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话说鬼谷子

鬼谷子其人其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从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东晋郭璞的这首《游仙诗》,引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神秘莫测的世外隐士鬼谷子,他的劝导高论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

鬼谷子是谁?

——或曰:其人长期隐居鬼谷山,因地而名。所谓“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泻”(李白《送王居山人魏万还王屋》),可是在中国,号称鬼谷山的地方至少有三处,还有“鬼谷洞”、“鬼谷墟”,谁为正宗?

——或曰:此乃一出恋爱悲剧。有赵家之女,先被许配周家。后父母嫌周家败落。悔婚远迁,周家之子因此命赴黄泉。赵家女得知,昏绝于墓前, 醒来见坟前长出一株稻谷,恍惚之中吃了下去,结果怀孕,生下一个精灵无比的男孩,见风而长,三天叫娘。因为以鬼生谷,因谷生子,就给取了名字叫鬼谷子。鬼谷子仍为私生子?

——或曰:鬼谷子即苏秦,假名而已;或曰,鬼谷姓王名诩;或曰,鬼谷非一人之名,乃为隐逸者之通称。还有其他种种猜测。诸说之乱,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干脆宣称可能根本不曾存在鬼谷子其人。

不过,也有更多的学者认为,鬼谷子还是确有其人,大概像《论语》所谓长沮、桀溺、狂接舆一类的隐士,可能生活在游说之风极盛的战国中期。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察人情,长于言辩,精通兵法,是个学问极为渊博的人。鬼谷子也收学生,虽不闻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盛况, 可也是声名显赫。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个个经世济用,创下了千古功名。

别的不说,苏秦、张仪合纵连横,虽屡败而屡说,终至于一个身佩六国相印,一个连横成功,各安天下十余年。鬼谷子的劝说绝技确实是名不虚传。

鬼谷子对自己的劝服艺术充满自信。他说:

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久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①

这些话的意思是:“人如果有了坏意识,要让他改变是很难的。如果自己的意见无人执行,自己的话没人听从,那是因为道理还没讲明白;如果道理讲明白了,别人还是没执行,那是因为你没有坚决坚持;如果坚决坚持了还是没人执行,那是因为没有说到对手的心里。要说得清楚,辩得明白,敢于坚持,抓住不放,又能投其所好,立论独到,句句珠玑,明白而且有条理, 能打动人心。这样进行说服,如果再不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史书上说:“鬼谷唇吻以策勋”① ,恐怕也主要是因其法而感是言。据

① 转引自《说苑·善说篇》。

①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说鬼谷先生招徒,“入学考试”就很严格。要考智力。一次,鬼谷先生给庞涓和孙膑出了个题,看谁能骗他出洞。庞涓大呼小怪,鬼谷不为所动。无奈, 庞涓说:“弟子在师父椅后放一把火,如何?”鬼谷先生笑道:“姑且可以罢。”庞涓力逼,勉强得了个及格孙膑不同了,他承认自己太笨,恐怕一辈子也想不出个法子,不过,若是师父在洞外或许可以骗进来。等鬼谷先生走到洞外,孙膑说:“我已经把师父骗出山洞了。”显然,孙膑的成绩至少给个优秀。这些还是入学考。毕业考就更难了,东汉王充说。

“苏素、张仪纵横,习之鬼谷先生。据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②

此事在《太平御览》也有记载。说鬼谷先生居于二丈多深的土窖里,对苏秦张仪说,谁能下到洞里来说得我十分感动流着眼泪走出去,谁就一定能说动人君,得到封地之赐。结果,苏秦张仪两人都说得鬼谷子动了真情。此等考试,殊为不易。难怪能毕业的学生都是高质量的,辩才无碍。后来,苏秦和张仪真的去耐分人君之地,师父多少又有点惋惜,又想劝他两人归来, 于是写了封信,极为诚恳:

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到秋,不得久茂,日既将尽,时既将老,君不见河边之树乎,仆驭折其枝,波浪激其根,此木非天下有仇怨,所居者然也。子不见嵩岱松柏华霍之树,上叶凌青云,下根通三泉,上有玄狐黑猿, 下有豹隐龙潜,千秋万岁,不逢斤斧之患,此木非与天下人有骨血,盖所居者然也。今二子好云路之荣,慕长久之功,轻乔松之永延,贵一久之浮爵, 痛焉悲夫,二君痛焉悲夫。

这封信写得很感人,也很生动。可两个弟子执意奔波仕途,终于没能回来。这当然不能怪鬼谷子先生无能,“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没有一番真切的经历,看不透官场的险恶,要回心转意还真不容易。谁能抵挡得住这巨大的诱惑?可一旦看透,往往也就晚了。苏秦后与齐大夫争宠, 死于车裂;张仪稍好些,也狼狈逃出秦国,不久病死。所以说,鬼谷先生的眼光确实厉害,至于劝不劝得回,他当时放两个弟子出门时已心中有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惋惜而已。

也许会有人问,既然如此,鬼谷先生那套“如此而说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的议论岂不成神话。确乎,但凡说家之辞,总有夸大的成分。但鬼谷子的那一番议论,主要是对凡人俗界而言,是教导在利益场上如何纵横捭阖,而不是超凡入圣。牛顿定律只在常规下有效。真人、凡人、仙家是可遇不可求的。佛教所谓“佛不启发人,只是等待自悟”,便是这个道理。就看有无那点慧根了。

