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部分的说明
臧 嵘
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历史部分,可以分别从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
从基础知识部分来讲,新的《历史教学大纲》不再像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按编、章、节的体例来安排中国古代历史的几点说明和有关内容,而是在说明中将中国古代史内容迳直分为: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内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和明清(鸦片战争前)八段来分别叙述。下面的“内容要点”,也不用过去的编、章、节的体例来安排。减少层次,这是新的《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最大的特色。比如,过去,在叙述到建社会战国、秦、汉一段时,体例十分繁杂,最前面有一个“第三编封建社会”,后面夹着一个“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一战国、秦、汉”的异字标题,再后是“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一战国”,最后才是实质性的节和目。这样层次繁多的体例,限制了教材的编写,即教材的编写也需分编、章、节。而这种体例对初中一年级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是不合适的, 他们会感到层次太复杂,接受相当困难。现在的大纲,把这种的体例简化了。比如,战国时期就明明白白一个标题:“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形成”,下面分别叙述“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简化层次,减少头绪,为的是便于编写一纲多本的教材,使每套教材能选择不同的体例; 同时也使学生学起来更方便。以往历史教科书和各届教学大纲,都比较重视历史学科的学术体系,而常常忽略教学原则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次大纲, 改变了这一状况。
新大纲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还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在知识点的编排中,把春秋战国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时期合到一起叙述和分析。此外在内容要点中,把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也合庄一起排列,在“七、两汉的盛衰”大标题下,分别列出“两汉的政治”、“两汉的经济”、“两汉时期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和对外关系”几个小题。其他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也相对集中。这样的安排也是和过去大纲有所不同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是基于下列的原因:一、方便于讲授,也方便于学生的学习。因为,春秋战国许多事情是一脉相承的,比如春秋五霸演变为战国七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一路讲下去本来顺理成章,而像以前那样按编,章、节夹处理便会拦腰截断,线索不清,这对年岁小的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比较费劲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更是这样:春秋时孔子,到战国发展成为儒蒙学派,包括孟子和荀子的学说;老子学说到战国发展为庄子;如果放在一起讲,也正好是线索清楚,源流明白。要是仍如先前那样分社会阶段隔了好几堂课才再来接着叙述百家争鸣,对初一学生来说, 也是有知识不连贯之感,使老师不得不回过头去再复习先前学过的内容。这样对教学肯定是不利的。二、为了避免重复。以两汉历史为例,以前的大纲把西汉的经济和东汉的经济分开来讲,常常讲到西汉时材料比较充足,而到
东汉就显得空泛,因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说,从西汉到东汉没有太大的变化。另一些内容,也常常容易重复。比如西汉有对黄河的治理,东汉更有王景治河,都是关于水利的,连在一起讲述,内容相当丰富,也不要说来说去重复同一个内容。手工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以往因为分别从西汉和东汉两段叙述,常常只能着重讲西汉,而东汉的经济只剩下一个豪强地主田庄的发展,似乎东汉经济就无可肯定。现在这样编排,就明显可以避免这一误会。最明显的还有两汉经营西域的例子,原来在西汉章节和东汉章节里都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张骞和班超,分到两章去讲,也常常使人有历史割裂之感, 现在把二者结合到一起叙述,很自然地形成三个子目:“西域各族的发展”、“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可以免去许多讲授方面的重复, 使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起来都方便多了。与上述相类似的情况,还用于处理北宋和南宋的经济的叙述。新大纲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经济发展安排到一个大题中综述,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陶瓷业的综合讲述,给学生一个总的概貌,省得到北宋、南宋都要分别叙述,颇费笔墨;更重要的是, 北宋、南宋分开来写,五代、辽、夏、金的经济就几乎没有讲到。而新大纲的这种写法,加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内容。
在新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是大大加强了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这一特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尤为突出。在原先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内容要点,总共 25 章,其中文化史部分仅占 5 章略多一些,占全部知识内容不到 1/4。现在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部分,文化史内容比以前有所加强,从分量上可约增至
1 左右。这不仅表现在各朝各代文化的内容上比前大大丰富,除传统的文、
3
史、哲、科学技术各个方面外,还加进了艺术、体育、宗教教育等内容:此外,为了加重学生对我国上古时期文化源流的认识,新大纲中还专门加进“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一目。在每段历史的说明中,也都加强了对各朝文化史的叙述,如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昌盛,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秦汉时期,文化有重要发展,科学技术许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等等。在大纲分段说明中,这样重视文化史的地位, 是先前多套大纲所未曾有过的。社会史的深入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史学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社会生活史编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依此大纲编写的课本,将会大大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也会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历史课变得无比生动,与日常生活更加贴近。新大纲的知识点里,注意加强这 3 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在:比如讲到两汉的经济时,专设“长安与洛阳”一目,使学生能从所学的历史课中了解我国 2000 年前都市生活的概貌。与此相应地,大纲在讲到隋唐史时,列入了“都城长安”,两宋史时列进了“东京和临安”,元朝时列进了“大都和泉州的商业”,都是基于同一个目的。
新的《历史教学大纲》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基础知识部分的几点说明中, 按照历史时期的顺序,共分为八段来叙述。这八段历史时期的说明,把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线索叙述得更加清晰。比如,讲到我国原始社会历史时, 加上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这就把我国古老国家的特色在大纲中表现出来。在奴隶社会的叙述中,大纲的基础知识部分的说明中说:“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在奴隶社会,我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具体指出我国当时冶炼和铸造
