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制造浑天仪与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于78年出生于汉水中下游的南阳西鄂。他17岁时离开家乡,到西汉故都长安和洛阳等地区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及社会经济状况。后来,又到首都洛阳参观太学,求师访友。

102年,张衡由洛阳回到南阳,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在此期间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一直流传后世。鲍德调离南阳后,张衡去职留在家乡,用了3年时间钻研哲学、数学、天文,积累了不少知识,声誉大振。

111年,张衡再次到京城,担任郎中与尚书侍郎。后来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14年。在这期间,他一直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经过观察分析,张衡认定地球是圆的,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借太阳光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

不仅如此,张衡还用铜制造了一种测量天文的仪器,叫做“浑天仪”。上面刻着日月星辰等天文的现象。他设法利用水力来转动这种仪器。据说什么星从东方升起来,什么星向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浑天仪上看得清清楚楚。

汉章帝在位的时期,东汉的政治比较稳定。汉章帝驾崩后,继承皇位的汉和帝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执政。当时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每发生一次大地震,就影响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坍,还死伤了许多人畜。

当时的人们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但张衡不信神,不信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8条龙,龙头向8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一天,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这天洛阳一点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几天后,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500多千米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信服了。

地动仪的设计原理很简单: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子就向哪方滚动。又如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

139年,张衡因病而终,享年61岁。张衡去世后,他的地动仪却神秘地消失。其地动仪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之谜,一千多年来没能得到破解。

关于张衡地动仪的历史资料,最著名的是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记载,只有196个字,后世的复原工作都是据此开展的。由于张衡的卓越贡献,被后人称为“科圣”。

生于汉水流域的张衡以其智慧和艰辛,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为汉水文化增添一篇辉煌乐章。他无愧于生育、养育他的汉水沃土。

[旁注]

太史令 也称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后汉书》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10纪、80列传和8志,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阅读链接]

张衡是一代科学巨擘,在科学、文化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一个关于张衡用“足趾画怪兽”的传说:

张衡听说建州浦城水中有豕身人首的怪兽,于是前往画它。但这个怪兽怕人画它,所以不出来。张衡于是扔掉纸笔,怪兽就出来了,他悄悄地用足趾画下怪兽的行状。能用足趾写生,这虽然是种传说,但也可见当时张衡的画名是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