鬼谷子的劝服术,是很实用的,用于实际利益的劝服术,“纵横参谋, 长短角势,转丸聘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这些总结起来便成了被称为“金书”、“奇书”、谋深、义奥、术精、辞巧的《鬼谷子》。

捭 阖

《鬼谷子》一书十五篇,大抵皆依绕说服游说而设。其中,《捭阖》为谷篇之首,开宗明义,被认为鬼谷子劝说理论之魂。

② 王充《论衡·答佞》。

捭阖即开合,“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鬼谷子说:“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鄢。”意思是:开放和封闭体现了万物运行的规律,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在此中。

中国古人的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的千变万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阴阳消长,变替作用。它们既是对立的,又互为根据。如同父与子互为根据,没有子也就没有父,父亲当得好不好,要看儿子表现得好不好。劝服也一样要遵循阴阳捭阖之道,要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或开放或封闭, 或属阴或归阳;或柔弱或刚强:或松弛或紧张,乃至或奇或正,或圆或方, 或动或静,或真或假,或明或暗,或主或客,或实或虚,或正或反,阴阳消长,如同圆环一样开合环绕,开极而合,合极又开,往复变化以至无穷。“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历史上,申包胥哭秦庭是柔,唐睢力折秦王是刚;魏征劝唐王是守直, 西门豹治巫婆是用曲;蒯通说汉高祖不杀是表真,刘备诓曹阿瞒惊雷是借假; 樊哙鸿门闯宴,其声遏云,阮籍借醉辞婚,不发一言:孙权会邓芝,陈兵设鼎,孔明劝吴王,谈笑风声;郭子仪大开门,无时不传,安缠陵择妙机,三年一语;以及诸如冯谖说孟尝君,甘罗说张唐,姜太公钓文王,诸此等等, 无一不是或奇或正,或虚或实,乃至正诡交加。因为它们本身是互为根据、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犹如古人张网捕鸟,捕到鸟的只是网中之一孔,但是只有一孔的罗网必定捕不到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捭阖之道,浑成一身而无可抵拒。

在西方,古希腊的智者们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以为劝服的哲学基础。它的根据,是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故而,可增强弱的判断而减弱强的判断。然而与鬼谷子的阴阳动态平衡比较起来,前者的消长仿佛是天平称物,加减而已;后者的平衡是流水蓄势,神妙而不可预知。它在实用中也依然闪现出辩证思维的理性之光。

这里说个苏秦兄弟两的故事。

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与甘茂相识。有一次,甘茂从秦国出逃,要到齐国,正思量如何在齐国站住脚,在函谷关外遇见了苏代。甘茂心生一计,问:

“先生听说过江边上姑娘的事吗?江边的姑娘为了省油,常凑在一起做女红。有一个家境贫寒点不起灯,其余姑娘便商量着想把她赶走。那姑娘临走时说:我因为点不起灯,所以经常先来打扫屋子,铺好席子,这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我不过借了一点四壁的余光,对你们有什么妨碍呢?为什么要赶我走呢?那些姑娘听了,觉得有理,便把处留了下来。甘茂转而恳切地对苏代说:“我如今不贤,被秦国遗弃,把我赶出了函谷关。我愿意为您做点扫屋铺席的事情,希望不要赶我走。”

甘茂很聪明,他向苏代直陈心迹,是知道苏代有能力帮助他。苏代也很痛快答应了。

他先赶到秦国劝素昭王说,“甘茂是个极有才能的非常之人。他在秦国受到历代国君重用,对于秦国的山川地形也了然于胸。如果他到了齐国,又联合韩国、魏国反过来算计秦国,那对秦国真是太不利了。”

秦昭王就着急了,“那该怎么办呢?” “依愚见,不如用重礼、高俸再去接甘茂回来,来了就囚于魏谷,终身

禁闭。这样,天下诸侯纵有图秦之心,也是无从下手了。”

秦王大悦,立即封甘茂为上卿,派人带着相印去齐国接甘茂。甘茂辞谢不回。

苏代又回到齐国对齐王说:“甘茂是个有才能的人,现在秦国赐给他上卿官位,还派人带了相印来迎接。甘茂因为感激大王的恩赐才没有到秦国去。他愿意做大王的臣子,大王又准备用什么样的礼节接待他呢?否则,如果挽留不下来,让秦国再得甘茂并指挥强大的秦军,齐国就危险啦。”

齐王亦是恍然大悟,连声称是,就照着苏代的主意封甘茂为上卿,一定把他留了下来。

甘茂适齐,不直言请苏代转为活动;苏代呢,先在秦王面前以利害相激, 造成游说齐王的声势,之后,又在齐王面前以利害相劝,帮着朋友达到了目的。

而这一切,又不过是略施“捭阖”而已。苏秦更加不简单了。

一次齐燕交战,燕国丢了十个城池。燕王请苏秦出面游说,把十个城池都要了回来。本来这可是个大功劳,可是燕国竟有人诽谤苏秦的做法反复无常,定会作乱。结果,弄得燕王反而和苏秦疏远了。

苏秦感到必须面陈清白。他直率地说:“谗言说我不讲信用,然这正是大王您的福份呀!”见燕王很惊诧,苏秦又问道:“假如我像尾生一样守信, 傍伯夷一样廉洁,像曾参一样孝悌,以此来辅佐大王,您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燕王感到没有什么不对的。

苏秦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品质,我就不在这儿事奉您了。以曾参之孝顺,宁肯守护双亲,也不会不远千里去事奉危难之君;以伯夷之廉,物欲淡泊得饿死首阳也不肯接受封侯,你怎么能让他去齐国要回城池?尾生为了守信用,在桥下与女子约会,女子不来,他被大水淹了也不离开,抱柱而死。这样的人又怎能去齐国宣传燕国的威风,吓退齐国强兵呢?