处在“较高水平”,天文历法“处于世界先进地位”。这些内容的强调,都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自己伟大祖国和伟大民族的自豪感。而这些内容,在此以前的各轮历史教学大纲中,是重视不够的。此外,新大纲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中,比较地更重视民族史的内容,在有关部分的说明中,强调了历史上汉族之外各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还对历史上各民族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过努力的历史人物给予了肯定与表彰。比如,大纲说明中提到:“匈奴首次统一了我国北部草原地区”,“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较快,民族间的联系大大加强”,“清朝统治者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等。
以上四方面,构成了这次新的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在中国古代历史叙述方面的新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了 90 年代的中国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和教育界新的成果,这是教师们在理解新大纲时所应给予特别重视的。
(二)
新大纲中国古代历史思想教育部分,共列出了七点要求。
首先,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分为许多方面。就中国古代史这一部分来讲,主要应该着眼于下面几个方面:一、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从人类起源的角度,或者是有文字开始的文明史,我国都是世界古国,旧称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一般习称的世界六大古老文明区,我国的黄河流域是其中之一。我国作为世界著名文明古国,是深深值得我们自豪的。二、我国古代文化灿烂,在很长时期内,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是在世界文明中遥遥领先的。三、我国文化对世界文明产生过深远影响。新的大纲里说:“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优秀人物辈出,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对上述三点的简单概括。在后面中国古代历史内容要点里,列举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史实。比如,春秋战国文化中提到了孔子,这是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秦汉隋唐宋元时期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已成为世界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他天文、数学等各方面我国的科学成就,都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这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历史过程中一份极为珍贵的爱国主义历史遗产。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应是着重讲授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中,还应着重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我国的一大特色便是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以来又形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此后不断发展壮大,至今有 56 个民族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的重要国情。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略这一国情。因此,在讲授中国古代历史这一部分时,一定要重视大纲上所说的:树立学生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观念”。在讲授中国古代民族史时,首先要注意大纲上下列一段话:“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对祖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这里所说的“各个民族对祖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祖国现在国境内生活的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曾经是祖国文明、祖国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祖国历史文化都作出过各自的贡献。我们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时,一定要把这
一点反映出来,不能有厚此薄彼的情况。另一层意思系指我国历史上凡在国境内生活过的历史各民族,有的虽然已经融合到别的民族中去了,有的他迁到另外的地区,但仍属于历史民族的范围,他们的历史仍应是祖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些民族如两汉的匈奴、西域各族、南方的越族,隋唐宋元时期的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党项、沙陀族等等。上述这些历史民族也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对祖国文明的创造的功绩,也同样不能抹杀。在编写和讲述中国古代历史过程中,应当适当给予反映。讲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另一条原则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这一原则应贯彻教学的始终。在讲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主要应讲述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但同时也如实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间的斗争和战争。不过,在讲述历史上民族战争时,应当科学地分析,有分寸地讲述。既不能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也不应当掺合地方民族主义的感情。应当特别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各民族间内部的事情,正如范文澜同志当年说过的“兄弟阋墙,家里打架”,虽有是非的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但决不可用“侵略”和“反侵略”的字眼来界定和叙述。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的问题,和我国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史时,还应本着“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对历史上凡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不管他是哪一民族的,都应给予表彰,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康熙和乾隆等,都属于这类人物。相反,历史上搞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人,则应给予贬斥,大纲中对康熙镇压三藩等的处理, 都是基于这一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思想教育任务中共列出了四条,分别为“社会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和“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等。这四点体现在中国古代史的教育中,则应重点理解:
