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体的尴尬

认识你自己我算什么,我说的话别人会相信吗?”

设想一下,当一位小偷面对法官那威严的目光和四周愤怒的群众时,他能够奢望说服别人吗?

也许,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然而以平常而论,谁人愿意被教训? 谁人愿意被说服?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的而不是他人的言论?诸此等等,涉及的因素确实方方面面。在传播的研究中,只有“枪弹论”的倡导者有着足够的自信,说:只要自己瞄准了听众,扣动传播的“板机”,对方一定得应声而“倒”。对于更多的研究者未说,真正要说服一个人,似乎难得莫名其妙。

譬如说,用大嗓门吼一声,与打一拳的力量可能差不多,而产生的效用绝对不同。于后者,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因果律绝对成立。传播则不同, 有时倾全国的力量大喊大叫,人家就是只当耳边风;而有时,只是几下窃窃私语,却引发了社会的“大地震”。传播劝导与其是因果性的,毋宁是引发性的。因果律在此领域不成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相等。犹如引信可以引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却远非引信可以比较的。

古时候,有位书呆子求佛心切,遍访名师。路上遇上一个能说会道的骗子,一心想骗书呆子的盘缠银子,于是就谎称能够传道证佛。书呆子赶紧拜了师父。怎奈,呆子虽呆,那盘缠银子却紧紧裹在腰间,睡觉也不解下来。骗子心生一计,谎称要在船上传道。上船后,他要书呆子爬到桅杆上去方可相传。爬桅杆就不能带包裹了,书生只得解下来。骗子乘机拿了银子跳走了。书生爬到杆顶,仍不得佛道,正困惑之间,百尺竿头,再进一尺,突然恍然大悟:佛道原本不在高险处,只在平常之中,平平常常即是佛。书生连声称谢,感谢恩师点拨。别人告诉他,那人是个骗子,早拿了你的银子逃走了。书生反而说:“不,不,他是我的恩师,不如此不能得道,乃真恩师也。”

骗子自然算不上劝导大师,可他歪打正着,竟然“顿悟”了呆子的内在佛性。

我国明代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独有一笔斜峭峻劲的“板桥体”。说起来也很有趣。郑板桥早年一心临摹名家字帖,异常刻苦,甚至在梦中也比比划划。一次,不知怎么比划到夫人身上,夫人闹醒后不高兴,说:“你体有你体,我体有我体,干吗划别人?”郑板桥闻言不禁大悟:对呀!我体该有我体。自此之后,潜心独创,以我为主,终得正果。

这也是歪打正着。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劝了半天也不得其门而入,偏偏在无意之中就引发了对方。这类情况虽不能说少见,却不是我们所主要关注的。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自觉而主动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有顶见性地劝导引发对方。例如,对于一个路人来说,“抓小偷”的叫喊可能引不起他的兴趣,他不愿多管闲事。可是一旦有人告诉他,小偷摸的正是他的钱包,态度便瞬间大变,这就是可以预见的。又譬如,“已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古训便包含了丰富的劝导原理。要劝导别人信服,传者自身的某些特质肯定非常重要。否则,为什么小偷会在法庭上害怕别人不信他的话呢?肯定有些因

素是存在的。作为一个传者或劝导者,自身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别人又会怎么看自己?

这些,正是令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仿佛又听到了远古的回声: “认识你自己!”

阿伦森假设

阿伦森在他的《社会心理学》中为我们设想了下列一个情境: 门铃响了,你去开门,发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他身穿俗艳的长格运动衣,领带松散,领口已磨损,裤子没熨,脸也不刮。他与你说话时,眼光总越过你的头顶向四周张望。他手里拿着一个顶上有缝的盒子,力国说服你给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慈善机构捐几元钱。尽管他实际说的话相当有道理,但他想让你拿出钱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吧?让我们再回到几分钟之前:听到门铃响,你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位中年人,他身穿一件朴素大方的外出服装,剪裁合身,熨烫平整。他的眼睛正直地看着你,自我介绍是花旗银行的副总裁并问你是否愿意给一个慈善机构

(你从未听说过的)捐几元钱。他所说的话与第一个穿花俏格子运动衣的家伙说的完全一样,这回你是否更有可能捐出几元钱?