况且,讲信之人只是在自我保护,不是进取之道,可这三王五霸之业不是自我保护就能办到的。如今,我离别老母来事奉国君,本来就想积极进取, 我不相信您是固步自封之君,而且,臣下是以忠信获罪于您的。”

燕王刚才还听得苏秦把曾参伯夷骂得一钱不值,又听苏秦以忠信获罪, 大为不解,问:“忠信有什么罪呢?”

苏秦回答:“臣的邻居有一妻一妾,其妻在男人出远门时与人私通,男主人回来后,她让侍妾端上毒酒。侍妾想,端上去男主人被杀,说出来女主人被赶。于是她假装不小心把酒洒在了地上。男主人大怒打了那侍妾。侍妾对男女主人可谓忠矣,却以忠信而获罪。如今,我的遭遇就像这个侍妾,一心事奉燕国,又诚心说服齐国,结果呢,反落到今天的地步。我只恐怕以后事奉国君的人,都不敢尽力了。”

苏秦这一番话,极言大信不信,诡即为信,气度一张一合,正好摸准了燕王的心思。最后,燕王也禁不住叫起好来,从此恢复了对苏秦的信任。

反 应

说服人难,因为知人难。

现代传播学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形象地比喻为瞎子摸象。每个人经验知识等等生命空间不同,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同。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

的树叶,没有两个人对信息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莉莉”在你看来是一个女人,可是对于她的恋人来说,这个名字却包含了那一次次相见的甜蜜回忆, 花前月下,真不知激起多少感叹。我们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传播,即便是一句话,可能也蕴含了全部的生命空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从字里行间觉出弦外音。另一方面,在传的另一头又拼命地猜,弄不好,一件小事也会莫名其妙地搅得朋友反目,恋人成仇。道理也在这里。

鬼谷子说,劝服有没有效果,一定要看看对方有没有发生变化。只有反复探索,才能真正得到对方的实情,只有把握了实情,才能根机而变,控制对方。鬼谷子在 2000 多年前就知道要主动摸准对方如真情来达到目的,真不容易。

在 1991 年前苏联发生 8·19 事变期间,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白宫前的呼吁是引人注目的,显然,他深刻影响了事变的方向。然而,事过 3 年,美国著名记者西摩·赫什刨根问底,当时,美国提供的情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国家保密局早已能够破译苏联军事指挥官通过加密通信线路的谈话

(也有人称之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破译德国“超级机密”以来的最辉煌的成就),他们知道了事变策划者重要谈话和各地军事指挥官的态度。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时叶利钦和对方都在争取苏联各地军事指挥官的支持。布什政府立即命令美国驻莫斯科的外交官告诉叶利钦,苏联军队没有响应事变策划者号召。它在关键时刻助了叶利钦一臂之力。

那么,在劝说中该如何实施“反应术”呢?鬼谷子认为,首先可以设引诱之辞以为饵,若不行就要变换方法,用模仿和比较的方法让对方将心里的东西都表达出来。在这些反反复复的反应过程中,有些计谋是行之有效的: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 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 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 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 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入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符应不失,如腾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这话意思是说: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论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周到。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况就不明了。得情不明,心里底数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类比灵活应用,就要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予。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呼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或者由于这个原因,或者由于那个原因;或者用来侍奉君主,或者用来管理下属。这就要分辨真伪,了解异同,以分辨对手的真实情报或诡诈之术。活动、停止,言说、沉默都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也都要借助这些模式,都要事先确定法则。用逆反心理来追索其过去的精神寄托。所以就用这种反听的方法。自己要想平静,以便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雄雌。虽然这还不是事情的本身,但是可以根据轻微的征兆,探索出同类的大事。就像刺探敌情而深居敌境一般,要首先估计敌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敌人的意

图,像验合符契一样可靠,像腾蛇一样迅速,像后羿张弓射箭一样准确。

《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欲联合孙权抗曹,开始只是大谈孙权降曹的好处,等到孙权反感了,吐出实情,这才因势利导,一举成功。明末名将洪承畴被俘之初,坚拒投降,还绝食明志。清太宗顺治皇帝已经灰心了。不料, 他的一个谋臣却认为事有可为,因为刚才劝降时,梁上有灰尘落在洪的衣服上,洪承畴很仔细地掸了下去。谋臣认为,一个真的不惜生命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于是又做工作(民间据说还使用了美人计),终于说降了这位已经飨过国祭的大明经略大臣。因一粒灰尘而知劝降大事可为,这也就是鬼谷子的“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淳于髡是战国时的著名谋士。有人把他引荐给梁惠王两次,淳于髡都不发一言,惠王很不满意。并不是淳于髡不想说,他看出惠王两次心有旁骛, 所以故意不说。惠王让淳于髡猜中了心事,大为叹服,第三次就很认真地听淳于髡讲话。这便是欲显扬而先沉默,有的放矢。

