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离开上海

1948年,包玉刚正值而立之年,这时,他又有了二女儿陪容。而且这时父亲包兆龙和弟弟包玉星也都来到了上海。父亲在上海国丰造纸厂任经理;弟弟大学毕业后任职于上海四明银行,后又转到新利进出口公司。这样,包玉刚这一大家共有10多口人了。

早在1946年,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上海的经济恐慌,又用经济学博士吴国桢取代了钱大钧任上海市长。但是,曾经留学美国的吴国桢,也无法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上海金融。因此,包玉刚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包玉刚虽然此时已经进入了银行的管理层,有了一定的地位,也受到了当政要员的重用,事业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他还是很担心: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到了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地步。在这样一个乱世,一家人到哪里去找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呢?

包玉刚在那段时间,整日都处在彷徨和焦虑之中,但是,他把中国的所有城市都在脑中过滤了一遍,却越想越失望:中国之大,到处都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安身之所!

包玉刚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灯火辉煌的太平山,繁忙的维多利亚港湾,往来不息的商船。对,就是香港!当年,他在去昆明赴任时曾经途经那里,“我就到香港去,在那里闯出一番新天地!”

下定决心后,包玉刚便开始着手筹备去香港发展的事宜了。

1949年新年假期,包玉刚因为公务再次赴香港,趁机在那里逗留了几天。这是包玉刚第二次来香港了,他看到,香港虽然不大,但它是英国殖民地,没有受到国内战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自由港,是商人们理想的天堂!只是,由于中国各地都在战乱之中,从内地向香港拥来了大批的难民。

包玉刚还想在香港多考察一段时间,但因为他没有护照,无法在香港长期居留,而他又不想成为难民!包玉刚思前想后,下定了决心:回到上海就辞职,然后到香港闯出一番新天地!

回到上海之后,包玉刚把自己的想法与父亲、妻子、弟弟商量了一下。这时,全家人都把包玉刚当作主心骨,当然,大家都尊重他的决定。只是包兆龙还有些担心:“我们到了香港能做什么呢?”

包玉刚自信地说:“只要我们有能力,就不怕找不到事情做。现在内地的金融政策,就像是一个患了绝症的病人,就算有华佗再世,也回天乏术了,我在上海再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将来陷入困境也是早晚的事,不如早作打算。”

当包玉刚向吴国桢提出辞呈的时候,吴国桢很是吃惊,因为包玉刚是他在上海市长任内提拔的最有才干的青年人才之一,他认为包玉刚应该与他继续坚持下去。

虽然吴国桢一再挽留包玉刚,但看到包玉刚去意已决,也只好答应了。只是他提出,包玉刚要继续在上海工作到1949年2月底,把一切事务都交接清楚了再离开上海。包玉刚也很感谢吴国桢这几年对他的提携和赏识,于是承诺一定把一切事务都交代清楚。

包兆龙卖掉了国丰造纸厂,并变卖了家里能卖的所有东西,换成现金或银两,大概有数十万元。然后,包兆龙先带着家眷和陪庆、陪容等去往香港,他要先把“家”安置下来,为包玉刚当好“先锋”。

1949年3月初,包玉刚在银行的帮助下,买到了3个人的机票,他带着妻子黄秀英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陪丽,离开上海,飞赴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