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生活已经教会我们如此观察和回答。而且,只需要简单地利用形式逻辑的差异法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外部特征能够显著影响劝导效果。所谓外部特征,在其广义上包括衣饰打扮,神态表情甚至言语声调等种种非语言符号因素。相对于所要劝导的内容来说,如果外部特征与之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传播的期望效果便愈显著:如果二者不尽协调甚至反差很大,那么内容的劝导效果便会大受影响。那位身穿俗艳花格运动衣的中年人,不应该去为慈善机构募捐,如果他去表演小品或者为马戏团插浑打科,倒会更受人们的欢迎。多少年来,巴勒斯坦的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公共场合总是头戴阿拉伯围巾,身穿军装。这一切,与他始终呼吁的巴勒斯坦解放之特定内容形成了高度的一致,也受到全世界的注目。秘鲁的“光辉道路”创始人古斯曼被当局捕获后,曾被脱光了上农在电视上“曝光”。当局此举显然是消除人们对古斯曼的神秘感,力图在外部特征上予以丑化。古斯曼曾一直让手下人称之为“当代世界最伟大的领袖”,俨然以导师自居,赤膊的形象是实在不妙。古时,有人去拜朱蕉为师,远远望去,师道岸然,言亦如金玉。后朱子洗澡、瘦骨鳞峋,那人一看,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所敬仰的人竟是如此形象,失望之至,不辞而别。不肯做学生了。这也是外部特征坏了事。

传者的外部特征不仅能影响特定内容的劝导效果,而且,还可以影响所可能传播的内容。一个西装革履或身穿军服、佩带勋章的人,若要他换了便服或睡袍与人交谈,在什么情况下更显得轻松自在呢?!有人曾向林肯推荐秘书,林肯看了以后不满意,认为相貌不行。推荐的人说:相貌可不是他本人的过错啊!林肯回答说:不,一个人年过四十,就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这句话若是指特定的神态而言,确实有它的道理。长期特定的传播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命空间和外在面貌,反过来,特定的外在面貌又预示了他可能进行的传播内容。林肯自己的相貌(自然是指自然相貌)并不好看,但是,却有

一种特殊的犹如耶稣受难般的悲苦之相,林肯毕生主要的精力用于奴隶解放和国家统一,后来,也果然为此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早在 2300 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经明确指出:“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 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确切断定时,更是这样。⋯⋯他的个人特点可以永远被看作是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

“完美”的题中应有之意,自然包括表现在劝导者身上的语言符号(劝导内容)与非语言符号(各种外部特征)的一致与和谐。

超越亚里士多德

也许,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完美的人”能够进行最有效的劝导,可以感到理所当然。然而令人惊异的是,重新认识和检验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已是 2300 多年以后的事情。仅此一项就奠定了亚里士多德在劝导研究史上无可争议的先驱地位。是金子,毕竟不会永远被埋没。而且人们既然已经开始对话,就力图将问题再深入下去。

首先,究竟该如何认识“完美的人”?完美至少应该包含某种道德的因素。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于诸多曾经狂热崇拜戈墙尔的德国人来说, 戈培尔的劝导无疑最为有效,戈培尔无疑最为完美。而我们知道,戈培尔的道德又岂止是令人怀疑呢?所谓“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即已昭然了十足的道德虚伪。于是,现代劝导学说的研究者如霍夫曼,建议消去其中道德评价的色彩,易“完美性”为“可信性”。这样,就更为准确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其次,可信性的涵义也许可更为宽广。一个人的个人特点属于可信与否的因素。姣好或富有吸引力的面容,可以有滋有味地告诉你“味道好极了” 或者“挡不住的感觉”;那令人信赖的目光,似乎是对“三九胃泰”的最好说明。这些都属于可信性。除此而外,老熟人、老朋友、老同乡、老战友也是更为可信的,因为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经验或认知。打小报告之能奏效, 因为传播渠道极为可信;枕边风之所以神灵,那也是因为关系非同一般。熟悉,本身便是信任的筹码。用电影明星做广告,虽然明星不认得别人,那不要紧,要紧的是人人都熟悉明星,叫“名人认可”,倘遇上追星族,简直就是言听计从了。