也是在战国时,商鞅先在魏相公孙痤手下做事,深受公孙痤的赏识。后来公孙痤病危,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惠王不听。于是公孙痤又建议杀了商鞅, 惠王答应了。惠王走后,公孙痤将此事告诉商鞅,劝他逃走。商鞅却认为, 既然魏惠王不会用自己,那么,也一定不会杀自己,自己在他眼里无足轻重。商鞅这一“同声相呼,实理同归”、相反相成的辩证分析,真是极有水平, 也正是鬼谷子所提倡的。

此外,为了用好反应术,鬼谷子还一再告诫先有自知,掌握情况要从自己开始,自己的目的要明确,策略要对头,还要有隐蔽性。这些都是 20 世纪劝服学所研究的题目,鬼谷子在那时候就已想到了。

内 揵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献计策。“内”者进说辞, 揵者揵所谋也。这分别是劝说的两个方面。

如何行施内揵呢?

从劝说主体来说,应该要先取得对方的信任。“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给以采色”,道德、朋党、钱物,艺术都能够加强与对方的联系,关系密切了,是“自己人”,意见也就听得进去。世界知名思想库之一的兰德公司,在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谈判行为中的一个最不同凡响的特点是努力培植并控制同外国官员之间的一种牢固的个人关系。” 包括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和布什,都是中国领导人称之为“中国的老朋友” 的美国领导人。

1977 年 7 月 9 日,基辛格在秘密之行中从巴基斯坦一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就悄悄地对他说:“尼克松总统留下的时间已不多了。”

基辛格问道:“总理指的是哪段时间,是指 5 年半,还是一年半?”他想知道,中国总理是否指望尼克松连任总统。周恩来回答说,尼克松来中国时,“我将回答这个问题。”翌日,周总理告诉基辛格,“在我的办公桌上, 堆着厚厚一沓(其他美国政治家写来的)信件,要求发出访华的邀请。”

尼克松非常担心,恐怕其政治对手赶在他之前访问中国。基辛格因此特别向周恩来强调,总统“希望在他访华之前不要让任何政治家来访”。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因此加快了步伐。终于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1972 年尼克松中

国之行和举世闻名的“上海公报”。

要实施内揵,从观察劝说客体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使他感到自己的意见、品行与之相一致,相暗合。鬼谷子分析说: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 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①

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不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被实践证明不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 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 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现代劝服的研究亦表明,传播的观点如果能与一个人内心想法不谋而合,效力便大大增加,传播在增强一个人既有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改变一个人的观点。比如花了很大力气为战俘“洗脑筋”,如果文化价值观念相差太大,并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人际关系的和谐度能影响传者的可信性,也能影响接受者的内心平衡,从而左右是否该改弦更张还是固执己见。鬼谷子说的是经验,经验也是学问。

当然,鬼谷子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他的重点说服对象是上层人物君主大人。目的为了竞进干世。“内揵”还有个社会地位问题。所以,鬼谷子建议劝说最好应该先引用《诗经》、《书经》上的至理名言,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如此借题发挥可以更好地使上下心理沟通,避免犯上之嫌。我们日常劝说中,如果能从双方共同的观点或对方赞成的观点引出自己的结论,也可以避开“教训”人的尴尬。人是不愿意被教训的,尤其是尊者、长者。至于就任还是离任,自己应该有主动的考虑,想留任就要用力于内,想去职就要留心于外。但是,如果上层昏庸不明,人臣各执己见,不接受新思想还自吹自擂。那就一定不要去凑热闹,“退为大仪”——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或者,学学亚圣孟子,“望之不似人君”,转身就走。更潇洒。

抵 巇

巇即瑕罅。

瓦罐出现了裂痕缝隙,怎么办?

那就该补起来,抵巇便是弥补不足,堵塞漏洞。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交流不够,即便距离很近也不会了解,要产生矛盾。事情都是从细小变化来的,却可以从秋毫发展

① 《鬼谷子·内揵第三》。

到泰山那么大。社会也会出现裂痕,朝廷无明君,世人不讲道法,社会信任的纽带裂开了,这就需要有人来“抵巇”。或者设法弥补如初,继续让它存在下去,或者干脆打破它,重新塑造,这也是另一种“抵”法。打破的鸡蛋是不能修补的。不过,如果世道不平,无“巇”可“抵”时,抵巇之法就该藏之名山了。

春秋时,秦国发兵攻周索取九鼎。周君很担心,有谋士颜率出主意,到齐国去搬来了五万救兵,颜率当时向齐王许诺,九鼎与其让秦国夺取,不若送给贵国,你既可得名义又可得财。

秦军一退,原先之巇自然已消,可是齐王认了真,天天催讨,又生出新的一巇来。颜率于是又赶到齐国,对齐王说:“我们很感谢贵国的仗义,也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如何运法!”