一、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总的趋势是从无阶级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最后进步到无阶级无压迫无剥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必由之路。一般说来,人类社会的进程是这样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封建社会又比奴隶社会进步,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进步。中国古代历史教学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这一科学的规律性的原理阐明清楚,这样就位学生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当理解:所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指全面的创造,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过去有一段只提倡讲阶级斗争创造历史,这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讲法。同时,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时,也不应忽略个别历史人物对历史的促进和延经作用。在分析这一点时,教师应注意和前面大纲中“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中所说的“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那一条结合起来理解。
三、大纲中说:“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揭开阶级社会历史本质的一把钥匙”。对古代史上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色各类的历史人物,都应当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衡量他们的所作所为,揭示其本质。有了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有一把科学的尺子,正确分析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同时也根据科学分析的方法,指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就不致使我们陷入片面。“阶级斗争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例可谓多得不胜枚举,最明显的如秦末农民战争对汉初社会进步的作用,隋末农民大起义对贞观之治的巨大影响。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时,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应当作为一条重要线索。
四、还应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思想分析和看待每一件历史现象, 每一个古代历史人物和古代文化遗产。有了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就会使我们在分析历史时避免陷入片面。大纲关于这一点是这样说的:“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对优秀人物,既要作实事求是的肯定,又要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对文化遗产,要注意区分其精华与糟粕”。这一观点应当始终贯彻到古代史的教学中和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
品德情操修养的教育。这是新的《历史教学大纲》特别强调的。最近一些年来,史学界对这方面的教育提得较多,白寿彝教授在 80 年代初提出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应增加一个“做人的道理”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辛安亭则提出应以我国古人的嘉言懿行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这次新大纲中把这一点强调提出,主要是为了提高民族的素质,我们培养的下一代应当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热忱的爱国者,又是各方面都具有优秀品德的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国民的素质。大纲中所写的“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等,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有许多这样的素材的。
(三)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教学部分的能力培养。新大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重视,而且在每个年级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即根据年龄增长和年级逐年增高的情况,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比如在初一年级中国古代史部分, 能力要求仅要学生“复述教科书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而至初二年级的能力要求,便进一步要求学生“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了。
就中国古代历史部分的能力要求讲,教师应注意把握下列重点:
一、能力要求的第一条,是要求学生懂得公历纪年的计算方法,公元、年代和世纪。这是对学习历史的人最最起码的要求,不懂得年代的计算便无从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在初教历史时首先要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这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二、关于历史图画,以前叫做历史插图。由于近年来印刷工艺的进步, 一些教科书中的图画逐年增多,成为教科书中和文字部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部分。因此,不是作为文字附属的“插图”而是独立的部分。这一点教师应当首先明白。初中一年级从九年义务教育来说,是第一次系统学习历史课, 先前只在小学社会课中零星地分散地接触一些历史图和历史地图。初一年级中国古代历史部分的图画种类很多,有的是遗址的示意或复原,有的是人物
头像,还有文物的彩图和黑白图,还有一部分由当代画家根据历史情景想像画出的当时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图。教师在教学时应把这些图画的识别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整个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知识面的拓宽,应该认为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加强。
三、注意提高初一学生记忆、复述、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在新大纲的有关能力要求中,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对初一学生,重点要求他们记忆、复述和简单的思考。这考虑到他们刚刚系统学习历史课,而中国古代历史毕竟离现实生活较远,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复杂地思考许多古代历史问题。历史知识驾驭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的。
四、新大纲中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问题要求不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仅仅要求他们:(一)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有关历史小说,历史剧和历史影视作品反映的时代。比如用所学唐太宗的知识,说明《李世民》这部电视剧的时代背景,用所学北宋和辽关系的历史知识,说出杨家将故事的历史时间等等。(二)“初步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指课本上学到的秦始皇、隋炀帝、赵匡胤、康熙等。所说的正确的观点,系指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他们的本质,同时又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他们的功过。这些都应当是极其简单的,对初一学生不宜要求过高。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这一点还会逐步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