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戏曲的奇葩襄阳腔

在我国戏曲史上,苏州和襄阳这两个地方均为南北曲特有的交接点,正是有了南北曲互相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有了我国戏曲事业的繁荣。

襄阳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据说汉光武帝刘秀“喜歌女唱襄阳腔之”。另据《乐府诗集》记载,襄阳腔又来源于南朝的西曲:

西曲歌有石城乐、莫愁乐、江陵乐、襄阳乐……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

到了元杂剧、南戏流入襄阳时,襄阳腔融西曲土腔小调演唱故事,形成楚调、越调和清戏等。

明代称襄阳腔祥符调。相传明天启帝朱由校即位不久,即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征选美女,为册立皇后和皇妃做充分准备,历时3个月,终于在万艳丛中选中了河南祥符县张姓之女,立为皇后。

大婚后不久,天启帝很快就想起了他钟情的木工技艺,于是将张皇后扔在一边,重新捡起斧头锯子,兴致勃勃地操练起木工活路来。

张皇后诚心劝告皇上要以社稷安危为重,遭到天启帝的抵制和疏远。坤宁宫里,备受冷落的张皇后开始练习书法,阅读经史,挑选聪明的宫女吟咏古诗,教唱襄阳腔。

张皇后祖籍乃襄阳东津,在襁褓里熟悉了祖母那具有浓郁襄阳腔韵律的摇篮曲。张皇后天生秀丽,嗓音圆润,唱出的襄阳腔悦耳动听,宫女们争相传唱,后来就有了“祥符调”之说。

其实早在北宋时期,祥符县民间即有梆子戏,世称祥符调。也许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当朝皇帝宋真宗祖籍为祥符县,故此而得名。

苏州评弹在唱腔、填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襄阳腔的明显痕迹。据说明末陈圆圆与冒辟疆的爱情悲剧传唱,最早起源于襄阳腔,乃从襄阳流入苏州,尔后才与苏州评弹、昆剧融合,这就是“同为南曲”特征。

襄阳腔不仅止与昆剧和苏州评弹有着亲情关系,还有江西的宜黄旧腔、安徽的高拨子、江苏的昆剧等,或是与襄阳腔融合,或保留着襄阳腔的韵味。

滇剧里的梆子腔最早由山陕地区传到湖北襄阳一带,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了西皮腔,云南滇剧中所唱的西皮,仍以襄阳腔见长。

以西皮为特征的“襄阳腔”形成后,不仅促成了汉剧、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他地方剧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水沿岸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男女分腔是襄阳腔转化为西皮调的重要标志之一,后世只有湖北的襄河越调才是真正历史上原来的襄阳腔,男女仍均为宫调式。

西秦腔即梆子声,以敲梆子盖板琴为主奏。秦腔的母体也是西曲,鄂西北西曲入陕,变为当地土腔小调,也称西曲。当杂剧衰微时,西曲便从同州民间崛起,传入山西形成山西梆子,传入湖北襄阳,为襄阳腔吸收。

襄阳腔在吸收秦腔时,并未吸收梆子和盖板琴,而用原襄阳腔的伴奏的三弦、月琴、笛子,后以胡琴为主,月琴、三弦辅之。猛吼猛叫的西秦腔,融入湖广音弦乐伴奏楚调之中,音调发生了稍走低调变化,虽亮亢激越,却又婉转动听。

秦腔顺汉水传到襄阳形成“二黄”,因其兴于汉水,又被称为“汉调”,进入都市汉口改名“汉剧”。此后,汉剧由汉口一带顺江而下,在安徽安庆一带演变成地方剧徽剧。

湖北与陕西毗连,向有秦头楚尾之说,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别南宋时襄阳是抗金重镇,陕西是南宋西北前线,两地不独经济、文化,且军事上联系也相当紧密。

秦腔兴起之后,除从元杂剧、明传奇、昆曲、弋阳腔移植剧目外,更多是从民间说唱文艺中吸取素材,如变文、宝卷、鼓词、词话、评书等。编演忠义侠烈的历史故事,多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的排偶句形式,并以一对上下句为音乐基本单元,而渐渐形成板腔体,也为襄阳腔所吸收。

最早产生于湖北西部的西曲,入陕后成土腔小调,后再重返襄阳,在本地发展为楚调、越调和清戏,后又与秦腔、楚调、越调、清戏等融合,成“襄阳腔”,又谓“西皮”。西皮在武汉与二黄糅合而成汉剧;在北京与徽戏等糅合而成京剧。

清道光年间,襄阳腔传至赣东北地区。赣剧广信班等艺人亦效汉剧,将西皮与二黄结合,使江西乱弹腔最后定型。于是,一个以弋阳班社为班底,以皮黄为基础,包括来自浙江浦江班的浙调、浦江调,传于安徽的吹腔、拨子以及发脉于陕西的秦腔等各类声腔,在赣东北地区熔铸一炉,组成高、乱合班,替代了单一的弋阳高腔班。

清代光绪年间,最后一个弋阳腔班社乐平义洪班也演唱乱弹腔,接着许多高腔艺人,如生角李三保、旦角余兴师和净角汪兴师等都陆续兼演乱弹戏,逐步形成了赣剧。

粤剧音乐的构成,也与襄阳腔有极其紧密的关系。粤剧的曲调有属南方梆子的吹腔、“安庆调”、“安春调”等。清道光时的广东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说:“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

“近西班”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广收博采,融会贯通,并结合本地的语言和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兼容吹腔、襄阳调、梆子、西皮诸因素而又风格独特的粤剧梆子。

此外,湘剧、川戏以及更多的地方戏,几乎都与襄阳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襄阳腔早已跳出了地方剧种的范畴,它维系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戏曲天地。汉水流域素有“民歌之乡”美称,也成为汉水戏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汉水人特有的文化精神。

[旁注]

清戏 也叫“湖北高腔”。戏曲剧种。曾流行于汉水流域的湖北黄州、汉阳、德安、襄阳五府的二十五县,系青阳腔于清雍正、乾隆年间从安徽传入湖北而形成。解放前已绝迹于舞台。解放后进行了挖掘,声腔由楚剧吸收。

苏州评弹 又称说书或南词,是评话和弹词两种曲艺形式的合称,流行于江南地区,以苏州话表演。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又称“大书”,表演者以男艺人居多,一般只说不唱,类似北方的评书。内容大都是以历代兴亡的英雄史诗和侠义公案为题材。

秦腔 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时期,又称西秦腔、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西皮 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

地方戏 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淮剧、秦腔、川剧,是同流行全国的剧种如京剧相对的。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

[阅读链接]

汉剧与襄阳腔之间的关系,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阳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后又经过本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汉戏”的西皮。显然,汉戏与襄阳腔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相互包容关系。

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在其大作《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写道:“湖北省的襄阳在地势上既然是北上首都的孔道,那么,许多剧种都很容易传到襄阳来,再会合了襄阳原有的越调,就是后来所谓二黄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