“我将从魏国绕道。”

“不行,魏国君早想得到九鼎,已经策划了很久,九鼎进魏国肯定出不来。”

“我从楚国借道。” “不行,楚国君臣也思九鼎,在叶庭策划良久了。” “那我从哪运呢”?齐王反问。 “是啊,我本来就为这事犯愁,那九鼎也不是醋瓶盐罐,更不能兔跃马

奔,从前武王伐纣,得九鼎,运一鼎就要 9 万人,共计 81 万人,还要 81 万人准备工具,现在大王从哪儿找这么多人?又从哪条路上运出来?我可是真为你发愁。”

齐王虽然埋怨颜率有借故赖帐之嫌,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一巇而二补,颜率总算为周君保住了面子。

在鬼谷子的意义上,补巇是有着以平治天下为大任,这固然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自古而下,苦心潜研帝王屠龙之术者也为数不少。譬如清末名士王闿运。

王闿运为人张狂,见识却极为精深。咸丰皇帝“龙驭上宾”(去世)前, 曾诏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又命慈禧等人共同处理政事,这就埋下了矛盾的根子。因为肃顺和慈禧都是权欲很强的人,两人一旦意见相左,很难协调,必然造成政局激变,而且已有风传两宫太后将垂帘听政⋯⋯

在这种情况下,王闿运突然找到曾国藩,对他说,当今的形势已处一触即发之中,太后、肃顺相争,重要还要看咸丰之弟恭王的态度。本来假如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恭王为摄政王,将幼子托付与他,再嘱咐肃顺等人同心协助恭王。政局就会平稳。现在两强相斗,慈禧极可能拉拢恭王,叔嫂合谋, 于宫闱之中发动政变。也就是说,裂缝已经产生了。王闿运还向曾国藩建议, 一种办法是挽救弥补咸丰皇帝的过失。由曾国藩自请入觐,申明祖制,阻止垂帘听政,再与肃顺一起谒见恭王,取得他的支持⋯⋯如此天下可恢复稳定。否则,纵观史册,凡女主临朝,国必大乱。这便是抵巇术中的弥补法。那另一种办法,王闿运劝曾国藩在安庆首举义旗,为万民作主。曾国藩当时正在围剿太平天国,湘军悍勇,幕僚如云,几乎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他当时之德望之实力,不仅天下响应,四方影从,而且就连肃顺等清朝重臣也会衷心拥戴。王闿运的第二种办法,便是抵巇中的转化改造。灭了清朝立新国。

曾国藩虽然最终没有采纳王闿运的建议,对于他的分析和见解,却是极

为佩服的。像王闿运之所为,大概可以为深得鬼谷子抵巇术之正传。

但是,因为可屠之龙既少,抛竿东海者亦鲜,自鬼谷子提出抵巇术以来, 更多的游说之士还是抱着河沟渔翁的眼界来理解的,往往去掉了抵巇的宏大意旨,非常实用。比如在劝说中如何利用矛盾,如何消弥矛盾,以及如果有必要,如何制造矛盾等等。这样,在意境上反倒生出了巇来。

龙种跳蚤乎?不敢妄断!

飞 钳

谁人不愿听好话,每个人都有着肯定自己的强烈愿望。某师授徒数人, 一再告诫,出门不可奉承别人。有弟子应道,难矣,天下有几个像老师这样不听奉承的。师大悦,说:“还是你小子知道我呀。”

飞钳,就是用褒扬来抓住对方心理,实施劝服的一种方法。飞是褒扬, 钳是挟持。鬼谷子说:

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乃以钳求之。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宣之;此飞钳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钳而从,可钳而横;⋯⋯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意思是说:劝服应该诱导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说话,然后通过恭维来钳住对手,不使收回。钧钳之语作为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劝服中,一定要详细考察对方的愿望和想法,要了解他们的好恶,针对对方所重视的问题进行游说,用褒扬的方法诱出对方的爱好所在,然后实施控制。飞钳之术用之于人,要先度量其人之智能,实力和气势,然后找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以“飞钳”之术达成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这就是飞钳的妙用呀。如果飞钳之术用之于人,可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对方的实情, 可连续使用来考究游说的辞令。这样,你可钳而合纵,可钳而连横,⋯⋯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虽然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在鬼谷子看来,飞钳之术用得好,可以刺激对方兴奋,可以化消对方的消极情绪,可以求得实情,也可以求得心理相溶,其用大矣。

孟子劝齐王行仁政,避而不答齐王的王霸之术,先将他见牛落泪不忍杀之一事提出来赞扬,齐王很高兴。可孟子又说,老百姓都因此误解了,以羊易牛,难道羊就该杀吗?或者以小易大,齐王就这么小气吗?如此“乍同乍异”,连齐王也不明白了,是呀,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呢?可是孟子一语喝破: 这不是小气,也不是羊该当杀,问题是你只看见了牛落泪而不忍杀之,这是不忍之心呀,将它放大开来,就能施行仁政。表扬得出乎意料,齐王着实受用,也就愿意听孟子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把王霸之事暂且放在了一边。

唐太宗时,魏征犯颜直谏。一次气得唐太宗也受不了,要杀掉这个田舍郎(乡巴佬)。长孙皇后得知后,先换上朝服向太宗道贺,说:魏征敢于如此直谏,是为臣的正直;而为臣正直则说明皇上英明,自然可喜可贺。一番赞扬,消除了唐太宗的怒气,让他能冷静思考魏征的建议。