而且,可信性的涵义还不限于此。

假如你有一位开服装店的老板朋友,你对他绝对信任,也可以无所不谈。然而,当这位朋友聊起他所不熟悉的相对论、原子弹时,你是否也像相信他的裁剪一样相信他的相对论呢?不会的。这里,可信性又包括了权威性。愈是专业的知识,我们愈是依赖权威,权威也愈因为别人的无知而增强了可信的力量。法国学者让一图森·德桑蒂曾在以知识分子居住区知名的巴黎拉丁区作过调查。被问的人几乎多多少少都听说过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对进一步提出的问题:“你是否想对这个理论知道多一些?”回答都是:“当然想!可惜太深了,听说很难掌握,只有极少数人懂得它。”“那么你相信爱国斯但写的都是对的吗?”“当然,懂得的人都相信。”——这便是权威的力量。

权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明年,将有一颗彗星

与地球相撞,人类危在旦夕。我们会相信吗?不会,只会嗤之以鼻。可是, 如果是天文学家如此郑重宣告,那就得注意了,如果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等等都这么说,那更应该重视了。钱还存着干什么?今日不乐更待何时,要等到地球末日吗?!这里的权威就表现为专家的身份和地位,或曰“角色权威”。中国在广东大亚湾建造核电站,还未注铀,香港已经盛传核电站已发生核泄漏,广州、香港将遭到污染。为了平息谣言,香港当局高明的一招便是搬出香港知名的核物理学家,请他们上电视讲解核电站的基本常识。果然,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角色权威,老师与学生之间,老板与雇员之间,前者对后者所具有的奖惩力量,也能左右态度的改变。群众也可以造成权威,因为我们相信大多数总是正确的。曾参至孝至仁,他的母亲对儿子极为了解。有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曾参杀了人,一个人跑来相告:“曾参杀人了。”其母不信。过了会, 又有一个跑来说:“曾参杀人了”,其母将信将疑。又有第三个跑来说:“曾参杀人了。”话音未落,曾参母亲已经翻过墙头避开了。这就是群众的权威。“千夫所指,无疾而亡”、“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诸此等等,无不昭示此种权威之可怕的可信。

权威如果与熟悉相结合,劝导的力量更将成倍的增强。 如果权威与熟悉不尽一致,可信的结果就显得非常有趣。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会发生一系列令人眼花瞭乱的混乱。社会地位变动中的人往往缺乏现成的指导,不易获得如何把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的知识。于是,电影、电视和广告等等大众传播媒介就来为他们引路,教人们如何穿着打扮,如何装璜家庭,如何购买对路的名酒——一句话,教会人们如何适应新地位的生活方式。其影响甚至深入到如何认识家庭的结构,如何选择某种类型的道德观。为什么大众传播具有这样的劝导功能呢?一句话,它既是人们所熟悉的,也是人们所喜爱的, 还是人们所信服的。

当然会出现某种不一致。比如,电视中的小姐告诉你,她喝的饮料味道极佳,而你的朋友却对你说,那种饮料他喝过,“味道难受极了”。你该相信谁的?电视上、电子专家认认真真向你推荐某种家用电脑,而用过该电脑的熟人却说“不过尔尔”。你又该相信谁的?

如果出现上述矛盾的情况,一个可信的选择或许是:假如矛盾发生在你朋友经验可以判定的范围,那么朋友的话更为可信;假如不是,那么多少该重视专家权威的意见。

这个建议是否更为可信呢?

