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继续求学路

到了镇海,包玉刚顺利地找到了自己要乘坐的那艘去往上海的客轮。第一次坐这样的大轮船,包玉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地东张西望。而接下来的旅程更让包玉刚振奋不已。

当夜幕降临时,海面上一片漆黑,只能看到天幕上的点点繁星,听到海水撞击船板的声音。刚才还十分喧闹的船舱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是偶尔会传来人们的呼噜声和婴儿的啼哭声。

第一次独自离家的包玉刚睡意全无,他倚在自己的铺位上,不由地思念起家乡的母亲。他紧紧地捧着母亲亲手打理的包裹,里面是母亲连日来赶做的几套衣裤和几双千层底的鞋,那一针一线无不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期盼。一想到母亲那如同星星一般充满慈爱的眼睛,一丝伤感掠过了包玉刚的心头。

“我一定作出一番成就,让母亲以我为骄傲!”包玉刚在心里暗暗发誓。一想到这个,心中的伤感顿时被对未来的憧憬与希冀所取代。再想到自己神往已久的汉口和当船长周游世界的梦想,激情再次充满了胸膛。钱塘江水与海水互相冲击激起的阵阵涛声,隐约可闻。在这和谐静谧的大自然中,包玉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豁达,航海的感觉真好!

包玉刚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他在学校里,已经熟读过四书五经;从父亲给他带回的书籍中,了解到了康有为、孙中山等的变法和革命活动;从博学多才的支家英老师那里,知道了哥伦布、爱迪生、华盛顿、拿破仑这些世界名人的事迹。了解得越多,他感觉外面的广阔天地才是他施展男儿志向的地方。

来到上海,包玉刚看到了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但他没有停留,记着母亲的嘱咐,匆匆登上了西行的航船。由吴淞口沿长江溯江而上,沿途所见之景色,与从镇海到上海的大不一样。长江中下游水面宽阔浩瀚,两岸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良田万顷,稻浪翻滚。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年轻的包玉刚更加感到豪情满怀,他不禁想起苏轼那首名垂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顿时感到豪情满怀,力量倍增,自己将来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一路上,包玉刚见识到了自己以前从未看到过的景象,南京、芜湖、九江及至武汉三镇,都是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百业兴旺。他就像一只初次走出森林的小老虎,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鲜和好奇,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渴望。同时他也深感宁波的确太小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才是他自由驰骋、翱翔的天地。

包玉刚在这种遐想中,不知不觉到达了汉口。船驶进了汉口港后,他随着下船的人流登上汉口码头,一抬眼,就看到父亲包兆龙正站在岸上向他挥手。他兴奋地收拾好自己的行装,奔向父亲。

包兆龙这时才30多岁,显得精明强干。父子俩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他一看到自己的儿子包玉刚长得这么高大了,非常高兴。

包玉刚走到父亲身前,心里又兴奋又自豪:“爹,我自己赶过来了。”

包兆龙心中自然十分欣慰,紧紧地将儿子拥入怀中,说:“好啊,那我们先回鞋店吧!”说着,接过包玉刚手中的包袱。他们一边走着,包兆龙一边向儿子打听家里人的情况,以及一路上的境遇。

包玉刚兴奋地说着:“母亲和祖母都很好。我路上遇到好多做买卖的和从宁波出来找活干的乡亲,他们竟然都认出了我,在路上很照顾我,给我送吃的喝的,并且还带着我去买来汉口的船票。”

包兆龙感慨地说:“是啊!这也是我们包家在当地几代行善积下的功德。要记住,永远要善待别人,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说到这里,他又加上一句:“对国家也是这样。”

包玉刚认真地听着,然后说:“爹,我明白了。”

初到武汉,包玉刚白天在鞋店里帮父亲的忙,店铺打烊后就到外面去走走看看,对什么都感觉新鲜。不过他知道,自己来汉口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继续读书。

有一天晚上,包玉刚对父亲说:“爹,我想继续读书。”

包兆龙听了疑惑地问:“哦?你不是为了来帮我做生意的吗?”

包玉刚说:“是,有帮您的意思。不过,我还是更希望能继续读书。”

包兆龙深思了半晌,然后对包玉刚说:“你想多学些知识,这当然是好事。不过现在时局动荡,你是不是应该更务实一些,学着做生意呢?你看我们宁波出来的人,都是在做生意。做生意的本事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在实际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行,这样才能看准时机、熟悉行情,也才能避免更多的风险。我们家几代经商,我也是一个商人,虽然我不反对你读书,但是在我的希望中,只要你能帮我,然后把生意继承下去,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包玉刚却说:“爹,您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还很年轻,也许我想得更多一些。虽然我来到汉口不久,但我已经看到,国民党腐败无能,外国势力乘机扩大,现在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已经在洋人的控制之下,日本人占领我们东北,在上海的日军也是蠢蠢欲动。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我作为一个中国的青年,是不是要以自己的热血来报效祖国,以知识来挽救祖国呢?又怎么能沉迷于眼前一人一家的生意之中呢?这话也许说得重了些。

“那么,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是想能继续把书读下去。就算是单从您刚才说的角度上说,我多学些知识也是对生意有帮助的。现在很多新兴的行业都需要数学、英语、地理这类知识。所以,我想进一所中学读书,放学和假日就帮您打点生意,这样就能生意读书两不误,您看好吗?”

包兆龙看到儿子句句都说在理上,而且也看出了儿子的远大志向,于是就答应了包玉刚,托人为他在汉口找了一家中学就读。

从此,包玉刚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刚到学校的时候,还真的遇到了母亲临行时所说的语言问题。

一进校门,他就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有点找不到“北”了。这也难怪,学校里师生们说的大都是湖北方言,而包玉刚只会说宁波话。

宁波与汉口,虽然同处于长江流域,但汉口居中游,宁波在下游,两地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发音、用字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包玉刚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别人也听不懂他说的话。尽管之前母亲已对他有所提醒,而且他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却没有想到差异如此之大,包玉刚难免感到有点发蒙!

不过,包玉刚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用心体会别人说的话,大胆与周围的人交流,遇到实在说不明白的,就用他跟母亲说的方法——用笔写下来。这个有趣的办法很快就把同学们吸引住了,大家都喜欢和这个真诚、聪明好学的宁波少年打交道。

不到半年的时间,包玉刚就已经能够用湖北话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虽然他的话语中还是带有浓重的宁波口音,但这反而让同学们觉得别有一番味道,甚至有人还去模仿他软软的宁波口音。

几年就这样过去了,除了上学,包玉刚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父亲打理鞋店的生意,学习并积累经商的经验。包玉刚在中学里学到很多新学问,令他眼界大开,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