这些都是飞钳的妙用。

在劝服中,飞钳往往是比批评恐吓更为有效的方法。它的强控性在于: 你肯定了对方希望肯定的,人家自然更愿意合作。美国谈判专家赫恩说自己迅速接近对手的绝招之一,便是努力找出对手值得骄傲的地方予以赞扬。甚至某些不着边际的赞扬也可大为改善双方的关系。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英国与铁女人撒切尔夫人会谈时,见撒切尔夫人佩了一对大方别致的耳环, 他问明店名,休息期间去那家店也给赖莎买了一对。此举令撒切尔夫人大为感动,从来还没有人如此赞赏“铁女人”的审美观呢!到会谈结束时,撒切尔夫人对戈尔巴乔夫已是极为好感了。劝说中,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诸多观点,但是将对方观点中正确的部分凸显出来予以尊重和肯定,并借以暗示不敢苟同其余部分,其效果也能更为促使对方的深入思考。

飞钳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飞”其人之言而“钳”其人之行,“飞” 其人之昔而“钳”其人之今,“飞”其人之彼而“钳”其人之此,“飞”其人之志而“钳”其人之意,诸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是要注意,“飞”是为“钳”服务的,与一味奉承哄骗截然不同,否则,不仅失去了意义,亦将贻笑方家。

忤 合

游说之士,不能不知忤合之术。

然而,究竟何为忤合,却诸说颇多。有的以为忤合即模糊处理法。比如你的两个朋友在论理,问你站在哪一边,你说:“站在正确的一边,”这便是个模糊处理。也有的以为忤合是利益精析质,容不得半点含糊⋯⋯其实, 前者讲的是目标的实现过程,后者重在目标的确定。鬼谷子的忤合术,本身便是神龙不见尾,他是把劝说放在大谋略哲学中思考的,似宜以总体的理解为宜。

忤合的大意旨,是要人高度智慧地分清利益的向背以及如何实现特定的利益。忤为抵逆,合为符顺。“世无常贵,事无常师”,背逆与符顺,联合与对抗,世上之事无不彼此转换又互相依赖,需要有相应的计策。鬼谷子又说: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①

这里有几层意思,首先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主人的选择很重要。伊尹五次臣服商汤,五次臣服夏桀,最后才定心为商汤服务。又如姜太公,也是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王,到最后才跟定周文王。那都是圣人一类的人物,择主尚且如此之难,对于一般的纵横家,其品德怕怎么要求也不过分。用今天的话说,谋士、说士首先得认准服务对象,得讲职业道德。不能摇唇鼓舌,遇谁都乱出主意,或者当了两面间谍。

“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为什么要忠于主人呢,这里把问题说得很明白了。现代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短缺资源如何分配的学问,利益的谋取也一样,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合乎这一方面,就要背叛那一方, 总得违背某一方的意思。这里也有一个故事,三国的时候,袁绍手下有个文

① 《鬼谷子·忤合第六》。

书叫陈琳,为袁绍起草檄文骂曹操,骂得狗血喷头,连祖父也骂进去了。后来袁绍兵败,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首先就追问他这件事。陈琳谢罪说,当时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有如蒯通向韩信献计,管仲为公子纠尽力,甚至盗跖的剑客也听命刺杀高士许由。即使在今天,忠于旧主才会忠心事奉新主人。曹操说,“说得对”,算把各为其主的话听进去了。从此厚待陈琳。

那么,怎么实现计谋一方预定的利益呢?“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 反于彼。”还是要用忤合,从对方谋取利益,要从对立面那儿寻得消解。“反” 在这里是顺从的意思,既然合乎这一方的意思,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而且只有违背一方的意思,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那么,利益或计谋的实现过程其实也就是个忤合转化过程。凡对方造成之件,我一定得通过计谋使之合,亦即反忤。反忤的结果,使对方感到忤而我方感到合顺,于是又形成了新的忤合。

过去有两个人赛马,不是比谁的马快而是比谁的马慢。由于有这么一条奇怪的规则,自然谁也不敢放马狂奔。过去的合变成了忤,谁也不肯跑在前面,越跑越慢,最后干脆都原地踏步。眼看比赛搞不下去了,一位观众出主意说:两人交换一下马再比。好哇!这么一来,让对方愈成“忤”势,我方则愈成“合”局。选手又可以策马狂奔了,但这与原先的“合”不同,是“反忤”的结果。我们利益的实现也在这合——忤——反忤等等过程之中,有绝对的利益,没有截然分明的方法,有时目的可从正面达到,也有时,可从反面达到。所以说,忤合虽然只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景观却很深。印度老人泰戈尔说愈简单的东西愈伟大,真是大味必淡。过去禅宗有个法师讲法,有人问:“如何是法眼?”他说“法眼无瑕。”在佛理上这完全对头,偏偏还有人“嘻”地一笑。他就受不了了。丢了盛名地位又去修行了几十年。后来, 他再出来做大师,又有人提同样的问题,他还是回答:“法眼无瑕。”同样一句话,这一回,没有一个不佩服的。

同样的道理,对立面造了忤,我方反忤而求新合,看起来简简单单。计算起来可就复杂了,得把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才圆满。否则有缺口就转不起来,不仅反不了忤,还可能会招致新忤,或者为别人的反反忤所制服。所以鬼谷子特别强调,如果用忤合于天下就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用忤合于国家,就要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用忤合于家族,就要把整个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用之于个人,那么也一定要将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放在忤合之中。必须全方位、多因素、多角度地把问题考虑透彻了,这才能够提出争取利益的可行计划。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就必须要有超人的智慧、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并不是仅仅靠愚忠呆实所能达到的。