林妹妹信了贾哥哥

在贾宝玉的眼里,林妹妹真如天上掉下来的清纯仙子,然而,那一番番的痴人梦话,林妹妹似乎都不以为意。真正的转机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那是史湘云前来串门,原先还是聊得好好的。后来,史湘云劝宝玉要多会会为官做宰的人,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就不高兴了,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赶紧出来

圆场,劝湘云说,上回宝姑娘(薛宝钗)这么说,宝玉也是如此无礼。又说: “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不想,这话正巧被悄悄走来的林黛玉听到了。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

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说,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如此的感叹,出自一位寄人篱下,心思敏感的少女,实在也很难得。 贾宝玉在林妹妹面前曾说过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怎奈林妹妹只是不听。

偏偏背着她说的话,她听到了,也动心了。这其间态度转化的奥秘,多少与归因有关。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习惯,不仅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而且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要探究那背后的原因。只有将其动机与行为统一起来,才能确定自己的态度。此时,劝导者的个人品格,所涉及问题的实质以及劝导者所处的环境,无不影响人们对之言行的归因。例如当面说法,总不免有面谀之嫌,谁知还有什么心思呢?背后的称赞,那就不同了,因为它没有影响自己的企图,故而更为可信,也可有更为崇高的归因。

普希金的小说《大尉的女儿》写格里尼约夫准尉与边塞少女玛丽娅·伊凡诺芙娜深情相爱。为了爱情,格里尼约夫不惜出生入死,与哥萨克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巧妙周旋,从情敌和叛徒什瓦勃林手中将玛丽娅救了出来。不料, 后来却有人诬陷格里尼约夫与普加乔夫有勾结。在军事法庭上,格里尼约夫知道玛丽娅可以为自己作证,但是他不愿意因此牵连玛丽娅,宁愿不为自己辩护。玛丽娅得知后,毅然只身赶到彼得堡,她要找女皇当面陈情。恰巧, 在第二天早上,她在花园遇到一位贵妇人。贵妇人那双蓝色的眸子和温和的微笑具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贵夫人首先打破沉默:

“您大概不是本地人吧?”她说。 “您说的是,夫人。我是昨天刚从外省来的。” “您是和您的亲人一起来的吗?” “不是的,夫人。我是一个人来的。” “一个人!可您还这么年轻。” “我没有爹,也没有娘了。” “您到这儿来自然是有什么事情啰?”

“您说的是,夫人。我到这儿来,是要向女皇陛下递交一份呈文。” “您是个孤女,大概是来上诉不公正和欺侮您的事吧?” “不是的,夫人。我是来请求宽恕,而不是来请求公正裁判的。” “请问,您是谁?”

“我是米罗诺夫大尉女儿!夫人。” “米罗诺夫大尉的女儿!就是在奥伦堡某一个要塞里当司令的那个米罗

诺大吗?”

“您夫人说的是。”

看来贵妇人被感动了。米罗诺夫大尉在要塞被攻破后以身殉职,曾令全国为他悲伤,想不到今天竟遇见了他的女儿。贵妇人用更加温和的语气告诉

姑娘,如果她有什么请求,一定愿意帮助。

玛丽娅毕恭毕敬地向她道谢,感到完全可以信赖这位素不相识的贵妇人。她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递了过去。

贵夫人默默地读了起来,起初,她脸上还浮泛着同情的神色,可是,突然之间一下变得严厉起来:

“您是来为格里尼约夫求情的?”贵夫人冷冷地问道,“女皇不靛赦免他。他和那个自封为皇的人同流合污并非因为无知和轻信,而是因为他是品德不端的害群之马。”

