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教

宋代五祖法演禅师说过一个譬喻: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 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业始得。”遂自其爷。曰:“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箭入宅,开木柜,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木柜,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厅中扣扫,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已去了。其贼儿在柜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使婢点灯开柜,柜才开,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 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爷云:“你恁么尽做得。”

(见宗门武库)

儿子学做贼,老子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逼他在实践中学习。禅宗要人见性成佛,见性是超验的,经验的方法,语言的启发不过是间接的引导而已。高明的禅师往往用峻烈的作风和手段,如棒喝,掌掴等直接的动作,截断一个人的相对性的情识,让他直入绝对境界之中。诸如此类例子颇多。

例如,禅宗二祖神光去找达摩狙师,就砍下一只手臂;云门去找睦州和尚,睦州见了就关门。一次云门硬将一只脚插了进去,睦州硬是一关。结果,

云门脚断,哎唷一叫,开悟了。洪州水潦和尚初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的意?” 马祖也是一脚当胸踏倒,水潦和尚起来抚掌大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大义,只向一毛头上识得根源去。”大悟。

也有言行并用的。

指月录卷十二记载:夹山去求教船子德诚。那时船子德诚在帮人筏船, 而夹山已是很有名气的大法师。两人一见面自然是较考,最后,让船子德诚一句话给镇住了:“一句合头话,万劫系驴撅。”般子德诚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钧三寸,子何不道?”意思是你下了如许的功夫想悟道, 现在差不多了,怎么不说话?夹山正准备开口,船子和尚一桨就将他打落水中,夹山拼命冒上个头,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一个人如此一惊一打,扑腾半天,满腹佛经早给抛到了九霄云外,什么妄念也都清净了。夹山悟道后该走了,还舍不得师傅,走两步一回头。船子德诚在船头一看,就大声叫道“和尚”,夹山回过头,“师竖起挠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你以为我还有什么秘密不传给你啊?自己翻船死给他看。所以后人说,真正的禅师采用直接的方法开导人家,虽然作风迅厉,手段猛烈,但他们的动机是更加慈悲的,效果是更加卓越的。

顺便指出,禅宗大师的接引方法,自是高人之所为,与后来流于凡俗的野狐禅之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据说有个云游和尚曾与某方丈的师弟对阵, 那师弟根机迟钝,且一目失明。岂知一会之后,那和尚竟然落荒而逃。他对方丈说:“我先竖起一指,表示佛陀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为二,一体两面,合二为一。我又竖起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尚,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握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实在了不得。” 和尚刚走,师弟就气呼呼赶来了,对方丈说:“哼!他侮辱我,法战开始, 他只向我瞧一眼,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因为他是来客,必须礼貌,所以我就竖起两指,表示他非常幸运,有两只好眼睛。谁知秃驴无礼, 竟又竖起三个指头,说我们两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竖起拳头⋯⋯”

故事虽然夸张,但也绝非无影而指,后期的禅宗因缺乏早期大师们精深的修养,反为表面的形式所迷执,结果,确有不少人或失之于狂禅或失之于枯禅。从崇高滑向荒诞。只是,禅宗式的开导作为一种高度智慧化的对话方式,依然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并时常闪烁它的光辉。

平凡亦即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