子贡救鲁是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前 482 年,齐国田成子率大军讨伐鲁国。孔子责令子贡一定要阻止齐国对自己家乡鲁国的侵略。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人品好,学问好, 也很灵活。他全面分析了诸侯诸国的内外形势后先去见田成子,利用田成子的私欲和齐王的矛盾,使齐军暂停前进。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到南边去见吴王, 煽动他的争霸野心,让他借救鲁国为名北上与齐国交手争霸。吴王对越国又不放心,子贡又去见越王勾践,让他表面效忠吴国,暗地许之联晋攻吴。越王依策而行。吴王遂放心发兵攻齐。子贡呢,又赶到晋国,让晋国加强戒备⋯⋯

子贡为了救鲁,是将鲁国放到全天下来忤合,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得很透彻。所以,下说辞就很有力,调动了四个国家。

事情的发展全部在子贡的策划和预料之中:

吴齐之战,齐大败,国内大乱;吴军乘胜攻晋争霸,却反被以逸待劳的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乘机起兵终于击败了吴国。

子贡先借吴国败齐,又借晋越败吴。几步连环棋,先是化消了齐国之忤, 后是避免了强吴的出现,免除了鲁国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窘境。这一连串的策划运作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看起来各国皆为自己的利益而彼此争斗,然而忤合的结果却是保全了鲁国。

忤合大法能运用到子贡这般地步,真是不可思议。

转 丸

孔夫子说:“言之无文,传之不远。”语言是劝说的武器。武器好不好, 关系实在重大。《鬼谷子·转丸》篇专门研究了语言的辨析、使用、改造等问题。见解精到而系统,字字玑珠。

鬼谷子说,劝说言辩有多种多样,它们蕴涵说者不同的心理,应当明慎审辨: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 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言;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 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①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 “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要能说服别人,就要给人以帮助。凡是经过

修饰的言辞,都是被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凡是被借用的东西,都既有好处, 也有害处。凡是进行应酬和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凡是怜俐的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论。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了让人检验复核。凡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凡是反面的议论, 都是诱导对方秘密的说辞。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谄媚,反而变成了“忠厚”; 说阿谀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 反而变成了“勇敢”,说忧伤话的人,由于善权衡,反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由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应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谄媚;用很多美丽的辞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能揭示缺陷,敢于责难过失的就是敢反抗。

要有效地在劝说中用好语言,有三点非常重要。

一是内心要有明确的原则,要看清事物的要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处惊不乱。现代谈判研究也提出:在谈判之前必须为自己规定最低或最高价限,它极有助于防止谈判过程中的意外冲击。有两人去逛商场时毫无购货打算,出来时却背了一大包,这个是因为大减价,那个是因为附赠奖券, 还有件是因为服务态度好⋯⋯,可回家冷静看一看呢,竟没什么是值得非买不可的。没有准则会迷失方向。“五心不定,输个干净。”基辛格在回忆他

① 《鬼谷子·转丸第十三》。

与周恩来的会谈时说,周恩来表现得极有耐心。每当一个问题出现了僵局, 周恩来总是说让我们换个话题谈谈吧,于是双方的交谈又可以继续下去。可是谈着谈着,基辛格发现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而且自己已经被说动了一步⋯⋯这样反复几回,周恩来始终牢牢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并使你感到无可挑剔。至少,你也会为他的魅力所倾倒。

二是要用好劝服语言,要我准对象,有的放矢。“望之不似人君”,没有可劝导的人,不说;办不到的事情,不说;容易犯忌误解的话不说。此乃三不说。纳粹当政时,专门组织人马围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出了百人论文集。有人对爱因斯坦的沉默感到很奇怪。爱因斯坦回答说,100 个 0 加起来还是 0,不值一说。林肯当总统时,有人劝他立即宣布解放黑奴,林肯认为条件还不成熟,说:“我不愿意像教皇那样说一通反对彗星的空话。”这是知道事还不可为。有一次,联合国秘书长去中东某国调解危机,没想到下飞机就挨了臭鸡蛋。因为他说自己是来寻求妥协的,而这个词,在该国还被理解为是和稀泥,或不受欢迎的第三者,语言犯了忌。

语言用得好,三是要用长避短,肯定为上。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宁用愚人的长处;说到别人的长处要顺其所长,说到别人的短处要避其所短。这里的长短之分,其实也是个君子小人的区别。明人冯梦龙说,“君子有所短,小人有所长。君子不弃小人之所长,是所以为君子;小人专抬君子之所短,是所以为小人。”

对于如何精练自己的劝说语言,鬼谷子也作了分析,他概括出有五大病症非改不可:“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底气不足,没有精神是病言;极度伤心,没有主见是怨言;闭塞压抑,无法渲泄是忧言;狂燥妄动不能自制是怒言。任意发挥,没有重点是喜言。以上五种言辞,都必须精加锤炼,否则不能服人。使用也要看准机会。

另外,要使语言能打动人,最为重要的是要出奇制胜,要能够激起对生命空间的一致共鸣。花前月下,没法听迪斯科,高速公路上也享受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精当的游说之辞,应当因人因时而有的放矢。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 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①