“啊,不是这样的!”玛丽娅大声嚷了起来。 “怎么不是这样?”贵夫人反问一句,满脸涨得通红。 “不是这样,真的不是这样的!这件事我全知道,让我把实情告诉您。

他完全是为了我一个人才遭遇不幸的。如果说,他在法庭面前不为自己洗刷罪名,那也只是不愿牵连我。”于是,玛丽娅激动地向贵妇人诉说了事情的过程。

贵夫人注意地听完了她的诉说。

⋯⋯

很快,玛丽娅受到皇官召见,女皇同意了她的请求。女皇就是早上偶然遇见的那位贵夫人。

正是因为诚实信任而无意于影响女皇的环境,使得贵夫人(即女皇)作出了客观的判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同样是烧香拜佛,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是一回事,“平时不烧香,临事抱佛脚”又是一回事,于后者,对其归因显然是非常功利主义的。春秋时,管仲幼年家贫,每回与鲍叔出猎,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以为其贪。唯独鲍叔知道他,说:那是管仲家有老母,是其孝道。这也是不同的归因。有时候,我们喜欢将原因归之于外部的情景;有时候, 又侧重于从主体人格加以理解。前者,是外归因,后者便是内归因。譬如称赞一个姑娘漂亮,可能缘了外部的社交压力,也可能是内心的真诚赞美。

确实可以从不同的矢向归因,其间关系复杂,然而,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我们的态度及其转化。

譬如,“人是有理由的动物”,遇上自己的好事总是内归因。因此,为了奖励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应注意尽量化消外在的压力或诱惑,外在理由愈不充足,内在态度转化的可能性愈大。

又譬如,从人们自我肯定的倾向出发,为了帮助失败者轻装上阵(如学校差生),可侧重外部归因(运气、机遇及其他因素),以培育和保护积极性。

又譬如,内归因和外归国在诸多情况下互相干涉,大有扬抑之道。一个人迅速摆升或许是自身的才干,然一旦特意点出其“朝内有人”,人们的看法怕就会改变。同样的夸赞,当面说出容易被外归因,效果未必好,换个环境就不同了,如贾宝玉之于林妹妹。那是真信。

又譬如,一项主张或行动如果表现得愈为人们所认同,愈一致和愈独特,那么对之的归因也就可能愈具合理性。例如政治家宣称:自己的主张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护,自己一贯坚持这项主张,别的主张都不如这项优越;商人向人们推销产品:如此产品如何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是老字号或多年来一直享有如何如何的荣誉,别的产品如何不则或自己的产品如何与别的产品

不同。诸此等等,都是对归因策略的巧妙运用。

相信小偷

让我们再回到老问题。

在法庭上,法官义正辞严,小偷乞求宽大,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儿,谁的话更为可信已毋庸置言。然而,小偷有办法增强自己的可信性吗, 能够使自己的话变得与法官一样可信吗?

可以。

这不是天方夜谭。假如罪犯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争辩说:审判罪犯过于宽大,一个罪犯只要有个能言善辩的律师就能逃脱刑事责任,即使一个人真的被证明有罪,对他的判决通常也是软弱和宽大的。他还说,对自己的罪行已深悔莫及,为了以儆效尤,建议法官对自己从严惩处,借此可以教育和挽救社会一批人。⋯⋯罪犯显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完美的人”,似乎也不是可以信赖的人。然而,当罪犯加上述那么争辩说时,他的话是否比原先更为可信呢?回答则是肯定的。如果一个劝导者排除威逼利诱甚至反其自身利益而行之,使人觉得他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吃了亏),这种归因的分析会使别人信任他,他也会因此而更有影响力。

似乎是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社会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将被试者分成两半。一半给他们听要求加强法治、打击罪犯的主张;另一半则给他们听要求限制警察和法庭的权力,因此应该保护被告的权利。前一半又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告知这些话是一个严厉的法官说的;另一部分则被告知那些话出自一个罪犯之口。后一半也分成两部分,也分别使他们相信,宽容被告的言论分别出自法官和罪犯之口。于是有四种可能的组合:

1、法官主张要对罪犯严厉一些;

2、罪犯认为对罪犯要严厉一些;

3、法官主张对罪犯要宽容一些;

4、罪犯主张对罪犯要宽容一些。

实际测验要看哪种情况最能赢得被试者们的信赖。结果表明: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即罪犯认为对罪犯要严厉一些和法官主张对罪犯要宽容一些),人们被说服的效果最为理想。

