之一,对历史教育一向十分重视。《大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情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开篇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这点十分重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提法上则更加明确,更加具体,也更有针对性。国情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的前一部分已经作了阐述。了解国情不但是学习历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息息相关。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并且明确一百年不变坚持下去正是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实际。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个思想要牢牢树立。

  2. 历史发展规律的教育,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方面。《大纲》一方面指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历史是丰富多采、曲折复杂的”,在“揭示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避免简单化,避免把人类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成只是一种单一的结构,单一的模式。联系近年来国际发生的一些曲折和反复现象,要教育学生,应当正确地看待,冷静地分析。

  3. 关于指导思想,《大纲》明确地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过去靠了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今天靠了它,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将取得胜利。我们要从这个高度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要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十分重要。《大纲》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说明“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叙述汉族的历史及其贡献,同时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贡献。”由于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国,义务教育历史课时有限, 不可能对所有民族住《大纲》和教材中都一一加以反映。为了弥 补这个不足,

《大纲》规定可以由各地补充编写当地民族史教材,目的是为了加强祖国大家庭的民族团结。

  1. 资本主义是依仗对内对外的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发展起来的。今天世界上不发达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仍然受这点支配。对于资本帝国主义,应该警惕其和平演变策略,也应该注意吸收它的一切积极成果,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大纲》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思想开阔,胸怀世界,放眼全人类的未来。对于我国自己的文化,同样要注意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2. 《大纲》适当加强了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国情,以便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

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思想教育。同样,在 1949 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注:即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方面的理由,

《大纲》说明中,已经作了阐述。

《大纲》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谈只是笔者近来的一些体会。挂一漏万,如有不妥,敬请教师、专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