与聪明的人谈话,要依靠广博的知识,否则不足以取信于人;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要善于雄辩,否则不足以主导方向;与善辩的人谈话则要简明扼要,否则不足以揭示主旨。林肯在葛底斯堡只讲了 10 句话,高度概括,却胜于别人两个多小时的涛涛不绝,还被铸成金字陈列在牛津大学。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人常反之”,歌常常唱错了。所以鬼谷子后面又特意指出,与地位显赫的人谈话,绝对不可卑躬屈膝,在气势上不能输; 与卑贱的人谈话,倒是要尊重他们,要依靠谦敬。前者如颜斶呼王,后者则如微服私访。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一生采访了无数政界显要、头面人物, 包括霍梅尼、卡扎菲等等。她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与要人交谈时,绝对不可自卑,要有平等对话的气势。显要大人平时都被“宠” 惯了,骤然而来的心理冲击往往使得他们不知所措。这样,还未交谈,你已取得了主动。

① 《鬼谷子·转丸第十三》。

同样的道理,与富有的人谈话,气魄要宏大,那几个臭饯没有什么了不起。百金求利,千金求誉,这世界上千金难买的东西多着呢!美国有所大学要募 100 万美元造大楼,并要为捐助者刻石留名,精明的校长找了一个很合适的时机造访一个大亨说:“学校董事会倒是提到了您,不过您的那个老朋友(实则老对手),也非常渴望能得到这个机会⋯⋯”校长还没有回到学校, 百万美元的支票已经开了过来。与贫困者谈话则不同,要很实际,利益要听确。“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打土豪,分土地”,都非常切切实实, 所起的鼓动作用也就大。

此外,如何与勇猛的人谈话,如何与上进的人谈话,以及同一个内容向智者如何说,向愚者如何说,鬼谷子的点拨之言也都饶有趣味,语言体现反映和影响传者的形象与受者的心理,如何提高说辞的技巧,增强劝说效果, 这些问题在现代虽然要求人们更为深入地思考(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时代)。但是,鬼谷子所论,却无疑有着永恒的价值。

揣·摩·权·谋·决

《鬼谷子》全书十五篇,有人以为是兵书,有人以为纵横书,也有人以为是权谋术。其实都有道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权谋哲学。月印万川,有时,它是通过劝服来谈谋略、谈哲学、谈兵法,有时,又通过谈政治、谈谋略来启发劝说。所以,下面这些概念对于劝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曰:揣、摩、权、谋、决。

说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知已知彼,要揣摸对方心理,预作准备,这便是揣测。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个习惯,他每次与人谈话之前,都要花功夫进行全面的准备,仔细研究对方的情况和所要谈论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达官显贵,莫不为罗斯福的魅力所吸引。

鬼谷子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去揣测真情。比如,设法使对方在极度高兴的情况下,将某种欲望极度放大,就无法按拣实情;设法在对方非常恐惧的时候再去加重他们的恐惧,真情会不自觉流露出来;正面探测没有结果的, 可转而向他所亲近的人去游说;思想内部的变化,可以通过显露的表象来推测,等等。揣情是困难的,但是,“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①

摩,是指试探了解对方的反应。进行游说最困难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说辞。只有合乎情理,对方才能听得进去。鬼谷子建议要在不知不觉中去实施“摩意”,不要让对方觉察自己的目的。方法自然也有多种,“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 有以利,有以卑”②②,和平、正义、娱乐、愤怒、名望、行为、廉洁、信誉、利益和谦卑都可以作为手段。当然,要用对地方。

说服中,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权衡比较,作出判断。这就是权量,根据正确的判断施计设谋,这就是进谋。鬼谷子比较分析了许多不同情况中的不同策略: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

① 《鬼谷子·揣篇第七》。

② 《鬼谷子·摩篇第八》。

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贫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 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 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阳道而阴取之也。①

说服总是希望达到特定的目的,这就需要把握分寸,正确决断。决断的原则是要讲求利益的平衡。推测以往,验证未来,再参考日常之事,这样就可以谨慎行事,正确决断。有五种情况可以作出决断:

王公大臣之事,崇高而享有美名的,可以决之; 不用费力轻易可获成功的,可以决之;

虽然费力,但不得不做的,可以决之;

能够消除忧患的,可以决之; 能够实现幸福的,可以决之。

以上所述:揣、摩、权、谋、决,在鬼谷子虽未必于言劝服,却又是必须为劝服所重视的。

鬼谷子劝说艺术至今已历两千多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各朝各代说客不绝,《鬼谷子》功不可没。鬼谷子也许不是世界上最早重视传播劝说的人,但是,他肯定是最早的以辩证而实用的思维方法系统研究劝服艺术的大家。他的劝服研究因为更多地与谋略与哲学相结合(或者说他的劝服学也就是他的哲学),因而更有丰富的智慧和永恒的意义。即使我们已处在大众传播异常发达的今天,即使我们对于鬼谷子思考的问题可以从科学、知识学角度再进行操作性的思考,但这反而使得鬼谷子智慧的光芒显得更为迷人,更为神秘。比如,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施宾格勒对于鬼谷子的推崇和评价就令人惊异,而施宾格勒被认为是现代纵横大师基辛格的真正老师。

鬼谷子的劝说艺术已经传向世界。

① 《鬼谷子·摩篇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