这就是说,劝导者确实有办法改变人们的归因矢向,强化内归因,从而使自己的话显得更为可信。军人呼吁裁军,江湖骗子自揭江湖骗局,政治家的自我批评乃至商人自揭其短,无不可以增强可信住。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归因,即无所归因。劝导者不以劝导的姿态出现, 在表面上不对对象施加影响。因为心理学已经证明,一个人如果能绝对肯定别人不是在力图影响自己,他就会对别人的话就感到更为可信。古时候,有个人家丢了一块肉,婆婆怀疑是媳妇偷吃之故,便把她赶了出去。好在媳妇乎素为人厚道,有位邻居老太太就劝她路上不要走得太快,婆家一定会接她回去的。老太太拿走一团乱麻到了媳妇的婆家,说:“昨天晚上有一群狗在我家门口争一块肉,一只被咬死了,我来借点火,好炖狗肉。”婆家人一听, 方知是锗怪了媳妇,赶紧就追出了门。老太太“束缊乞火”,无一丝半句言及劝告,却是任何直面的劝导都比不上的。

宋太宗时,曹翰曾为其手下大将,为攻打江南立下了大功。后曹翰因罪

被贬,他绞尽脑汁想了个办法:趁朝廷使者来边地的机会,请他将几件旧衣服带回京城家中,好换些钱用。使者不敢妄为,回去把包裹送到太宗手上。太宗打开旧衣一看,没有别的,只有一幅气势非凡的《下江南图》,不由得念动了旧情,原谅了曹翰。殊不知,这正是曹翰使的计谋,让宋太宗在不知不党中受到了劝导。

也有更为精明的,诸法并用,劝导的效力更大。

宋朝有个丁渭,为官多邪道,后来也被贬到了边远之地。一次,当地的太守要进京述职,丁渭便派了个仆从托太守带封信给家里,而且交代,一定要在堂上当着别人的面将情交给太守。这样,太守自然不敢擅然“帮忙”, 也只有将信呈给皇上。丁渭从显赫的高位一下被贬到边远之地,皇上以为一定充满失望和绝望,此亦人之常情。殊料,展信阅视,尽是自我责备的话, 还劝告家人切忌怨恨皇上,皇上对自己恩重如山,虽九死不能报万一,只可惜今后没机会再为皇上效力了。皇上看了深为感动,后来终于也赦免了丁渭。

丁渭求赦的方式,既是以不劝为劝,同时,又是故意专说些切肤尽忠的话。可见,更是动了些脑筋。

古之贬臣作为与今世之罪犯或劝导专家的研究不谋而合,堪称奇妙。

伊索新得

——卖卜者坐在市场里聚敛钱财。忽然有人到他面前告诉他,他家的门被人撬开,里面的东西都被搬走了。卖卜者惊慌失措,跳起来,唉声叹气地跑回去察看发生的事情。一个在场的人见了,说道:“朋友,你说你能预知别人的祸福,怎么连自己的事情都没预卜到呢?”

——苍蝇落进盛肉的锅里,快要淹死的时候,自言自语说:“我吃饱了, 喝足了,澡也洗好了,即使死去,也死而无憾。”

——驴在牧场上吃草,看见狼向他冲来,便装出瘸腿的样子。狼来到跟前,问是怎么瘸的。驴说:“过篱笆的时候,扎了脚,”劝狼先把刺拔出来, 然后吃他,免得吃的时候卡住喉咙。狼信以为真,便举起驴腿,聚精会神地察看。驴用脚对准狼的嘴一踹,把狼的牙齿踹掉了。狼吃了苦头,说道:“我真是活该!父亲教我当屠户,我为什么偏要行医呢?”

