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穆斯林
你知道 1、2、3、4、5、6、7、8、9、0 这些数字的来历吗?我们为什么把它称作阿拉伯数字?也许你会想,这大概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吧。不,这些数字原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只因阿拉伯人把它接收过去,改造了一下,
再传到欧洲和我国,就被人叫做阿拉伯数字了。
从这件事,你一定会想到,在古代,我国和阿拉伯的关系一定非常密切吧,的确是这样的。
“求知去吧,哪怕是远在中国!”这是穆罕默德对信徒们说的话。中国和阿拉伯的传统友好关系,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那时候,阿拉伯帝国和我国唐朝都繁荣富庶。两国间来来往往的使者、商人、旅行家,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火药、造纸术被商人和旅行家带到了阿拉伯, 阿拉伯的宝石、香料和药材也随着商队传入中国。在这频繁密切的交往中, 商人和旅行家们带来了商品,也带来了文化。伊斯兰教先是在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中逐渐被接受,后来又向内地传播开来。一些长期在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在中国定居下来后,也在泉州、广州等地建立了清真寺,伊斯兰教就这样传入了中国。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目前大约有 1000 多万人。
过去我国常有人把伊斯兰教称作回教,理由是回族人信仰这种宗教。其实这样称呼是不正确的。首先,伊斯兰教并不是回族创立的,从历史上看, 回族的形成大约在 700 多年前,而伊斯兰教创立已经有 1300 多年了。再说, 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除回族以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撒拉族、乌兹别克族、保安族等民族, 在国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就更多了。我们怎好用回教这样的名称来称呼这一世界性的宗教呢?
我国的回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绝大多数是伊斯兰教徒。回族人的祖先是阿拉伯、波斯和中亚、西亚一带的商人和士兵,他们从唐代起在中国定居下来,到元朝的时候,又有些人迁居到中国,分布在各地。他们在中国居住久了,和周围的民族通婚,血统里又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成份,形成了回族。
在祖国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穆斯林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元代的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编了著名农学著作《农桑衣食撮要》,为发展我国农业做出了贡献。元代回族建筑师亦黑迭儿丁设计规划了元大都,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明代的回族航海家郑和,曾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 7 次远航,访问了亚洲、非洲的 30 多个国家,对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体恤民情、不畏权贵, 也是一位回族穆斯林。在抗日战争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当地的回族穆斯林,成立了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狠狠地打击了日本强盗,为保卫祖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英雄事迹至今还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很爱清洁,他们忌食猪肉和一切凶禽猛兽的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的肉。这些禁食的规定是他们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已经成为他们的民族生活习惯,其他兄弟民族的人应该了解、尊重和照顾他们的习惯。
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要依照伊斯兰教的制度和礼仪定期礼拜,清真寺就是他们集中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在那里,阿訇(hōng 清真寺院内的教职人员)为穆斯林们讲解经文,带他们做礼拜,领着教徒举行各种宗教仪式。
在过去,中国的穆斯林受到历代反动政府的残酷剥削和民族压迫,也受
到本民族封建领主和教长的剥削。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了民族平等和信仰自由,取消了欺压穆斯林群众的门宦封建特权制度,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还创办了培养伊斯兰教专门人材的学校。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关怀下,祖国各地的清真寺里,穆斯林们愉快地进行着各种正常的宗教活动。