——猎狗捉住一只野兔,时而咬他,时而舔它嘴唇。野兔制止猎狗说: “你这家伙,你或者别咬我,或者别亲我,我才好知道,你到底是我的朋友, 还是我的敌人。”

——大鸦抢到一块肉,落在大树上。狐狸看见了,想得到那块肉,便站在树下,夸大鸦高大、漂亮,说它最适于作鸟类的王,要是它能发出声音, 那就毫无疑问了。大鸦想表明它能发出声音,便放开肉,大叫起来。狐狸跑上去,抢到那块肉,说道,“喂,大鸦,假如你有头脑,你作鸟类的王就没有问题了。”

——有一次,鸡病了,猫弯着腰问道:“你身体怎样?缺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但愿你早日恢复健康。”鸡回答说:“我告诉你,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

——在雅典,有个人欠了债,⋯⋯于是把自己仅有的一头老母猪赶出来,当着债主的面出卖。有个买主走上前来,问那头老母猪是否还能下崽。欠债人说,不但能下,而且不比寻常,它在土地女神节会下母猪,在泛雅典

娜节会下公猎。买主听了,大为惊异。债主说道:“这不足为奇,它在酒神节还会给你生下小山羊哩!”

——猫捉到公鸡,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它吃掉。先是指责公鸡夜里打鸣,吵人睡觉,叫人讨厌。公鸡说,它打鸣对人有好处,好叫人起来工作。猫又说:“可是,你和姐妹、母亲同居,伤天害理。”公鸡说:“这也是为主人好,可以多给他们生蛋。”猫无言以对,便说:“你有再多理由,难道我就不吃掉你么?”

——有只狐狸被捕兽器夹断了昆巴,它受了这种侮辱,觉得日子很不好过,决意劝别的狐狸都去掉尾巴,大家一样了,自己的缺点就好掩饰过去了。于是它召集所有的狐狸,劝它们都割掉尾巴。它说,这东西既不雅观,又很累赘。有一只狐狸插嘴说,“朋友,如果这不是于你有益的话,你就不会劝我们割掉了。”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它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 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

——某富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死了,他雇了一些哭丧女来为女儿哭丧。另一个女儿对母亲说:“我们真不幸!有了丧事,不会尽哀,而这些非亲非故的人却是这样使劲地捶胸痛哭。”母亲回答说:“孩子,别为她们这样痛哭而感到惊奇,她们是为钱而哭的。”

——有个爱钱的人把他的财产变卖,换成金块,埋在墙根底下,经常去挖开来看。附近有个农夫细心观察他的行踪,猜到了真情,趁他离开的时候, 把金子挖走了。那人再来时,发现那地方已经空了,便揪头发,痛哭流涕。有人见他过于悲痛,问清了缘由,对他说:“别伤心了!拿块石头放在那里, 就把它当成金块埋起来,因为你有金子时,也没有动用过嘛。”

——狮子老了,病倒在山洞里。除狐狸外,所有的动物都来探望过他们的国王。狼利用这机会在狮子面前诋毁狐狸,说狐狸轻慢兽类之王,不来探望。正说着,狐狸来了,听见了狼说的最后几句话。这时,狮子对着狐狸怒吼起来。狐狸请求给他解释的机会。他说:“到你这里来的动物当中,有谁像我这样为你效劳,四处奔走,找医生,问治病的方子?”狮子命令狐狸立刻把方子说出来。狐狸说:“把一只狼活剥了,趁热将他的皮披在身上。” 顷刻之间,狼就变成了一具死尸,躺在那里。

——有个号兵,在吹号集合军队的时候,被敌人俘虏了,他大喊大叫: “各位,请不要无缘无故杀死我,因为我不曾杀死你们当中的任何人。除了这把铜号之外,我手上什么也没有。”敌人对号兵说:“正因为如此,你更是该杀,因为你自己虽不能打仗,却鼓动全军来打。”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横着走路?要直着走才合适。” 小蟹回答说,“妈妈,你带路,我照着走吧。”

——有个猎人捉住了一只兔子,扛着往回走。他遇见一个骑马的人,那人假意要买兔子。骑马的人从猎人手里接过兔子,立刻纵马而去。猎人在他背后奔跑,以为可以追上他。但是他们越隔越远,猎人无可奈何,呼唤骑马的人,对他说:“你走吧!我已经把兔子送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